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金玙璠
來源/深燃(ID:shenrancaijing)
12月28日晚,iPhone 13在小米12系列手機發布會上,被cue了20余次。
“小米正式對標蘋果,向蘋果學習,一定要在未來一段時間里一步一步超越蘋果。”不出所料,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在發布會上一再重申此話。從他12月21日在微博上放出“對標蘋果”的豪言后,“雷軍稱小米高端手機對標蘋果”的話題就被頂上熱搜。當然,小米這里的“對標”,是以蘋果手機為主要競品。
死磕iPhone,不是小米的朝夕之念。
2020年上半年,小米憑借10系列從蘋果手里搶下4000元以上手機市場4%的份額,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整體銷量超越蘋果,奇跡般地坐上了全球第二的位子。
這個“夢幻般的成就”沒維持多久,到第三季度,蘋果帶著強悍的iPhone 13下場,小米只好交出全球第二的寶座。而就在今年8月,雷軍還講出壯志豪言:要穩住第二,小米下一個目標是,三年時間拿下全球第一。
為iPhone所困的小米,度過了跌宕起伏的2021年,在各廠商輪番上新的12月底,終于帶來了年度高端旗艦小米12、小米12 Pro和一款次旗艦小米12X。
小米第一次同時發布一大一小雙尺寸旗艦機,就是沖著iPhone去的。發布會現場,雷軍把小米12 VS iPhone 13、小米12 Pro VS iPhone 13 Pro Max這兩對機器,從處理器、攝像頭、屏幕,到手感、重量、尺寸、信號……從頭到腳對比了個遍。至于價格,小米12系列更親民,小米12售價3699元起,小米12 Pro售價4699元起。
按照雷軍的說法,從今以后小米數字系列都會有一大一小兩個尺寸,專門對標iPhone。誰都知道挑戰蘋果的難度,小米不但這次要正面硬磕,而且還要打持久戰。
小米對標蘋果,市場看法褒貶不一。到底是小米牛了還是飄了?深燃與多位業內人士進行了交流,試圖找到問題的答案。
小米12對標iPhone 13,憑什么?
小米12憑什么敢正面挑戰iPhone 13?
雷軍介紹了太多“首發”:首發驍龍8 Gen 1處理器、首發CyberFocus 萬物追焦技術、安卓首個小尺寸高端旗艦機、首發自研充電管理芯片、首發自研智能動態刷新率技術……
看完整場發布會,多位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小米12系列最強的三張手牌是,芯片調教、充電續航、影像實力。
先看芯片調教。
小米12、小米12 Pro全球首發新一代驍龍旗艦芯片——驍龍 8 Gen 1 移動平臺。它采用最先進的4nm工藝,也是全球首款升級至最新Armv9架構的處理器。有兩個優勢,一是,圖形性能超越蘋果A15處理器,二是,性能增加的同時,功耗大幅低于驍龍888,更適合長時間游戲玩家。
小米之前公布了小米12 Pro手機打《王者榮耀》高刷的表現——在120滿幀下玩了30分鐘,手機溫度43.5度,比人體溫度略高一些,幀數穩的同時散熱也穩。
去年12月底發布的小米11系列,也首發了驍龍888芯片。小米為什么能“搶跑”、為什么總“搶跑”?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對此表示,誰能首發高通芯片是市場地位決定的,高通一定會選最強的。
旭日大數據統計的“2021年Q3全球暢銷手機市場分析報告”顯示,三星和蘋果在暢銷機型上銷量占比優勢明顯,市場份額各占25%,小米在中國廠家陣營領先,份額為12.38%。
孫燕飚稱,從這份報告看,在中國手機廠家商中,小米的全球實力最強。“它要進軍高端、劍指蘋果,必須要走的一條路就是‘重視科技創新’,最直接的就是‘搶首發’。”
而高通也需要小米。“高通要先找一家手機廠商合作,一同做前期調試工作,一般不是小米就是三星。”某手機廠商研發工程師陸慶鑫表示,從市場角度看,“追新”的用戶群體,和小米的受眾重疊性較高,所以小米“搶首發”的動力非常強。
充電與續航方面,小米12系列直接上了自研的充電管理芯片澎湃P1。
小米在MIX4上已首發120W有線+50W無線的快充組合,這一次的小米12 Pro,是同樣的配置,瓦數沒增加,但直接把快充的競爭拉到了更高的維度——自研充電管理芯片,以解決高功率快充與大電池不能兼得的難題。
陸慶鑫解釋稱,快充到了60W就會產生邊際效應,現在升至120W,電池的能量密度嚴重下降,其實就需要廠商們在電池技術上繼續深入,解決電池又大又重的問題。據小米方面介紹,澎湃P1能讓120W快充更快、最快18分鐘充滿,而且,相比同容量電池增加了約400mAh的能量密度,續航能力增加1小時。
“小米推出澎湃P1,成為第一家擁有自研百瓦快充芯片的手機廠商,就是要占住中國充電速度最快的位置。”孫燕飚表示。
最后看影像方面。
小米12系列首發了一項自研的CyberFocus萬物追焦技術。據介紹,這個技術是將仿生機器人CyberDog的人體視覺追蹤技術,首次移植至智能手機,能讓手機抓拍更快、更穩。
“這是小米追焦技術、AI算法的進一步迭代。隨著AI算法的升級,追焦技術的準確性、應用性都會更好。”某手機廠商測試工程師陳橋表示。
實現這套技術,需要頂級相機組件+頂級AI算力+重構算法調教,也就是,小米12 Pro首發的50MP索尼最強主攝CMOS(IMX707)、1/1.28英寸超大底更大進光量,加上驍龍8旗艦處理器的算力,還需要小米團隊優化安卓底層架構,提升相機資源調度能力。
相當長的時間里,手機廠商在影像戰場的競賽是拼攝像頭、拼算法,近兩年,這兩項的比拼幾乎到了極限。陳橋對深燃表示,隨著視頻時代的到來,2021年、2022年各廠商在影像上拼的核心能力是動態影像。而小米挖到了一個還有提升空間的影像技術。
總結來看,他認為,小米12系列對標iPhone 13的方式是,在對方強大的領域近身肉搏,如芯片、影像,在對方短板的部分一騎絕塵,如快充。
當然,對標蘋果,更是小米劍指高端的一種戰術。
小米在高端市場的布局也有一段時間了,從小米10系列起,到今年上半年推出小米11 Pro、11 Ultra和MIX FOLD三款高端旗艦、下半年推出小米MIX4,如今野心勃勃的12系列來了,小米的高端之路將走得如何,才是關鍵。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陳橋表示,當一代代高端機有足夠的差異化,用戶對小米逐步提升品牌印象,為高端產品的溢價買單,小米的高端路就算走穩了。
比如,提到蘋果是系統流暢、華為是拍照能力牛、三星是屏幕強,當前用戶對小米高端機形成的認知是,“同價位旗艦中性能最強的水桶機”。“小米還是延續過去的路線,各個元器件用的都是中等偏上的,沒有短板。”陸慶鑫補充道。
小米剛蘋果,利好國產供應鏈?
正面挑戰蘋果,只靠壓縮利潤來降價,是很難維持價格競爭力和出貨穩定性的,真正的競爭力需要供應鏈支撐。
畢竟,手機的供應鏈高度復雜,所有組件、零件都有不同的來源和獨特的細分供應鏈。而蘋果在庫克的掌舵下成為“供應鏈管理大師”,又在全球疫情下經歷“供應鏈危機”,以至于iPhone 13后續的銷量都將受影響。
從供應鏈這個切口,或許能窺見小米沖高端的實力。
在做手機之前,小米沒有管理過硬件業務復雜的供應鏈。小米各位創始人此前對供應商的要求是:非蘋果供應商不用、非三星的旗艦供應商不用,還要用高通的芯片。他們認為,只有這樣的頂級配置,才能保證一出手就是頂級產品。
可小米很快就吃了大虧:2015年,三星宣布不再向其供應產能本就有限的AMOLED屏幕,小米Note 2因此遲到了近1年時間。
這才有了雷軍親自下場抓供應鏈的故事,小米芯片團隊也是在那段時間成立的。
要說小米如今的供應鏈能力如何,從此次發布安卓陣營里第一款小尺寸高端旗艦機,就能看出來。
小米12采用了69.9毫米的尺寸,比iPhone 13寬度窄了1.6毫米,屏幕卻達到了6.28英寸,大了8%,刷新率120Hz。
陸慶鑫解釋道,主流手機廠商都不愿意做小尺寸旗艦機,因為機身尺寸小,很多硬件需要單獨定制,成本過高,網絡上消費者對小尺寸旗艦機的呼聲雖高,但各廠商都不確定市場有多大。
現在小米站出來做小尺寸旗艦機,他的解讀是,一來,“說明小米有精力覆蓋這部分并不大眾的用戶群體”,二來,是小米供應鏈話語權的體現。
“小米千萬級的出貨量擺在那,小尺寸旗艦機的銷量就有保證,只要量足夠大,小米就能幫行業從供應鏈角度把一些硬件定制的成本壓下來。”這對后續做小尺寸旗艦機的其他廠商大有幫助。
事實上,手機廠商的軍備競賽發展到今天,旗艦產品的硬件差異已經非常小,不過供應鏈還是以出貨量級為話語權。能以什么價格拿下供應商,是話語權的表現,有沒有能力帶動國產供應鏈,是高端能力溢出效應的體現。
2019年美國斷供事件以來,國產供應鏈里的電池、屏幕工業,提升迅速。陸慶鑫告訴深燃,這兩大產業中都有小米的身影。
“在小米這些國產手機廠商的帶動下,現在國產電池工業已經領先歐美、日韓了。”陸慶鑫繼續說,而屏幕供應鏈,尚處于追趕國際供應鏈的狀態,每一代的屏幕效果、良率均有大幅提升。在12系列上,小米就采用了國產供應商華星光電供貨的屏幕。該屏幕獲得了全球屏幕測評機構DisplayMate A+級認證,打破了手機高端屏幕市場被三星壟斷的局面。
雷軍親自經營供應鏈的另一種方式是,下場做產業投資。
2017年成立的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已投資100家國產企業,重點布局的是5G相關的射頻器件、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等上游產業鏈。氮化鎵相關產業就是被小米10系列帶火的。
陸慶鑫表示,在供應鏈端,小米的話語權一直比較高,同時也注重推動核心器件的國產化。“很多廠商都是等小米把供應鏈的價格打下來以后,再去用。只有一家去拉動,國產供應鏈也起不來,需要國產廠商一起多用國產供應商,才能逐步改變以歐美、日韓為主要供應鏈架構的現狀。”
相比之下,在陳橋看來,一方面,蘋果不愿也不會去培育供應鏈,另一方面,保守的蘋果對未經驗證的新技術總是表現得不太感冒,對供應鏈的技術提升自然有限。
死磕蘋果,還得死磕技術
當然,要對標蘋果,還得看這個巨頭是怎么發家的。
它甩下對手幾個身位,是因為投入芯片產業三十余年、最終自研出了A系列芯片,就如同華為困難的源頭,是無法取得高端芯片一樣,孫燕飚表示,對于華為之外的小米、OPPO、vivo而言,要站穩高端市場,就得擁有自己的芯片。
不但是出于技術提升,為了防范缺貨,手機廠商最好的辦法也是自研芯片。陸慶鑫透露,自研出澎湃P1,就是小米應對充電IC缺貨的解決方案。
由于上游晶圓廠產能不足,充電IC芯片從去年缺貨至今。陸慶鑫了解到,因為極度緊缺,有些廠商的充電IC交付期已經超過6個月,明年部分廠商的新手機因此都沒辦法上120W快充,只能保持60W。
他告訴深燃,充電芯片小米做出來了,OPPO、vivo也在做。“因為各廠商都能預見,充電IC未來三年都缺貨嚴重,有能力、想在充電上保持競爭力的廠商,一定不想被它限制出貨量,會搶先把芯片做出來。”
外界都有耳聞,自研芯片資源投入大,研發周期長、跨領域開發難度高,各項成本高到不可估量。據陸慶鑫介紹,自研充電管理芯片的難度比自研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圖像信號處理)要大一些,比自研基帶芯片要小一些。
蘋果到目前為止都沒能做出自己的基帶芯片。所以,有自研野心的廠商得一步步來。陸慶鑫預測,小米和OPPO、vivo自研芯片的迭代思路都很明確:先做ISP、NPU,迭代出第二代ISP、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接下來是AP芯片、基帶芯片……一代比一代技術門檻高。
小米的自研之路開始得比較早,到現在,SoC、獨立ISP、充電芯片都做過了。
2017年,亮出自研SoC(System on Chip,系統級芯片)芯片澎湃S1,今年上半年發布獨立ISP芯片C1,如今發布充電管理芯片澎湃P1,更新了自己自研芯片的記錄——4年3芯。孫燕飚總結,于小米而言,4年自研三款芯片,在SoC、影像、充電等多個芯片細分領域的能力已經呈體系化了。
雷軍在發布會上透露,過去兩年時間,小米在技術上投入了220個億,工程師已超16000人,未來五年,將再投入1000億。這筆費用超過了小米過去11年的利潤總和。
“旗艦廠家的意義就在此,帶動國產供應鏈企業的成長、爭奪芯片控制權,一直砸錢推動產業的技術迭代。”陳橋總結。
在他看來,“小米沖高端還有一招殺手锏,時勢紅利或者叫人心紅利”。
2019年下半年以來,華為受挫,手機格局生變,需要一家國產廠商與蘋果抗衡。陸慶鑫從消費者市場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在購機時會優先選擇國產手機品牌。
正在高端戰場積累戰績的小米,現在站出來了,正式對標蘋果,挑戰全球第一。
2021年Q3全球暢銷手機市場分析報告顯示,在全球手機600-799美元價格段,小米位列TOP4,在全球手機800美元+暢銷機型中,小米11 Ultra入圍TOP20。
但“世界第一”的夢想很遙遠。去年,小米手機出貨量為1.46億臺,今年的目標為2億臺左右。目前全球智能手機第一的三星年出貨量為2.6億臺左右,這意味著,小米需要在未來三年內,實現年出貨量超2.6億臺,才能坐上世界第一的位子。
不過,對于小米挑戰蘋果這步棋,多位業內人士的解讀是,如果把蘋果視為行業的定義者,那小米就是游戲規則的挑戰者。
孫燕飚稱,2021年的手機市場并不紅火,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下降,“再去跟國產手機廠商搶僅存的蛋糕,不如站出來,對標最強的對手”。
*題圖來源于小米。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陸慶鑫、陳橋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