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瀚星
來源/雪豹財經社(ID:xuebaocaijingshe)
在北京冬奧會上嘗到流量甜頭的抖音,將目光投向了年末的卡塔爾世界杯。
6月21日,抖音宣布成為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持權轉播商。距離世界杯開幕152天,抖音已開始為下一場流量游戲未雨綢繆。
對平臺而言,世界頂級體育賽事意味著流量的狂歡。抖音雖未取得北京冬奧會轉播權,但憑借體育明星入駐與IP欄目打造,仍然從中分得了一杯羹,而世界杯的商業價值比冬奧會更高。上一屆世界杯,全球有35.72億人次通過官方渠道收看,其中,中國以6.56億人次排名全球第一。
抖音毫不掩飾其在體育賽道的野心,但吃下這塊流量蛋糕沒那么容易。從樂視、PP體育、優酷到騰訊,不止一家平臺前仆后繼進入這門生意,又紛紛折戟沉沙。
身后是先行者們的壯志難酬,周遭有騰訊、咪咕、快手等一眾強敵環伺,再次踏入沙場的抖音何去何從?
野心家們的戰局
互聯網移動體育平臺的圈子里永遠不缺野心家,抖音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2018年11月,字節跳動與NBA達成全球合作關系,首次踏入大型體育賽事權益賽道。彼時,NBA在國內的數字媒體轉播權益還是由頭號玩家騰訊體育獨家持有,短視頻權益則是由騰訊、字節跳動和微博共享。
經此一役,字節在龐大的體育戰局中爭下一席之地。
作為球星入駐與賽事IP二創的主陣地,抖音在此次合作中收獲了大批流量。僅19-20一個賽季(2019年10月23日至2020年4月16日),NBA相關話題播放量就達到582億,上榜抖音熱搜656次。“明星入駐+大咖解讀+二次創作”的獨特打法,也在此期間初具雛形。
此后,抖音先后與2020年歐洲杯、2021年美洲杯成為合作伙伴,并在2022年年初的北京冬奧會期間迎來流量的波峰。隨著冬奧熱度消退,抖音上的體育相關搜索迅速歸于平淡。亟需再次激活數億用戶的抖音,又盯上了世界杯。
但在抖音一路高歌猛進的這條路上,不乏前仆后繼卻功敗垂成的前浪們。
2003年,中國男足闖入世界杯、姚明進入NBA的第二年,騰訊體育誕生。乘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東風,財大氣粗的騰訊體育先后拿下2010年南非世界杯和2012倫敦奧運會的網絡報道授權。
2015年,是互聯網體育賽事平臺的高光時刻,也是中國體育的黃金時代。
那一年,騰訊體育以5年5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NBA的國內網絡獨播權,一時風光無兩。背靠蘇寧的PP體育從PPTV剝離出來,斥資20億元買下了西甲中國區獨家全媒體版權。含著金湯匙誕生的樂視體育迅速成為資本的寵兒,在2016年4月的B輪融資中融得創紀錄的80億元,公司估值達到215億元。
也是在那一年,阿里體育正式成立。一年后,優酷成為阿里旗下全資子公司。優酷體育負責體育版權的攻城略地,阿里體育則是走賽事和場館運營路線,兵分兩路,并肩戰斗。
然而,巔峰之后,結局令人唏噓。
2019年,樂視體育被吊銷營業執照,資本的狂歡草草收場。騰訊體育從2019年開始,情況急轉直下。2021年4月,騰訊體育獨立編制下的約300名員工被優化調整。2022年5月,足籃球運營組等六大業務組被撤銷,騰訊體育踩下了急剎車。
改名為橙獅體育的阿里體育活得還算滋潤,去年總營收和毛利同比增幅超過150%。2018年拿下俄羅斯世界杯賽事直播、視頻點播、賽場花絮等多項權益的優酷體育,卻在日活破億的短暫高光時刻后,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2020年,優酷體育裁員20%。
各大平臺都沒能逃脫的體育夢魘,抖音為何執意要闖?
流量池和搖錢樹
對于包括抖音在內的諸多平臺而言,體育既是一棵誘人的搖錢樹,也是吸引流量的利器。
過去幾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整體呈上升趨勢。據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預計到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到5萬億元,產業空間超過2萬億元。2014年,央視獨播巴西世界杯,廣告收入超過15億元。對于平臺而言,體育轉播版權帶來的最直觀收益,是賽事廣告。
更重要的是,體育賽事帶來的流量與內容增量,對于DAU增速放緩的抖音而言,或許是一劑緩解流量焦慮的良方。
今年年初的北京冬奧會期間,共有129位冰雪運動員入駐抖音,包括谷愛凌、武大靖、王濛等頂流運動員,共計漲粉4075萬。其中,谷愛凌以1646萬新增粉絲在漲幅排行榜上位居第一,王濛以597萬居第二,由王濛主持的“濛主來了”直播欄目觀看人次超過3000萬。
依靠明星效應與直播互動,抖音在未取得冬奧轉播權的情況下,相關內容播放量達到1645億,與拿下轉播權的快手打了個平手(1545億),甚至略勝一籌。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2月,抖音體育類內容播放量近2萬億,體育直播觀看人次同比增加49%,觀看時長同比增加39%。截至2022年2月,抖音站內有超過4.7億的體育類興趣用戶。根據巨量算數統計口徑,體育類興趣用戶指月瀏覽或觀看體育類內容大于100條的用戶。
隨著體育內容生態的完善,抖音“明星入駐+大咖解讀+二次創作”的流量運營模式逐漸成熟。
比起觀看整場比賽,比賽集錦等二次創作更受喜愛短平快內容的年輕觀眾歡迎,而這部分觀眾與短視頻平臺用戶又有較高的重合度。據巨量算數,截至今年2月,抖音站內共計有1.2億以上月發布體育類內容大于3條的內容創作者。截至5月,抖音體育萬粉創作者的規模為6.3萬。
從版權內容、創作者到用戶,萬事俱備的抖音瞄準了卡塔爾世界杯。它會如愿以償嗎?
繞不開的版權夢魘
體育賽事有很強的馬太效應,頭部IP流量優勢明顯,其余的無人問津。稀缺的頂級賽事版權,關乎平臺做體育的命脈,也是通往巨大流量池的通途。
樂視體育打的旗號,是“擁有90%以上的國內外體育賽事版權,無死角覆蓋大眾體育、高端體育和精英體育”。
2017年,PP體育一口氣集齊了歐洲五大聯賽(西甲、德甲、英超、意甲、法甲)版權。有媒體統計,PP體育成立5年之內,在海外體育版權的購買上花費超過百億。
2019年,騰訊以5年15億美元的價格成功續費NBA數字版權。優酷體育在與騰訊的NBA版權之爭中敗下陣來,后又與PP體育合并失敗,在版權格局涇渭分明的體育賽道上逐漸淡出公眾視線。
但購買版權意味著燒錢大戰。高昂的版權費用有時也會化作深淵,吞噬前赴后繼的孤勇者們。
2017年,樂視體育的資金鏈在巨大的版權費壓力下斷裂,一年內虧損13億元。2021年1月,PPTV因未能按時支付5.23億英鎊的買斷費用遭到英超聯賽起訴。英超勝訴,PPTV被判賠償1.64億英鎊。持續高企的版權成本也侵蝕了騰訊體育的利潤,只好斷腕裁員。
更重要的是,平臺花重金買下的頂級賽事版權,往往并非獨家。2018年擁有NBA互聯網獨家直播版權的騰訊,需要與微博和字節跳動分享短視頻權益。此外,騰訊多年來“壟斷”的只是NBA的網絡直播版權,不包含電視信號端。
今年冬奧會前,央廣總臺在冬奧版權保護聲明中提到,獲得本屆冬奧會轉播權的視頻平臺,僅咪咕視頻、騰訊、快手3家。但實際上,騰訊和快手僅擁有圖文直播權。
加之未經授權的轉播現象遲遲無法根除,導致平臺花高價買來的體育賽事版權通常名不副實。
今年6月24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中規定,未經體育賽事活動組織者等相關權利人許可,不得以營利為目的采集或者傳播體育賽事活動現場圖片、音視頻等信息。這意味著,往后的賽事轉播權擁有了權利基礎。
體育是一場需要持續投入的無限游戲,能否使其與有限的資源相平衡,可能決定了抖音在這場戰爭中的生死存亡。騰訊、阿里攻不下的高地,字節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