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商湯,推開港股的大門

2021-12-30 12:18:01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張藝

  來源:商業數據派(ID:business-data)

  “終于等到你。”

  12月30日,商湯科技掛牌上市,曲折上市路終于畫上句號。

  商湯最終發售價為每股3.85港元,處于3.85-3.99港元發行價區間的下限。不過,今日其開盤價為3.91港元每股,較發行價上漲約1.56%。以此計算,商湯科技市值為1301.34億港元。開盤十分鐘內,其每股股價最高漲至4.74港元,與開盤價相比最高漲幅超20%。

  2019年,曠世科技率先沖刺IPO,開啟了AI上市潮。奈何好事多磨,上市之路充滿荊棘,遞交IPO申請后,AI獨角獸們并未迎來想象中的敲鐘之喜,而是紛紛開始兩年多的上市長跑之旅。

  盡管,今年下半年,一波三折的AI獨角獸上市路迎來新的曙光。但目前,曠視科技、云從科技等依舊未實現最后“鯉魚躍龍門”的一步——掛牌上市。

 (商湯辦公樓,圖片來源:旺龍) (商湯辦公樓,圖片來源:旺龍) 

  今年8月27日,商湯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意味著整個上市進程推進僅用了四個月。相比之下,商湯科技的上市周期已算“神速”。

  在上市的四個月里,商湯科技也不乏“驚魂”時刻:上市掛牌臨門一腳之時,被列入實體清單。

  商湯科技原計劃是:12月17日正式在港股掛牌交易。

  但在12月10日,美國財政部將商湯科技列入“非SDN中國軍工復合體企業名單”。被列入清單后,美國投資者將不能參與其公開市場股票及衍生品交易。

  上市進程緊急剎車。

  但僅3天之后,商湯科技發布公告表示,全球發售及上市將會延遲,不過IPO的決心是不會動搖的。

  IPO之路生變,但戰友同在。

  美國政府的打擊,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市場對商湯科技的信心,不過并不傷害根本。據投資界報道,一家商湯機構股東在此事后表態,“在新的全球環境下,商湯必將發揮舉足輕重的更大作用,在業務上迎來新的重大機遇。祝福商湯和團隊一切都好,我們始終和商湯在一起。”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很快,商湯科技重振旗鼓——12月20日公布重啟招股,12月30日掛牌上市。

  12月23日中午12:00,商湯科技IPO截止認購。認購結束后,14家主要券商融資額為13.37億港元,相當于公開募資額的2.23倍,這與6.61倍的預計申購倍數還是有一定差距。

  不過,據12月29日的公告顯示,公開發售部分,商湯科技獲超額認購約5.18倍,這表明資本市場依舊看好其價值。

  上市之路峰回路轉,商湯科技何以令資本市場如此“信任”?

  “高毛利”的秘訣

  一千個公司心中有一千種AI生意的做法。

  AI獨角獸們雖然基本都在虧損,但卻在毛利率上參差不齊。毛利率能體現出商業模式的不同,尤其是在核心價值是“算法”的人工智能公司,誰能在擴大營收規模的同時,保持住較高的毛利率水平,誰的真正“價值”就最高。

  2018年至2020年,商湯科技的毛利率分別達到56.5%、56.8%、70.6%,更在2021年上半年增至73%。毛利同比增長率2019年為64.2%,2020年為41.5%。

  盡管毛利增速下降,但是毛利率已經不斷突破業內高水位。例如2020年,商湯科技毛利率為70.6%,曠視科技為33.11%,云從科技為43.21%,依圖科技2020年上半年為70.99%,差距較大。

  此前,華爾街見聞曾經引用某投資人的話:“全球大部分AI公司的毛利率都很低,毛利率一般都在50%-60%,而軟件服務行業的毛利率在60%-80%以上。”

  實際上,毛利高是軟件服務商的基因。所以以軟件產品為主的商湯科技和依圖科技毛利增長均快速,且水平較高。

  軟硬件一體和軟件交付是AI公司的兩種產品交付模式。在AI產品落地之初,許多廠商采取軟硬件一體的交付方式。

  一方面,硬件可以作為軟件的載體,可以讓客戶更容易接受使用;另一方面,硬件產品收費模式更直接,軟件產品一般收取服務費,客單價相對較低、收款周期較長,而硬件產品可以一次性付費,單價高、回款快。

  以曠視科技為例,在供應鏈領域,其提供整倉解決方案,自研機器人、無人叉車、AI堆垛機等硬件,硬件收入提升,營收也迎來大幅增長。不過,毛利率也因此下降,在2020年達到27.27%。然而其消費物聯網業務成本以軟件為主,毛利率可以達到80%左右。

  商湯科技整個產品矩陣選擇“輕裝上陣”。

  商湯科技軟件平臺的價格主要參考以下因素:所提供的AI模型的數目及模型復雜程度;軟件平臺所賦能的物聯網設備的數目及類型;運行AI模型所需的上述硬件及計算資源;及部署及運維服務,是典型的軟件服務模式。

  其收入也主要來自軟件銷售,其中包括硬件成本及分包服務費的銷售成本占比較低且逐年下降:2018年至2020年,銷售成本占比為43.5%、43.2%、29.4%。隨著解決方案的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解決方案的交付成本占比會逐年下降。

  商湯科技提到,將SenseCore的多種能力作為通用的AI-as-a-Service提供予客戶,用于定制化的模型生產。“隨著更大規模更多元化地使用我們的AI應用,客戶將向我們采購更多的產品及服務,為公司帶來經常性收入。”

  從單一軟件方案交付,到平臺應用,商湯科技基于軟件形態探索出了一條不用負重前行的商業模式。隨著產品形態的成熟化,更容易出現規模化效應,長期價值也將逐漸凸顯。

  據數據顯示,商湯科技以2020年11%的收入市場份額成為中國最大的計算機視覺軟件提供商。

  一則成績單: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軟件平臺的客戶數量合計已超過2,400家,其中包括超過250家《財富》500強企業及上市公司,119個城市以及超過30余家汽車企業,同時還賦能了超過4.5億部手機及200多款手機應用程序。

  不過,軟件服務為主的產品對于落地場景非常挑剔,需要應用場景有一些硬件基礎。這個特點從商湯科技的收入結構中可以看出:其核心的收入主要來自智慧商業,智慧生活、智慧城市、智慧汽車,相比一些制造業、農業等領域,這幾大領域硬件基礎設施成熟度較高。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高毛利之下的軟件服務也需要高粘性的客戶,以及高頻次的使用需求作支撐。只有服務價值不斷拓寬,才能覆蓋初始成本。

  在四大應用場景中,商湯科技找到一個符合上述條件的選擇——智慧城市。從收入比例上看,2020年上半年,智慧城市收入占比為26.9%,今年同期數據為47.6%,一躍超過智慧商業成為最大收入板塊。

  智慧城市迎來新增長,也多面向政府客戶,可以保證長期穩定的收入。然而,軟件服務的模式也會產生一定的問題:應收款項增加,周轉天數增加。

  “由于我們大部分收入乃產生自公共部門,一般特點為其內部財務管理及付款批核程序要求長付款周期。”商湯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今年上半年的非智慧城市貿易應收款項收回了19.2%, 而智慧城市貿易應收款項只收回了3.0%。

  目前,大客戶群體的增加也是商湯科技長期價值的一個反饋。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及今年上半年,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28.4%、26.3%、31.4%及59.3%。實際上,大客戶也是高毛利的推動因素。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平臺型軟件的策略保證了客戶的多元化,減少了對垂直行業客戶的依賴程度,拓展了商湯科技更廣的邊界。商湯科技表示,將為其他客戶(例如中小型企業)提供實惠的標準化產品和云計算服務。

  實際上,商湯科技的毛利率持續增長下,已經不斷在接近天花板,目前主要是通過規模化實現價值變現,逐漸進入從10到N的裂變階段。

  “值錢不賺錢”的爭議

  曾經,在一級市場,商湯科技的估值就直是業內佼佼者,隨著一輪輪融資水漲船高。截至IPO前,商湯科技的歷史融資輪次至少有10次,融資總規模近40億美元,市場曾給出了120億美元的估值。

  一面是高昂的身價,一面卻是巨額虧損。

  虧損是曾經風光無限的AI獨角獸們沖擊二級市場時遇到的第一個門檻。隨著各家披露招股書,虧損已經是AI公司的常態。

  依圖科技三年虧損超70億,曠視科技累計虧損超150億,獨角獸也是吞金獸。

  根據招股書, 商湯科技尚未實現盈利,2018年、2019年、 2020年及2021上半年其凈虧損分別為34.33億元、49.68億元、121.58億元和37.13億元。

  虧損額度在2020年再次創業內新高,背后的原因是研發成本持續高昂,以及商業化的低迷。

  在研發成本上,2018-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商湯科技研發開支分別為8.49億元、19.16億元、24.54億元以及17.72億元。2020年,研發成本占總收比達到71%,2021年上半年上升至107.3%。

  對比2019年至2020年,研發成本的增速為28%,收入增速約為14%,前者增速為后者的兩倍。這凸顯了成本持續走高,商業化進度跟不上的問題。

  眾所周知,硬科技領域的王牌是創新技術人才。前不久,有媒體報道,OPPO芯片團隊有幾千人規模,平均年薪已經超過百萬元,這些人大部分從華為海思和紫光展銳挖過來。粗略計算,每年僅人才成本一年就幾十億元。

  豪華團隊也是AI公司的門檻,商湯科技也是一個教授團隊的故事。

  近日,一則“商湯科技三名高管(徐立、王曉剛、徐冰)年薪11.92億”的消息不脛而走。

  有人質疑:工資這么高,成本能不高嗎?

  不過,據后續媒體報道,商湯科技高管的薪酬組成包括薪金及工資、酌情花紅、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社會保障成本、住房福利及雇員福利等。簡單來說,這份“天價工資”包含了股份獎勵。

  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三人的薪酬總計分別為3.56億元、1.62億元、1.61億元,其中亦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分別為3.53億元、1.58億元、1.58億元。但實際上,真實現金薪資也只是百萬級,這個水平放在大廠也是正常。

  盡管,“天價工資”并不似傳聞中一樣離譜,但是商湯科技研發投入持續居高不下也是實際問題。為進一步提升SenseCore的生產能力,商湯科技正在投資建設上海臨港AIDC。

  不過,作為硬科技創新企業,前期燒錢是難免的,錢花得值才是重點——形成的技術優勢是否可以轉化為產品優勢。

  “從熊彼得跳躍式的創新理論來看,可以把每一個技術細分,每一個時期都有一個非連續的點,每個技術從開始到真正推動經濟發展,都要面臨至少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技術落地,第二個階段是降低成本。”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立曾表示,AI模型的生產成本在下降,商湯3年降低了300倍。

  短期地密集研發來降低長期的技術成本也是長期價值中的重要一環。

  經過大量投入,商湯科技在算法算力上都有一定的門檻。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制作的AI模型總數達到22,196個,總算力達到1.2百億億次浮點運算。

  AI模型的量變會引起商湯科技產品能力的質變,不斷增加其在各垂直行業的全面實用度。“我們通過將軟件平臺與客戶的設備或IT基礎設施集成,實現了以平臺化的方式與客戶互動。”招股書中透露。

  據悉,客戶可以通過其軟件平臺預覽和集成日益增長的AI模型及應用,享受免代碼的體驗。交付的軟件平臺包括特定的AI模型及應用,同時軟件平臺也可以通過AI軟硬一體的方案高效運行其AI模型。 

  實際上,前期的重磅級研發如果可以獲得一個實用、易用的AI產品,后續成本回收實際上只是時間問題。在數字化升級需求爆發的當下,長期來看,商湯科技“賺錢”是早晚的事。資本市場考慮的,不是商湯等AI公司有沒有價值,而是“市夢率”和實際價值之間的平衡。

  浪潮退去才知誰在裸泳。第一波資本熱潮過去后,無法落地的概念性公司已被淘汰,上市熱是AI領域的第二波浪潮,商業化能進一步加速的公司才是王者。

  勢乘資本Scale Partners合伙人劉英航也表示,硬科技創業無論技術迭代還是商業拓展都需要時間周期。從更長時間來看,AI行業仍然處于商業化的初期,在產業方向、核心團隊、技術路徑和商業模式都靠譜的情況下,技術創業項目一定有機會逐漸發展壯大,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時間和耐心。

  雖然前路漫漫,但商湯科技在四小龍中率先上市,AI公司又有了新希望。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