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袁斯來
來源:36氪Pro(ID:krkrpro)
百億收購奇瑞股權,果鏈龍頭股立訊精密也加入造車大軍。
2月11日晚,立訊發布公告,稱以100.54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他們還會與奇瑞新能源共建立合資公司,研發和制造新能源整車。
不過,2月13日,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立訊表示自己并不造車,而是協同奇瑞做整車ODM,未來12-18個月,ODM會陸續投產。至于合資公司主要目標客戶,預計將是國外傳統品牌車企和國內新SmartEV品牌。
自從2021年1月股價突破63元后,立訊精密已經很久沒有激動人心的時刻,2月11日更是跌去了6%。除了每年隨著蘋果發布會無奈地起起伏伏,立訊精密的確沒有什么振奮人心的情節。
現在它們終于找到了另一個足夠性感的新故事。除了斥資百億收購奇瑞股權,立訊精密還以11億港元收購了匯聚科技約74.67%股權,后者是一家定制電線互連方案供貨商。立訊對此的解釋,是要“進一步完善公司在通信、醫療、汽車、工業等領域的互聯產品戰略布局。”——都是資本市場熱點。
或許不用太小看立訊。歷史上它經歷過幾次轉型,成長為果鏈龍頭。此時的立訊不缺現金,也有積累多年的制造能力,或許在未來新能源車代工領域,立訊會成長為重要角色。
疾馳中換道
立訊已經到了大船轉向的關鍵節點。
作為果鏈龍頭,在賺錢能力上,立訊去年有些黯然失色。根據立訊精密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現實,其營收增長了36%,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卻下降了21%。
對傳統制造業來說,2021是艱辛的一年。除了疫情,則是大宗商品漲價、上游原材料供應不足、海運價格暴漲,這些都影響了立訊精密的盈利能力。
況且立訊也不是第一次毛利下降。立訊跟著原材料和客戶波動,掙的都是辛苦錢。2020年,他們消費電子部門的營收增長了57%,毛利卻還下降了2%。
蘋果發生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大洋對岸的蝴蝶效應。2017年拿下AirPods整機代工后,立訊已經成為AirPods最大的制造商。第一大客戶(通常認為是蘋果)在立訊營收中占據70%的份額。背靠蘋果,立訊業績連年攀升,2020年歸母凈利潤增長高達53%。
立訊還在不斷加碼蘋果,他們從富士康手中搶到iPhone 13組裝訂單,在蘇州投資110億修了40座足球場大小的工廠。
重注押在一家客戶身上的風險顯而易見,甚至一些捕風捉影的消息都會刺激到投資者敏感的神經。當2021年初歐菲光處于風暴眼時,立訊也未能幸免,它的股價從2021年6月50元,跌到9月只有32元。今年2月7日,美國政府將33家中國實體列入商務部 “未經核實名單”(Unverified List),立訊不在此列,仍然盤中跌停。
投資者們很難忘記歐菲光的慘痛往事。2020年7月,歐菲光旗下子公司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2021年,它的名字從蘋果供應鏈名單中消失,歐菲光市值在一年中蒸發6成,去年虧了19-26億。
果鏈企業們都面臨這樣進退維谷的處境。短期內,他們不可能放棄蘋果,但在高度依賴蘋果時,分撥額外的資金、研發去做其他業務需要魄力和決斷。立訊精密業務構成中,消費性電子占了88%,這其中包括AirPods制造、Apple Watch、 Magsafe組裝業務,還有iPhone12馬達等零部件。
和很多果鏈企業一樣,立訊也在嘗試轉型。去年7月,立訊精密成立了立芯精密智造,注冊資本高達3億元,主營業務包括芯片制造。這一次入局新能源造車,僅看百億資本投入,也可以看出立訊決心。
前途未測
在眾多果鏈轉型中,立訊精密這次稱得上大手筆。
目前來看,立訊財務指標不錯,根據第三季度財報,它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利潤達到了1.48,這意味著立訊的利潤幾乎都轉化成了現金,舊業務可以源源不斷為新業務輸血。
而奇瑞是個性價比還不錯的標的。去年新能源車銷售中,比亞迪達到了59.39萬量,奇瑞為10.9萬輛,略高于小鵬汽車。出貨主力來自大螞蟻、小螞蟻、奇瑞QQ冰淇淋等系列。
立訊沒什么插手吉利、比亞迪、長城的機會。吉利已經牽手富士康,比亞迪和立訊直接競爭。還沒有中高端產品的奇瑞,的確可能更愿意開放合作。
但這也意味著立訊走上一條需要不斷砸錢的行業。汽車產品代工比手機代工的產品驗證期更長,消費電子只需要3個月,汽車需要1年到1年半。至于造整車,除了技術,還要協調平衡各方利益。
前輩富士康或許是個范本。
早在2004年,富士康就花3.7億新臺幣收購臺灣四大汽車線束廠之一安泰電業,生產車用電子設備。此后多年,富士康給特斯拉、寶馬、奔馳做過電子產品,車內面板和各種零部件。直到2015年,它和騰訊、和諧汽車成立了合資公司和諧富騰(也即是后來的拜騰汽車),打算造整車。但很快富士康發現情況不如想象中順利,根據日經亞洲報道,拜騰欠了上億元,還和南京地方政府、一汽有著復雜的股權結構,富士康處處受掣肘。不到一年,富士康就退出了拜騰。
但富士康并沒有放下造車的雄心。2020年又和克萊斯勒成立合資公司,2021年再次與拜騰合作,還給了2億美元資助。幾乎同時,它和吉利成立了合資公司。去年底耗資2.8億美元,收購了美國俄亥俄州Lordstown Motors(洛茲敦汽車)的汽車組裝廠。
立訊精密和富士康的線路類似,和傳統車企成立合資公司造車。不過富士康已經更進一步,打算推出自己的品牌,還發布了原型車。在富士康規劃中,2025年,電動車營收就要占整體的5%,營收300億美元。
和富士康相比,立訊剛剛開始變道。過去的一幕再次上演。21歲那年,初中畢業的王來春跟隨著成千上萬女工,走進富士康大門。她花了11年從流水線工人一路升到富士康內部大陸員工最高的課長。多年后,她創立的立訊精密,成為富士康不可小覷的對手。這一次,他們的距離比當時近了。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