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趙晉杰
來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北京時間3月9日凌晨2點,蘋果在近1個小時的2022春季新品發布會上,接連推出6款新品;iPhone SE三代、iPhone 13/13 Pro蒼嶺綠版本、iPad Air、M1 Ultra芯片、Mac Studio,以及Studio Display。
一直被傳有望在2022年面世的蘋果AR眼鏡,并未出現在蘋果CEO庫克的演講中。1月底的2021四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庫克曾對外確認蘋果的確有意發展AR相關技術,在這一領域看到了“巨大潛力”,并且正在進行“相應的投資”。或許如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預測的那般,我們只能等到今年底才能一睹蘋果AR眼鏡的真容了。
時隔2年后再次更新的iPhone SE系列,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iPhone SE三代繼續沿用iPhone 8外觀設計,保留實體Home按鍵,優點是在3000元價位就能享受到A15芯片+iOS 15系統所帶來的媲美最新旗艦iPhone 13的性能體驗,且支持5G網絡連接。
但iPhone SE三代的缺點也同樣明顯:外界期待的套殼iPhone X的全面屏外觀設計落空,4.7英寸屏幕有點不夠用,電池有點不耐用。如果以2022款iPhone 8的視角來看,iPhone SE三代3499元的起售價,足以比肩國產旗艦,實在談不上性價比。
這款庫克口中“價格最親民的iPhone產品”,自2016年上線伊始,其想要攻下的人群就非傳統消費能力強、追求最新設計的iPhone用戶,而是希望拉攏到那些在蘋果和安卓之間搖擺,最后迫于預算倒向安卓的人群,也就是庫克所謂的想要“首次體驗iPhone的用戶”。
這些潛在用戶就是蘋果iPhone所要攻占的“五環”外消費者。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2018年 4月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只有北京五環內的人才會說拼多多的崛起是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第三波人口紅利帶來的下沉人群,但我們關注的是中國最廣大的老百姓的消費升級愿望。
對于產品遍及全球的庫克來說,蘋果想要滿足的自然不只是中國五環外用戶的消費升級愿望。一旦iPhone SE在全球范圍內的下沉市場攻下一片新領地,蘋果便能借助其用戶規模,創造出更多長期服務收入。
但庫克的這一如意算盤最近迎來了新挑戰。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以21票贊成、1票反對的投票結果,于2月份批準通過了《開放市場法案》,該法案強制蘋果允許用戶從App Store 之外安裝應用。
一旦該法案最終施行,不僅蘋果賴以區別安卓的軟硬件協同生態體驗優勢會蕩然無存,而且蘋果稅所帶來的每年近千億美元營收也將大打折扣。
A
iPhone SE三代能夠攻占的“五環”外潛在人群有多少呢?國外媒體曾預測,iPhone SE三代發布后,將會至少提振10%的蘋果手機銷量。Wedbush分析師丹尼爾·艾夫斯在一篇致投資者的報告中,更是給出了明確的數據:iPhone SE三代第一年出貨量有望超過3000萬部。
作為蘋果在售系列中最為便宜的iPhone,歷代國行版iPhone SE價格都維持在3000元——3500元價位段,而這一區間也正是國產中高端手機爭奪最為激烈的價位區間,也是中國手機市場的主力消費價位段。
從前兩代iPhone SE表現來看,2016年3月推出的iPhone SE一代,累計總銷量3000萬部,2020年4月推出的iPhone SE二代,累計總銷量2420萬部。盡管與同期iPhone數字系列的銷量仍有不小距離,但是破千萬的銷量,對于錨定3000元以上價位段的安卓機型來說,仍然是一個需要追趕的可觀數字。
市場調研機構GfK發布的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行榜顯示,iPhone SE二代憑借2420萬部銷量,位居第二,第一是iPhone 11的6480萬部。榜單TOP10機型中整體安卓陣營機型只占到5款,且這5款機型的平均售價僅有1000元左右。
iPhone SE也的確起到了庫克預期中的目標。數據顯示,iPhone SE二代上市后的2020年第二季度,iPhone SE銷量占據iPhone系列比例近五分之一,其中有26%的用戶都是從安卓設備切換而來。
在GfK發起的一份iPhone SE換機原因問卷調查中,將近58%的用戶都勾選了“蘋果良好的生態體驗”選項。
尤其是有過安卓手機使用體驗的用戶,對蘋果生態體驗的換機渴望可能會更強烈。字母榜此前通過采訪部分用戶,了解到一些老年安卓機主,很容易會在無意間下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垃圾APP,然后就是無休止的彈窗廣告,導致手機最終卡得無法正常使用。
B
不過,蘋果的生態體驗優勢眼下有了被削弱的風險。
當地時間2月3日,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審議通過了《開放市場法案》,要求蘋果允許用戶繞過App Store安裝第三方應用,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
此前包括庫克在內的蘋果高管們,均以開放軟件側載會給iPhone用戶行為帶來難以預見的信息安全風險為由,向國會議員解釋和抗辯。從喬布斯發布App Store以來,蘋果一直通過軟件應用商店對用戶所有下載安裝的軟件進行審核控制,以此來確保用戶使用的安全性和生態體驗的良好性。
基于這些工作,蘋果推出了面向開發者的30%“蘋果稅”。
在《開放市場法案》審議通過后,蘋果向包括美國國會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Dick Durbin,等在內的一眾議員發出了一封辯解信,信中寫到大部分惡意軟件獲得用戶設備的控制權限,依靠的不是技術手段,而是千方百計誘騙用戶下載安裝惡意軟件,并表示目前有大量的證據證明,在一些支持第三方軟件商店(并非蘋果和谷歌的官方商店)的平臺上,第三方商店已經成為惡意軟件發行的重要渠道。
美國的政策監管之外,蘋果已經因App Store問題在荷蘭連續被罰了3000萬歐元(約合3268萬美元)罰款,被罰原因是蘋果在App Store整改上缺乏誠意,不愿遵守荷蘭消費者和市場管理局(ACM)要求其放開App Store第三方支付的決定。
荷蘭之外,韓國、歐盟、印度、澳大利亞等也都正在考慮對蘋果App Store進行市場監管。
蘋果不愿開放側載和第三方支付的原因,除了官方所說的為了用戶信息安全之外,更重要的是,軟件服務已經成為iPhone等硬件之外的第二增長曲線。截至去年四季度,蘋果累計付費訂閱用戶逾7.45億人。Wedbush甚至為蘋果服務業務開出了1.5萬億美元的成長估值。
目前唯一值得庫克慶幸的或許是,美國《開放市場法案》還需要等待國會兩院以及總統的簽署,才能變成正式法律,而且在以往針對谷歌、微軟、Meta等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中,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項新法案最終變更為法律。
發布會結尾,庫克以一句“軟硬件親密無間的協同,使得只有我們才擁有這種獨一無二的體驗”的總結陳述結束了這場線上直播。只是,面對全球監管壓力,不知道蘋果的這種優勢還能保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