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李平
來源:礪石商業評論(ID:libusiness)
礪石導言
只有真正跨越特斯拉經歷過的“產能魔咒”,Rivian才能真正證明自己,目前談它是“特斯拉殺手”,明顯為時尚早。
1
交付量不及預期 ,Rivian股價腰斬
1月11日,美國電動皮卡制造商Rivian Automotive(RIVN.US)發布公告稱,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生產了1015輛汽車,交付量為920輛,低于其最初設定的1200輛產量目標。
去年年底,Rivian就曾表示,由于供應鏈問題,預計產量將比2021年1200輛的目標“少幾百輛”。
盡管公司已提前做出銷量預警,Rivian股價在公布銷量數據后仍跌跌不休。1月18日,Rivian股價報收于73.16美元,收盤價首次跌破發行價(78美元)。
去年11月,頭頂“特斯拉殺手”光環的Rivian上市后股價大幅上漲,5個交易日后股價最高漲至179.47美元,市值突破1500億美元大關,超越福特、通用、戴姆勒、大眾等汽車巨頭,一躍成為(按市值計算的)全球第三大車企。
但從股價翻倍到跌破發行價,Rivian只用了2個月時間。
除了交付量數據不佳之外,Rivian高管團隊似乎也不太穩定。美國媒體報道,Rivian首席運營官羅德·科普斯(Rod Copes)已經辭職。資料顯示,自2020年3月以來,羅德·科普斯一直在Rivian擔任首席運營官職位。
此外,市場普遍認為,亞馬遜的“移情別戀”也給了Rivian沉重一擊。
零收入、持續大幅虧損的Rivian之所以受到投資者青睞,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獲得了電商巨頭亞馬遜的強力支持。資料顯示,早在2019年,亞馬遜曾宣布從Rivian訂購了10萬輛電動送貨車,首批1萬輛將于2022年年底交付使用。
另外,亞馬遜還是Rivian的重要金主,其2019年2月的首輪7億美元融資,便是來自亞馬遜。截至2021年年中,Rivian共獲得105億美元融資,亞馬遜參與了其中四次,累計投資金額超過13億美元。Rivian上市之后,亞馬遜仍持有其18.9%的A類股及17.3%的股權,位列公司第一大股東位置。
不過,就當很多人認為Rivian會成為亞馬遜在電動汽車的“代言人”之時,后者又與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集團傳出“緋聞”。
1月5日,Stellantis和亞馬遜宣布了一項以汽車軟件為核心的長期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亞馬遜將成為Stellantis旗下Ram Promaster電動貨車的第一個商業客戶。
2021年1月,標致-雪鐵龍(PSA)與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FCA)兩大巨頭合并后成立Stellantis集團,后者也由此成為僅次于大眾集團、豐田汽車和雷諾日產聯盟的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目前,Stellantis集團旗下擁有菲亞特、Jeep、標致、雪鐵龍、瑪莎拉蒂等15個品牌,覆蓋超豪華、豪華、主流乘用車乃至重型皮卡、SUV和輕型商務車等細分市場,另外其在貨車領域也實力不俗。
值得一提的是,亞馬遜一直是Stellantis的長期客戶,此前其就購置了數萬輛Stellantis旗下的燃油貨車。外界由此認為,Stellantis將在電動汽車領域繼續跟亞馬遜保持合作,進而與Rivian展開直接競爭。
亞馬遜在公布與Stellantis的交易后發布聲明稱,亞馬遜一直打算與多家電動送貨車供應商合作。“我們仍然對與Rivian的合作關系感到興奮,這不會改變我們的投資、合作、訂單規模和時間。”
如此來看,亞馬遜暫時并未有“拋棄”Rivian的打算,這也不符合公司利益。從投資回報上看,亞馬遜投資Rivian已經獲得數十倍的回報。而Rivian股價之所以慘遭腰斬,根本原因或許還在于估值過高。
2
何以獲得高估值?
Rivian前身為Mainstream Motors,成立于2009年,總部位于加州埃爾文,其創始人斯卡林奇(RJ Scaringe)博士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久負盛名的斯隆汽車實驗室。
在美國,斯卡林奇是同馬斯克一樣富有傳奇色彩的人。他從小就是個超級車迷,很小的時候就曾幫助鄰居修復保時捷356s,還曾在中學時代自主造過汽車引擎,也是從那時起,斯卡林奇萌發了創辦屬于自己汽車品牌的念頭。
博士畢業后,斯卡林奇決定自主創業并成立Mainstream。同特斯拉造車策略類似,早期的Rivian致力于打造高性能跑車,2012年起轉型純電動汽車的研發。憑借著深厚的汽車專業背景以及豐富的技術研究經驗,斯卡林奇為Rivian制定了一條可行的產品路線,也就是避開電動化產品已經較為豐富的緊湊型和中型車市場,從市場相對空白的中大型車型切入,并率先量產純電動皮卡R1T。
2018年,Rivian在洛杉磯車展上發布的兩款電動車型,純電皮卡R1T和純電SUV R1S,引起了亞馬遜、福特汽車等巨頭的關注。
在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親自到公司考察之后,亞馬遜于2019年2月牽頭向Rivian投資了7億美元。兩個月后,福特汽車又投資了Rivian 5億美元。
有了亞馬遜、福特兩大巨頭的加持,此前默默無聞的Rivian開始在美國汽車界聲名鵲起,這也讓公司在沒有交付一輛汽車的情況下就獲得了百億美元的融資。
2021年9月14日,Rivian第一款量產電動皮卡R1T正式下線,兩個月后開始交付,這讓Rivian成為全球首家能夠量產純電皮卡的車企。也是在2021年11月,Rivian正式登陸納斯達克,并募集資金119.34億美元,成為2021年規模最大的IPO,也是美股歷史上規模第六大的IPO。
美國地廣人稀,皮卡既能載客又能載物,由此受到美國消費者歡迎,其市場規模較傳統汽車更大、利潤更高。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美國本土汽車銷量前三名——福特F系列、道奇Ram、雪佛蘭索羅德——無一例外均為皮卡車型。
有意思的是,盡管特斯拉早在2019年就開始接受電動皮卡車型Cybertruck(賽博皮卡)的訂單,但迄今為止仍未能進行交付。截至去年年末,特斯拉已積壓超過120萬輛Cybertruck的訂單,價值超過800億美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工程師一直在修改車輛的尺寸和外觀造型,Cybertruck的生產也一再被推遲。馬斯克本人也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坦陳:“由于一些特性,例如鋼制外骨骼車身所需要的全新制造工藝,Cybertruck在開始生產時,將面臨一些較為嚴峻的挑戰。”
種種跡象表明,特斯拉正面臨造不出電動皮卡車的窘境,這也側面顯示出Rivian研發與技術實力,這也是Rivian在尚沒有出售一輛車的情況下,能夠密集融資并創下去年規模最大IPO記錄的重要原因。
除了全球首發純電動皮卡這一桂冠之外,“滑板底盤”也是Rivian的研發亮點之一。截至目前,Rivian已公布的三款產品(純電皮卡R1T、純電SUV R1S和純電貨運車EDV)均采用了“滑板”純電驅動平臺。
據介紹,這種“滑板底盤”將電機、電池管理系統、冷卻系統、懸架系統、液壓控制系統全部整合到一個完整的模塊中,位于底盤中間,如此一來,滑板底盤就實現了整車全線控,令整車的上下車身解耦,大幅縮短了研發周期,開發成本也由此降低。另外,滑板式底盤的高度集成化也為上部車艙保留了更多空間,并可以適配多種不同的車型,功能也更為強大。比如,四電機版本的R1T可以實現坦克轉向(原地轉向),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駕乘體驗。
基于對Rivian的看好,摩根士丹利明星分析師AdamJonas更是認為,Rivian將打破特斯拉在電動汽車市場的主導地位,斯卡林奇未來有能力超過馬斯克。
創始人光環、亞馬遜、福特等巨頭的加持、電動皮卡的市場空間以及明星分析師的鼓吹,共同推動了Rivian股價的暴漲,“特斯拉殺手”名號也愈發響亮。
但這種瘋狂僅僅維持了5個交易日。
3
泡沫還是實力?
除了交付量不及預期之外,Rivian上市后的首份業績報告也不盡如人意。12月16日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Rivian第三季度共交付了11輛R1T,總共實現營收100萬美元,營運虧損7.76億美元,凈虧損12.33億美元。而此前的2019年和2020年,Rivian全年凈虧損分別為10.2億美元和9.94億美元。
顯然,從財務角度分析,目前市值在600億美元左右的Rivian并不是理想的投資標的,這也是其股價跌跌不休的一個根本原因。
當然,Rivian未來的最大看點仍是“特斯拉殺手”。正是基于特斯拉的成長邏輯,二級市場判斷Rivian的早期虧損并不足為懼,其市值表現也直接跨越了銷量的爬坡期直接對標特斯拉。
然而,Rivian若要真正挑戰特斯拉明顯尚需時日。一方面,皮卡產品雖在美國本土受到青睞,全球范圍則遠不能與轎車、SUV等主流乘用車相比,這就注定其很難像特斯拉一樣席卷全球車市。
另一方面,即便在美國本土市場,Rivian競爭者也不僅只是特斯拉,同樣還要面對福特、通用等車企的競爭。
最新消息顯示,福特汽車即將于今年春季大規模交付其純電皮卡F150 Lightning,此前披露新車預定訂單已經超過150,000份。考慮到Rivian短期量產能力有限,F150 Lightning將享用一段難得的競爭“空窗期”,進而確立先發優勢。
另外,通用汽車的電動皮卡Silverado也在近日開啟預訂,預計將于2023年秋季投放市場。在考慮此前已經“搶了”Rivian亞馬遜訂單的Stellantis,底特律三巨頭已經齊聚電動皮卡市場。
更重要的是,Rivian如果想要真正證明自己,還需要跨越此前特斯拉所經歷的“產能地獄”。在真正封神之前,特斯拉的每款電動車都經歷過“產能地獄”,無法按時交付用戶。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底,Rivian除了來自亞馬遜的10萬臺ED訂單之外,還擁有55,400個R1T和R1S訂單。不難看出,Rivian并不缺少訂單,只要解決產能問題,提升新車交付量并不難。
Rivian在產能上,是有布局的。2016年1月,Rivian就以1600萬美元收購了位于伊利諾伊州前三菱汽車工廠,將其改造為Normal工廠,以便實現生產制造能力的掌控。按照規劃,Normal工廠可實現15萬輛年產能(2023年底)。
但產能規劃和實際交付能力是兩個概念,這也是早期的特斯拉一直被質疑并差點破產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前特斯拉跨越“產能地獄”不能不說有一定偶然性,誰又能保證Rivian一定可以擺脫這一魔咒?
Rivian要挑戰特斯拉顯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或許只有真正跨越特斯拉經歷過的“產能魔咒”,Rivian才能真正證明自己,目前談及“特斯拉殺手”明顯為時尚早。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