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白羊
來源:TopKlout克勞銳(ID:TopKlout)
羅振宇與觀眾的20年之約如今怎么樣了?
2015年12月31日,羅振宇在北京的水立方舉辦了第一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當時價值數萬元的聯票上線僅幾個小時,便被搶購一空,場面一度十分火爆。正是在這場演講中,羅振宇提出要在以后的20年里,以每年一場跨年演講的方式,陪伴有上進心的中國人一起辭舊迎新。
2021年12月31日,又是一年一度的跨年演講,羅振宇站在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的舞臺上,面對著12000個空蕩蕩的觀眾席,顯得十分寂寥,當初熱鬧的場面已然不再。
從最初演講速記瘋狂刷屏到如今跨年演講沒有太大的聲量,羅振宇的個人影響力肉眼可見的在直線下降,而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羅輯思維》如今更是鮮有人討論,2014年成立的思維造物多次沖擊IPO折戟,種種跡象表明,羅振宇沒能成為時間的朋友,而是成了時間的“棄友”。
人生之巔
羅振宇的早年經歷頗為傳奇。
1990年,不到17歲的羅振宇經歷了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高考,他成功爬出被他喻為“漆黑煙囪出口”的這場考試,來到了離家500公里以外的武漢,在華中理工大學(現為華中科技大學)開啟了大學生涯。
新聞專業的他在大學期間對書很是癡迷,因此也被貼上了“愛讀書”的標簽,但他并不是那種書呆子,而是能言善辯,比較活絡,同學也都很樂意給他聊天。
正是這種外向的性格,讓他結識了他人生的一位貴人,北京廣播學院(現為中國傳媒大學)的胡智峰老師,這也是羅振宇后來考研失敗能夠破格進入復試的關鍵人物。
再后來羅振宇順利通過復試,成為了一名研究生。讀研期間,羅振宇的夢想就是進入中央電視臺,但他沒能如愿。畢業后而是進入北師大當了一名老師,但一個月600塊的工資他是不滿足的。于是他就經常在央視的各個劇場露面,并發揮自己的優勢,幫人策劃與撰稿。
一段時間后,他終于等到了機會,其中一個劇組的負責人組建了一個名為《中國房產報道》的節目,問他是否愿意加入,他雖然同意了,但卻提出了當主編的條件,但這事兒還真成了,臨時工編制的主編他還是央視歷史上的頭一個。
這是2000年,羅振宇27歲。之后的八年,他的職業生涯一直在央視度過,在這期間,他先后擔任《商務電視》、《經濟與法》、《對話》的制片人,也曾連續三年擔任央視3.15晚會的總撰稿人。
時間轉眼到了2008年,互聯網的進一步的發展讓行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視頻網站和自媒體風起云涌,催生了傳統媒體人的轉型潮,羅振宇也渴望從幕后走到臺前,突出他的個人品牌。正好他的直屬領導讓他去一個名氣比較小的節目當副制片人,他一氣之下,直接辭職離開了。
央視光環加持下,他是不愁工作機會的,最多的時候,他手握8個offer,于是他選擇了其中一個能露臉的機構第一財經,在這里他擔任起了《中國經營者》欄目的主持人,也正是在這個階段,羅振宇在觀眾面前積累了一定的名氣。
201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羅振宇結識了《創業家》主編的申音,而后來他成立的NTA創新傳播公司促成了兩者之間的合作。
2012年可以算是改變羅振宇人生軌跡的一年,這一年優酷與土豆合并后成為了國內最大的免費視頻開放平臺,日本佳能推出的5D Mark3這款產品能夠以非常低的成本拍攝視頻,并且效果也不差。
羅振宇也想做一檔自己的視頻節目,于是找到了申音,兩人達成共識,機緣巧合之下,《羅輯思維》誕生了。
2012年12月21日,《羅輯思維》第一期節目正式上線,同名公眾號會在每天早上6點半準時推送一條60秒的音頻。事實證明這檔節目是非常成功的,上線第一年,《羅輯思維》平均每期點擊量超百萬。
在這個過程中,羅振宇開始組建自己的微信社群,伴隨著微信社交生態的快速發展,“羅輯思維”的社群規模不斷擴大。在《羅輯思維》上線8個月的時候,羅振宇發起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會員計劃,在不知道任何會員權益的情況下,5000個200元的普通會員名額和500個1200元鐵桿會員名額5個小時被搶購一空。
再后來,羅振宇用同樣的套路賣了書、月餅和茶葉,無一例外,每次都很快售空。
然而,因為利益分工問題,羅振宇與申音的關系出現了問題,2014年5月兩人的微博聲明正式表明兩者之間關系決裂,羅振宇帶走了《羅輯思維》。
也是在同年,思維造物成立,羅振宇直接持有思維造物30.35%股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思維造物先后推出了幾個明星產品——《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得到APP、得到大學等,構成了思維造物的主要收入來源。
在首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4000張門票銷售一空,除此之外,售價4萬的20年以及售價3萬6的19年聯票也被一搶而光。
得到APP也得益于積累的大量粉絲,通過線上知識服務業務撐起了思維造物的大部分營收,其中薛兆豐、李翔、李笑來、寧向東等人的付費課程就是營收的關鍵。
多個產品給了思維造物上市的底氣,2020年思維造物就開始謀劃上市,從科創板到創業板,思維造物曾7次提交招股書、3次被深交所問詢,但每一次都沒能如愿。
在剛過去不久的8月,思維造物撤回了創業板上市申請,這意味著羅振宇敲鐘的愿望又落空了,據媒體報道,此后思維造物或許不會再謀求上市。而與之對應的,恰恰是羅振宇的個人影響力在逐漸衰減,這個曾經的知識網紅已然淡出公眾視野。
網紅不再
其實,外界對羅振宇的質疑聲從《羅輯思維》開始就一直存在,只不過當時追捧的聲音遠遠蓋過了批評的聲音,人設崩塌的端倪暗藏繁榮背后。
就比如他在視頻和語音中傳達的知識、概念脫離實際,組織離譜的社群電商活動被扣上“忽悠”、“騙子”的帽子。
許知遠也曾對羅振宇下過定義,“他是個賣膠囊的人,把知識放在膠囊里,速效救心丸。”言外之意是對這種模式的可持續性保持懷疑。
而那些曾經對羅振宇深信不疑的用戶們也開始發現,自己買了課程,參加了活動,知識焦慮依舊存在,問題依舊沒有解決,生活還在原地踏步,因此對知識付費的興趣也在逐漸降低。
2018年羅振宇參加《十三邀》節目之后,市場對知識膠囊的批判聲更是被放大,但彼時羅振宇正在泡沫之巔,對此他只是用小馬哥的那句“你沒做錯什么,就是老了”進行反擊。
而由他策劃、曾經深受追捧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也沒能經受住市場的考驗,有網友這樣總結羅振宇跨年演講的套路:“首先講幾個小故事開場,為觀眾營造代入感,然后引出概念或者得出道理或結論,再引用名人觀點、專家證言,或者是聯系新聞事件來證明道理的正確性”,這對于觀眾來說,只是在聽完之后獲得一時的爽感,生活依舊還是原來的樣子。
熟悉了羅振宇的套路,便沒有了當初的那種新鮮感,羅振宇的跨年演講收視率逐年下滑。據和訊網報道,2016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直播時,深圳衛視曾以1.69%的收視率位居全國同時段第一。但在2019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的收視率已經跌到第八名之外。
也是在2019年,羅振宇的風評開始有了明顯的轉變,市場上開始有“有中年人聽羅胖約等于老年人吃權健”這樣的聲音,諷刺羅振宇的課是智商稅。
或許讓羅振宇人設崩塌的,正是一次次的啪啪打臉瞬間。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對一個又一個商業形態的誤判。
2014年,羅振宇為煎餅品牌黃太吉站臺,他稱黃太吉的成功意味著過去商業世界所有觀察角度全錯,結果到了2019年黃太吉被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列入失信執行人名單。
2015年,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上說暴風影音和樂視這個新物種的存在,一定會改變我們的環境,結果到了2019年,暴風影音馮鑫被抓,賈躍亭在美國申請個人破產重組。
2016年,羅振宇表示滿桌人沒有一個人看好羅永浩,除了自己,結果到了2019年,羅永浩手機公司被賤賣,欠下五個億,開始帶貨還債。
2018年,羅振宇認為ofo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的結束,不能說戴威完了,結果到了2019年,ofo被1600萬人追著退押金。
去年12月,俞敏洪與羅振宇進行了直播連線,在討論到互聯網大廠的35歲年齡焦慮現象時,羅振宇以一種上帝的視角回答到“如果35歲還在到處投簡歷,就證明了35歲之前一件最重要的事還沒干,就是把自己的人脈和社會網絡發展出來的能力還沒有完成”,結果網友并不買賬,反而是把“這個羅振宇不停地制造焦慮”這個評論送上熱評第一。
知識付費走下神壇
不論羅振宇制造了多少個熱搜,其創業歷程終究圍繞著知識付費展開,而通過各種金句圍砌而成的個人IP,曾在知識付費行業處于巔峰時期時幫他贏了一次又一次。
那是2016年,正值行業爆發期,有關知識付費的欄目以及APP層出不窮,3月千聊上線、5月知乎推出知乎live和值乎問答、5月分答APP上線、6月得到推出訂閱專欄……
而思維造物也完成了新希望集團、峰尚集團、梅花創投等投資機構的新一輪融資,通過各種媒體采訪、大談商業本質賺足了眼球的羅振宇一時間風光無兩。
到了2017年,思維造物又完成了紅杉中國、騰訊等投資機構的D輪融資,此時思維造物的估值漲至80億元,羅振宇的個人身家也一度到達過30億元,羅振宇一度被“封神”成為商業“教父”,一有新風口出現大伙兒都想聽聽他怎么說。
然而知識付費的熱度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隨著資本寒冬來臨,人們不再相信“風口來了豬也能飛”。2018年,知識付費降溫明顯,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顯示,知識付費領域在2017年有52起投資事件,到2018年降到41起,到2019年僅有不到10起。
而造成知識付費不再受青睞的其中原因,一方面是知識是相對淺顯的,不成系統的,對具體的實際操作并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不能保證用戶的持續付費欲望。另一方面,在短視頻平臺越來越多的博主通過干貨分享吸引流量,這種免費獲取知識的方式實際上也是對知識付費模式的一種沖擊。
而思維造物是一家完全靠知識付費為生的企業,招股書顯示,思維造物的營收主要來自三部分:一是線上知識服務,通過得到APP交付課程、聽書及電子書產品;二是線下演講門票、廣告收入,及2018年推出的得到“高研院”課程;三是電子書、閱讀器等電商收入。
線上知識服務更是撐起了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2019年-2021年公司線上知識服務的營收占主營業務營收的比例分別為66.26%、66.89%及64.03%,雖然羅振宇并不認同知識付費這個概念,而是將公司定位為“一家提供‘終身教育’服務的企業,為終身學習者提供通識教育及技能培訓服務”,但其本質依舊沒變。
從邏輯思維多次IPO折戟能夠看出,資本已經不再相信知識付費的故事,而羅振宇似乎也成為了時間的“棄友”,在時代的變遷中掉了隊。
未來的羅振宇還能重拾往昔的“榮光”嗎?大概率是不會了,還是那句老話:忘掉估值,好好做生意吧。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