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順豐同城:即時配送沒有最優解

2021-12-10 16:13:16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新熵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樟稻

  來源/新熵(ID:baoliaohui)

  即時配送市場再次熱鬧起來。

  近日,順豐控股旗下即時配送服務平臺——順豐同城,已通過上市聆訊,如無意外將于12月14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從2016年作為集團內部一個事業部開展同城實時配送服務,到2019年順豐宣布同城配送業務獨立化運作,并成立順豐同城作為經營實體,短短5年,順豐同城即將成為王衛手中第四家上市公司。

  而就在11月初,同城即時生活服務平臺UU跑腿宣布完成B+輪數億元融資,此次融資由58產業基金領投,優多資本跟投。

  從2015年O2O模式興起,美團、餓了么經歷高速擴張,到2019年美團配送、蜂鳥即配、順豐同城急送相繼成為獨立品牌,如今,融資與IPO成為行業主旋律,即時配送行業已進入爆發期。

  根據艾瑞咨詢報告,考慮到服務場景的不斷擴展及新業態與消費模式的創新,實時配送服務行業具有巨大增長潛力。預計2025年年訂單量將進一步增至795億單,2020年至2025年復合年增長率為30.5%。

  但與此同時,順豐同城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順豐同城凈虧損為3.3億、4.7億、7.58億;同行里早前已上市的達達集團,2018年至2020年,凈虧損為18.78億、16.7億、17.05億。

  另一方面,即時配送行業整體競爭格局中,呈現美團配送及蜂鳥的雙寡頭壟斷格局。

  現階段,在即時配送的需求場景中,餐飲外賣占比最高,借助于美團及餓了么外賣平臺流量,美團配送和蜂鳥成為即配行業的雙寡頭,根據2019年艾瑞咨詢的數據,兩者市占率近70%。

  整體而言,在日益增長的訂單量面前,品牌面臨盈利難題,迫于形勢,融資、IPO、巨頭輸血,成為即時配送企業應對當下競爭的一種策略。

  本篇文章將嘗試解讀:

  即時配送行業為什么難以盈利?

  順豐同城能否越過美團、餓了么藩籬?

  近場電商是即時配送行業的未來嗎?

  即時配送的盈利魔咒

  什么是即時配送?

  簡單來說,是指提供一個城市內位置A到位置B之間的物流配送,講究的是效率的最大化。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即時配送場景,就是外賣小哥把外賣送到你的手中。

  恰恰,最初的即時配送就是以服務餐飲外賣行業為主,經過數年的發展才拓展出更多品類與業務類型,包括餐飲外賣、同城零售、生鮮宅配、跑腿代辦等等。

  以順豐同城為例,其業務主要包括對商家、對消費者的同城配送服務、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前兩者主要包括幫送、幫取、幫買及幫辦服務,后者則是作為物流服務提供商配送能力的補充。

  現階段,作為物流行業增速最快的新興賽道,即時配送已經成長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物流形式。

  據申萬宏源研究,當前即時配送的用戶主要集中于一二線城市,即時配送提供的高品質服務在下沉市場尚未大規模拓展,且高品質的物流配送服務更易吸引一二線城市用戶的青睞。

  實際上,套用一句網絡語,“以絕大多數品牌的努力程度,還不到拼服務的地步”,根據《中國智慧物流末端配送趨勢報告》調研數據,受訪者最關注的仍是物流購物體驗的時效。

  也就是說,即時配送行業核心仍是“以快立本”,而這,正是即時配送品牌苦于盈利的源頭。

  這里,我們可以根據生產組織形式和對應履約模式特征將物流劃分為三類:全網快遞、倉配模式和即時配送物流。

  三類物流方式存在明顯的“時效界線”,數日送達是全網快遞的“時效界限”,數十小時則是倉配模式的“時效界限”,而對于即時配送,30-60分鐘僅是“標準服務”,最快時效達到10-15分鐘甚至更短。

  本質上,不同的物流模式的“時效界線”難以優化,在于長距離運輸以及分揀過程所帶來的時效減損導致全程時效存在極限。

  即時配送作為配送時間最短的物流方式,原因在于,其履約方式為搭建運力進行點對點即時履約,正是由于即時配送點對點人力配送的特點,決定了規模效應無法實現。

  這里可以對比快遞行業,據西南證券測算,以美團和中通為例,隨著日均件量的不斷提高,中通快遞對應單件成本逐漸下降,但將美團的騎手成本作為單件成本對比,日均件量越高,單票成本不變甚至走高。

  目前,即時配送運力組織主要為代理、眾包等組織形式。拿順豐同城來說,其建立了一個融合運力池,主要由專職騎手和眾包騎手組成。

  據招股書顯示,順豐同城擁有280萬名注冊騎手,2018年至2020年,順豐同城人力外包成本及順豐同城雇員福利開支分別為11.98億元、23.77億元、49.21億元,占營業成本比例分別為97.8%、97.3%、97.8%。

  短時間內不可替代的人力成本作為即時配送行業最主要的成本,加之規模效應難以實現,成為眾多即時配送平臺虧損的根本原因。

  順豐同城能打嗎?

  在順豐同城招股書中,把國內即時配送服務提供商的主要公司,分為隸屬中心化平臺的實時配送服務平臺,及第三方實時配送服務平臺。

  前者是指滿足相關中心化平臺訂單的實時配送服務,其主要服務在中心化平臺上注冊的商家,幫助中心化平臺的消費者配送;后者則為承接非關聯體系訂單的實時配送服務。

  在此之前,行業慣用的分類手段,則是把賽道內的玩家分為三類。

  首先是起源于外賣模式的即時配送,包括餓了么的蜂鳥配送,美團的美團配送團隊,京東到家的新達達;其次是新興即時配送企業,包括閃送、UU跑腿、人人快送;最后則是傳統物流企業。

  按照招股書中的分類,直接把美團配送、蜂鳥、達達等賽道內的寡頭排除到隸屬中心化平臺的實時配送服務平臺中。

  耐人尋味的是,去掉上述玩家,據艾瑞咨詢報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十二個月,按訂單量計算,順豐同城是最大的第三方實時配送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分別為10.4%、10.9%。

  而根據西南證券數據,2020年整個市場中,美團配送日均訂單數2780萬,蜂鳥即配日均訂單數達到450萬,達達日均訂單數達到290萬,順豐同城日均訂單超過270萬,其訂單量距離美團配送仍有不少差距。

  另一方面,順豐同城業務中,2018年至2021年前五個月,與順豐控股掛鉤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分別為公司帶來2013.5萬元,1.78億元,16.22億元,11.90億元。

  而根據招股書顯示,于2018年、2019年、2020年各年及截至2021年前五個月,順豐同城來自順豐控股的收入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2.9%、13.1%、33.6%、38.6%。 

  這也意味著,每年順豐同城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收入幾乎完全是由順豐控股帶來的。

  以往,在即時配送領域,憑借美團和餓了么平臺流量,美團外賣和蜂鳥占據著即時配送市場絕大份額,達達同樣依賴京東平臺的商流,這本就無可厚非。

  順豐同城自喻是第三方實時配送服務平臺,其實同樣依賴順豐控股,但卻頂著“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第一股”名頭上市,頗有造噱頭的意味。

  此外,招股書中提到,在商家對建立自身流量獲取渠道的需要日益增加,以及商家及消費者的復雜配送要求所推動下,第三方實時配送平臺增長較快,市場滲透度穩步提升。

  言外之意,順豐同城作為第三方實時配送平臺,相比中心化平臺有優越性,但到底能不能打,還要看數據說話。

  上述訂單數據之外,2018年至2021年5月,順豐同城收入9.93億元、21.07億元、48.43億元、30.46億元,對應訂單量分別為7980萬單、2.11億單、7.61億單和10.70億單。

  通過順豐同城同期收入和訂單量推算,其單票收入為12.44元、9.98元、6.36元、2.85元,呈逐年下滑趨勢。

  與此同時,報告期內,順豐同城每筆訂單的平均履約成本分別為15.0元、11.3元、6.5元和5.9元,盡管履約成本下降顯著,但依舊“入不敷出”。

  而據西南證券測算,2020年全年,美團完成外賣交易數101.5億單,對其2020年的單票收入拆分,平均每單快遞收入為9.3元,每單的經營溢利為0.4元,經營溢利率為4.3%。

  一正一負之間,差距明顯。

  順豐同城夠不著近場電商?

  順豐同城招股書中,談到即時配送未來囊括的消費場景,其服務范圍涵蓋成熟場景(例如餐飲外賣)至增量場景(例如同城零售、近場電商及近場服務)。

  如今,伴隨新消費時代「萬物到家」的趨勢,近場電商的概念被重新拾起。所謂近場電商,是根據與消費者距離(效能),滿足3-5km半徑內消費者生活相關高頻需求,近場電商也為本地生活或者社區電商。

  此前在2020年興起的社區團購,包括滴滴旗下“橙心優選”、拼多多上線“多多買菜”、美團的“美團優選”、阿里MMC事業群等等,都可以算作是近場電商的探路者。

  而最初以服務餐飲外賣行業為主的即時配送,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拓展出更多品類與業務類型,其應用場景逐步拓寬至居民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成為支撐近場電商生態履約不可或缺的關鍵。

  據申萬宏源測算,雖然全網快遞依然有較高的履約效率和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但長期來看,即時配送的物流形式替代全網快遞的比例大約會在15%-25%之間;而在一二線城市中,替代比例會達到近50%。

  但作為即時配送品牌,想要在此次迭代中捕獲機遇并不容易。

  首先,無論是近場電商還是廣域電商,商業模式的迭代還需回歸本質,物流成本、SKU豐富度、用戶習慣遷移成本三者將共同構成近場電商迭代廣域電商的三大壁壘。

  在物流成本方面,當前即時配送平均成本在6-8元/單,相較于全網快遞,價格上面不占優勢,但通過技術算法的更新迭代、外賣末端的優化提高騎手的配送效率等,可以提升人效,即時配送品牌都在嘗試。

  SKU豐富度方面,廣域電商仍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即海量長尾商品的優勢。不管是淘寶還是京東、拼多多,SKU數量都是數以億計,這是單個城市中的大型商超難以達到的量級。

  用戶習慣遷移成本,現階段,互聯網巨頭(阿里、京東、美團等),傳統線下零售巨頭(如永輝),以及垂直領域的新興生鮮電商公司(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通過促銷活動以及補貼,有利于培養用戶習慣。

  這三大壁壘,本質上屬于履約率、供應鏈、流量的范疇,其中,順豐同城最不占優勢的,莫過于流量。

  年初Q1業績說明會上,談及社區團購業務,王衛表示,“公司的愿景是成為獨立第三方行業解決方案的數據科技服務公司,而對社區團購來講是需要商流的,我們堅決不碰商流,因為我們是獨立的第三方。”

  作為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與隸屬中心化平臺的即時配送服務相比,最缺的就是流量導入,美團配送、蜂鳥、達達,背后都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以此為近場電商提供流量入口。

  整體而言,在近場電商領域,面臨美團、阿里在履約率、供應鏈、流量要素上的戰略部署,缺失商流的順豐同城,恐怕難以“后發先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