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牧歌
來源/螺旋實驗室(ID:spiral_lab)
2022年的創業賽道上,遍地都是咖啡香。
李寧、特步、中國郵政、猿輔導,一連串原本和飲品行業隔著十萬八千里的知名企業紛紛跨界而來,之前高調要轉型預制菜的陸正耀,最終也掉頭重新做起了咖啡,甚至于打開短視頻軟件,都能刷到大嘴巴的主播邊喊麥邊賣咖啡券的視頻。
資本也在跑步進入這一賽道,盡管2022年的新茶飲和新消費板塊都已經不再火熱,但咖啡市場依然堅挺。今年前8個月,國內共發生14起咖啡融資事件,融資總額為12.35億元。
從星巴克到瑞幸,從速溶咖啡到精品咖啡館,咖啡賽道似乎是近些年為數不多沒有受到疫情影響的行業,這個被眾多人看好的賽道,到底有何種魔力?
遍地都是咖啡香
10月22日,IFC福州國際金融中心,庫迪咖啡的全國首店正式開業,相比較并不出眾的門頭,這家咖啡店幕后的運營團隊要讓人感興趣得多。
此前曾有消息透露,庫迪咖啡是由原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親自率隊打造,核心管理層曾大多來自于陸正耀此前在神州出行和瑞幸咖啡的老部下,前瑞幸咖啡CEO錢治亞也參與其中。
在庫迪咖啡福州店開業的首日,陸正耀也和錢治亞在朋友圈相繼發文,稱“咖啡夢想家團隊再啟征程”。
殺回咖啡賽道的陸正耀,其實也是今年咖啡賽道火熱的一個縮影,尤其是眾多跨界玩家的涌入,正在讓這個行業迸發出更多的想象空間。
李寧是眾多跨界玩家中動作最為迅速的一家,今年年初,李寧申請注冊“寧咖啡 NING COFFEE”商標,隨后便在廈門開出了“只送不賣”的線下門店。
李寧的同業對手特步也在此后跟進了這一做法,今年7月,特步和漫崖咖啡合作,開始在特步線下門店試水“咖啡休閑”專屬區域,到了9月,特步又申請注冊了“特咖啡”、“XTEP COFFEE”等商標。
在運動品牌的布局中,咖啡跨界成為了引流留資的重要工具,甚至有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的潛質。
而另外的一些跨界玩家,則更是將精品咖啡店視作業務拓展的重要方向,比如昔日的在線教育巨頭猿輔導,在進行諸多轉型嘗試時也押注了咖啡賽道,目前其旗下的Grid Coffee在北京王府井銀泰和三里屯太古里都已經開出了門店,在望京SOHO也有兩家店正在籌備中。
眾多新茶飲品牌也爭先恐后地做起了咖啡,蜜雪冰城推出了幸運咖,CoCo成立咖啡新品牌 CoCo cafe,七分甜近期也在蘇州開出了旗下的第一家咖啡門店——輕醒咖啡。
老國企們也沒有缺席這一場咖啡盛宴,中國郵政旗下的郵局咖啡于今年2月在廈門開出首店,迅速晉升為當地網紅標點,開業初期生意火爆,消費者一度要排兩個小時的隊才能買到。7月份,郵局咖啡北京首店又在北京望京小街成功開業。
全是瑞幸給的勇氣?
如果說星巴克打開了國人對于咖啡消費的認知,那么瑞幸咖啡的爆火,則是這個賽道開始正式進入資本化的重要標志。尤其在經歷過財務造假風波后,一度被人們認為將跌入谷底的瑞幸,依然頑強地在市場上重新扎根,甚至還有二度起飛的勢頭。
今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歷史性的實現了盈利,在美國會計準則(GAAP)下第一季度營業利潤為1610萬元,而2021年同期虧損3.64億元。這也讓過去其飽受質疑的燒錢換市場戰略終于看到了曙光。
值得一提的是,瑞幸的盈利并不是建立在縮減規模或者降低成本之上,相反,瑞幸今年依然在繼續大舉開店的步伐,其中一季度新開店556家,二季度新開店615家。
截止第二季度末,瑞幸咖啡在國內的門店數達到了7195家,已經遠遠超過星巴克,成為國內門店數量最多的連鎖咖啡品牌。
瑞幸的成功逆襲,也無疑刺激了更多連鎖咖啡品牌開店的熱情,在今年疫情依舊反復的情況下,連鎖咖啡店依然席卷全國,從一二線城市到小縣城,均不難見到各種各樣新面世的咖啡品牌。
這其中,主攻下沉市場的幸運咖勢頭最為兇猛,截止到今年6月中旬,成立僅兩年的幸運咖已經開出了1000家門店,今年上半年更是新增了500家。
作為蜜雪冰城內部孵化的咖啡項目,幸運咖的市場策略也和蜜雪冰城一脈相承,憑借著5元錢的美式,8元錢的卡布奇諾,避開了與精品咖啡的競爭,用平價的精致專注于做小城市場。
除了幸運咖之外,挪瓦咖啡今年也在二三線市場大放異彩,作為一家在一年時間內融資四輪的新銳咖啡品牌,被資本催熟的挪瓦咖啡已經在全國擁有了超過1500家門店,今年上半年新開業的有近300家。
瘋狂開店的連鎖咖啡品牌,也讓不少創業者自信心爆棚,比如近期在短視頻平臺上大火的T97咖啡,盡管目前全國的門店僅有50多家,但創始人已經喊出了“上線第一年就賣出10個億”的口號,更放言稱“要在35個月內,在店鋪數量、單店業績、市值上全面超越瑞幸。”
到底在賺誰的錢?
連鎖咖啡如此紅火,是因為喝咖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嗎,如果從單品數據上來看,咖啡確實有望接力奶茶,成為年輕人們的新寵。比如瑞幸咖啡新推出的生酪拿鐵,上市僅一周便賣出了659萬杯。
但并非所有的咖啡品牌都能有瑞幸的研發能力和推廣力度,對于一些二三線連鎖咖啡品牌來說,現階段賺的仍是加盟商的錢,至于加盟商能不能賺到消費者的錢,則只能各憑本事。
連鎖咖啡品牌從直營走向加盟,其實也算是瑞幸開創的先河,早期為了保證產品的品質和服務標準化,瑞幸一直堅持直營模式。但隨著造假風波發生后,瑞幸現金流持續承壓,不得已才放開了加盟政策。
到2021年第三季度時,整個瑞幸體系內的加盟店數量已經達到了1465家,占總門店數量的四分之一。
按照瑞幸的說法,瑞幸咖啡總部并不向加盟商直接收取加盟費,而是采取利潤分成的模式。不過據一些瑞幸加盟店主透露,加盟商需要直接向總部購買設備和耗材,這些基礎費用大約就達到了15萬元左右,此外日常運營后也需要定期從總部采購原材料。
對于瑞幸來說,加盟店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犧牲產品和服務品質,但較低的開店成本和可一次性回籠的資金,對于漩渦中的瑞幸是更加需要的。
相比較瑞幸,挪瓦咖啡、T97等咖啡品牌的加盟生意算盤則打得更加響,其中加盟挪瓦咖啡的總投入需要40萬~50萬元,而T97的加盟商則需要繳納品牌使用費、設備費、運營費、設計費都等諸多名目繁雜的費用,總投入也達到了30萬元以上。
動輒幾十萬的加盟費用,以及每個月數十家店的擴張規模,這樣的賺錢速度似乎遠比一杯單價25塊錢的咖啡要快得多。
在眾多咖啡品牌之前,蜜雪冰城已經將這一套打法運用的爐火純青,2021年蜜雪冰城總營收103.5億元,其中七成營收都來自于賣給加盟商的食材,其余超兩成營收來自于包裝材料、設備設施以及營運物資。
但對于蜜雪冰城和瑞幸咖啡來說,他們能夠廣泛鋪開加盟店,來源于自身已經成型的品牌效應,以及此前數千家直營店的經驗模式積累。而一些新銳品牌剛嶄露頭角,就迫不及待地要全部放開加盟,是真的想擴大市場,還是想短期套利,恐怕并不好明說。
對于品牌方來說,靠招商加盟圈一波快錢,然后迅速抽身便可改頭換面開啟下一個項目,而對于很多付出真金白銀的加盟商來說,想要靠著一杯一杯賣咖啡回本,可能要等上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這樣的案例,過往曾經無數次在餐飲加盟行業里出現過,如今在連鎖咖啡上,也不過是換上了新的外衣,內核并無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