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王么么
來源/豹變(ID:baobiannews)
2022年以來,小米造車的推進速度似乎快了不少。
今年3月22日,小米在2021財年報表中披露,小米造車研發團隊規模已超過1000人,首款車將在2024年上半年量產。
接近5個月后,雷軍在小米年度演講中,首次對外公開了自動駕駛技術路面測試實拍視頻,并宣稱“2024年小米將進入自動駕駛第一陣營”。
8月28日,雷軍還通過微博曬出了自己與小米自動駕駛測試車的合照,同時配文“大家在路上見過我們的自動駕駛測試車嗎?”
以上事件頗具里程碑意義,也讓雷軍秀了把技術實力。
不過,相比現狀,市場更愿意往前看,近期一些報道,引發市場不少討論:
比如有報道稱,小米或將與北汽合作造車;另據報道,小米第一款車恐將突破30萬元。
如何看待以上新聞?至少,目前雷軍不會再發聲。他此前表態,自己將不會對外回應有關小米汽車信息,此后僅會在官方渠道進行披露。
最近《豹變》與接近小米汽車以及北汽相關人士進行了溝通,在此為各位讀者更新相關信息。
和北汽合作?概率不大
要說近日有關小米造車熱度最高的傳聞,不得不提小米與北汽商討合作造車。
有消息稱,小米將購買北汽關聯企業——北京現代二廠的股權,希望解決暫未獲得獨立造車許可的問題,同時接手北汽新能源位于青島萊西的生產基地。
針對上述傳聞,有媒體分別向北汽集團、北京現代相關負責人求證,均得到“沒有聽說過此事”或“不知情”這樣的回復。
在市場看來,考慮到造車許可的確是小米亟待解決的難題,即便幾方均未出面證實,但此次傳聞的可信度頗高。
一位接近小米汽車內部的人士告訴《豹變》,“早在2021年上半年,雷軍就曾前往極狐在亦莊的一家品牌店試駕了極狐汽車,當時就有傳言稱雷軍想收購生產工廠。這一傳言一直持續到2021年11月,收購對象包括寶沃汽車工廠、北京現代第二工廠等?!?/p>
此前針對北汽收購寶沃,市場曾有兩種聲音:
一種觀點認為,小米通過收購寶沃,不但可以獲得燃油車、新能源車“雙生產資質”,還能得到產能18萬輛的工廠。尤其是今年4月寶沃因經營不善宣告破產,這被市場解讀為北汽要給小米汽車騰出一個干凈的造車資質。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寶沃背后兩大股東關系長期僵持,寶沃主要資產由北汽福田控制,但實際控股權卻掌握在神州系的手中。這意味著,小米汽車收購寶沃,不但可能承受高昂報價,還要直面復雜的股權紛爭。
不過,對于小米終究是否會選擇與北汽合作造車,一位接近小米造車業務線內部的人士向《豹變》表示:“基本不可能。”
“小米不太可能采取代工模式,按照雷軍all in造車的態度,應該會繼續自建工廠。去年11月,小米已經對外宣布了工廠選址在亦莊的消息,并分兩期建設累計年產量達30萬輛的整車工廠。其中,一期和二期產能分別為15萬輛?!痹撊耸咳缡钦f。
據公開信息,曾在北汽集團擔任高管的于立國,在雷軍欽點下加入小米,并從2022年1月起任小米汽車副總裁兼小米汽車北京總部政委,負責統籌小米汽車綜合管理工作、專項業務推進以及小米汽車北京總部組織和人才建設。
“作為小米造車業務線高層決策者之一,于立國當下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幫助小米盡快拿到造車業務的相關許可”,上述人士進一步講到,“新牌照下發基本停擺,收購市場中存量牌照的成本又太高,想要平衡好這一點真的不容易。”
一位接近北汽內部的人士同樣也給出了相似的答案。在他看來,國企與互聯網企業打通合作并不容易,“一方面是兩者企業文化、管理風格天差地別,另一方面是北汽內部正進行程度較深的改革,現階段談外部合作也不是一個很好的時機?!?/p>
工程樣車基本完成
今年3月21日,京津分公司總經理羅寶君曾對外界透露,小米汽車的工程樣車將于今年第三季度(7-9月)正式對外亮相。作為小米生態閉環的最后一環,工程樣車也將突破大家的想象。
今年7月,網上傳出幾張小米自動駕駛測試照,由于這個時間點剛好處于小米官方人員給出的工程樣車亮相時間的周期內,因此,有不少人都以為,當時圖片里的測試車就是小米的工程樣車。
照片曝光后,《豹變》曾第一時間與小米造車業務線某內部員工進行確認,對方表示,測試車并非是小米自己的工程樣車,而是在其他品牌車輛基礎上進行改裝,用來測試自動駕駛技術的。有網友猜測,這款測試車可能改裝自比亞迪“漢”或寶馬5系。
7月底,媒體圈盛傳小米汽車將有大事件發生,到了8月11日,市場等來的是雷軍在小米年度演講中,首次對外公開了自動駕駛技術路面測試的實拍視頻;同時他還表示,小米自動駕駛技術已進入測試階段,第一期規劃140輛測試車,將陸續在全國進行測試。
對此,上述內部員工透露,視頻展示出來的自動駕駛,只是在基礎層面對軟件所進行的驗證,實際上遠還沒有進入到正式測試環節當中。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一直強調將全棧自研自動駕駛算法,雷軍在年度演講中曾介紹,自動駕駛項目第一期研發投入已花費33億元,專屬團隊的規模已超過500人。
這一團隊涵蓋了傳感器、芯片、感知規控算法、仿真技術、高精地圖、高準定位、工具鏈、訓練能力等自動駕駛全棧技術領域的專業人才,核心骨干成員擁有微軟、谷歌等全球頂級人工智能公司的研發背景。預計到今年年底,團隊整體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600人以上。
近日,隨著小米與北汽合作消息的傳出,《豹變》再一次聯系到該內部員工詢問小米工程車的進度問題,該員工透露,“小米的工程樣車已基本完成,目前正處于軟件集成階段,預計在今年10月中旬前后能完成這個過程,然后才會進入到測試環節。”
“當然,在各項測試中冬測(手工件+系統軟件)是個里程碑式的存在,在這之后才是開模生產模具件”,該員工進一步講到,“通常來講,冬季標定測試后,與車輛量產相關的種種規劃就要正式提上日程了。”
首款車型如何定價?
關于小米首款車的車型及定價,公眾號“晚點Auto”在一篇報道中曾有提及:小米首款車將會是一款轎車,售價上限將超過30萬元。
《豹變》獲悉,小米第一次可能不會只推出一款車型,大概率會在20-30萬+這個價格區間推出系列車型,首次發車,小米需要能夠走量的車型提振市場信心。
此外,市場另有傳聞稱,小米重金挖了之前威馬汽車海維斯特產品團隊——他們的代表作是威馬概念車Maven。因此,有人預測,小米首款車在產品形態上,可能會與Maven有一定的相似度。
價格方面,去年4月6日的米粉Open Day直播中,雷軍曾提到他在微博上發起一次題為“你希望小米汽車第一輛車大約是什么價錢”的投票,結果顯示,在1.7萬人的投票中,有近7成的人希望小米首款車價格不要超過15萬元,僅有不到1成的人希望價格在30萬元以上。
如果小米首款車售價上限真的超過30萬元,這恐將觸及到消費者承受值的上限,銷量恐受影響。
從零部件選取上看,小米汽車合作供應商大多為行業頭部企業,比如被曝已敲定兩家主力電池供應商,分別為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旗下弗迪電池,兩家電池公司均是新能源領域頭部電池大廠。
另據“晚點Auto”消息,首款車的激光雷達供應商也已確定為禾賽科技,具體激光雷達配置是以1顆禾賽混合固態雷達AT128為主雷達,以數顆禾賽全固態雷達作為補盲雷達,這一配置優于目前一些車型用混合固態雷達補盲的方案。
這些配套勢必會讓小米汽車的整體造價水漲船高,前述接近小米造車內部的人士告訴《豹變》,目前首款車的定價體系還沒有最終確定下來,“不過,整車BOM(物料清單)成本確實不低,所以這個價格(30萬以上)可能性很大。但具體定價方案一般都是在上市前才會確定?!?/p>
該人士同時也講到,小米產品在市場中最大的競爭力在于價格低廉,這使得用戶對產品價格的敏感性相對較高,比如在小米剛剛發布的二季度財報中可以看出,小米手機均價上漲的同時,手機銷量同比下降了26.1%,市場份額同比也下降了2.9個百分點。
然而,小米汽車不同于其他生態產品,一方面其汽車產品相關部件本身造價就不低;二來汽車直接關乎每一個人生命安全的問題,因此輕易降價,可能也未必能對銷量帶來什么直接的作用,畢竟沒有人愿意以此為代價。
對于小米來說,距2024年上半年首款車量產只有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了,小米最終能為市場帶來什么樣汽車產品,還需要時間為我們帶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