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世昕 星暉 佳璇
來源/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在微信上刷抖音、在微信上打開淘寶鏈接,加購物車、下單......曾經的重重封鎖,終于在2021年11月底被打破,變成了萬千用戶觸手可及的現實。盡管很多用戶還來不及適應主流App之間人為邊界的消解,但無論如何,這都是給普通用戶帶來便利的好事。
在“互聯互通”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曾經打不開、發不出的鏈接也將被重新打開和發送。這是政策層面的要求,也是互聯網公司“數字基礎設施”化的必然。
但仍有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當”互不聯網“時代的堅冰開始融化,具體真正“互聯互通”時代還有多遠?對于整個互聯網行業來說,這又意味著什么?
淘寶,能否借微信圓“社交夢”?
長期以來,社交領域一直是騰訊的核心腹地。2021年11月1日,騰訊發布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躍帳戶為12.6億,市場預估12.6億,騰訊QQ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數為5.74億。
“互聯互通”是2021年最受人矚目的互聯網關鍵詞之一。從流量角度看,微信又是中文互聯網上最大的一塊肥肉。它的開放,無疑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淘寶持續多年的“社交饑渴癥”。
在此之前,騰訊統治著中國人的社交網絡,而阿里巴巴的追趕節奏則是“屢敗屢戰”。2009年的“淘江湖”、2013年馬云力推的“來往”、2019年的“Real如我”……它們或是被合并,或是遭遇更名,甚至自始至終未曾進入大眾視野。
時至今日,淘系在社交領域最廣為人知的成就,還得數老朋友支付寶。2015年,支付寶從8.5版本開始試水社交化,引入“我的朋友”。9.0版本,支付寶推出"生活圈"。2016年8月,支付寶的9.9版本把"生活圈"從二級入口提到首頁"生活動態"……
即便舉措頻頻,但坐擁數億用戶的支付寶還是沒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其社交嘗試的高光時刻,似乎只剩下每年春節“集五福”的熱鬧瞬間。
作為阿里另一款超級App的淘寶,近年來內部社交生態幾經更迭,以種草達人為主的分享社區歷經多次改版。
淘寶App里出現過的社交嘗試數不勝數。2019年,“淘寶人生”上線。2020年,購物車相親名片上線,增加“偶遇”功能,再戰陌生人社交。今年10月,最新推出的“分享購物車”功能引發網友熱議。近日,讓淘寶好友語音連線的“一起逛”功能進入灰度測試……
缺少社交基因的阿里巴巴,對流量入口的先天焦慮始終得不到緩解。在大本營淘寶,這種焦慮感如影隨形。不論是因隱私問題而備受爭議的“淘友圈”,還是畫風酷似小紅書的“淘寶逛逛”,都顯示了淘寶加速狂奔的決心。
微信放松對外鏈的限制,無疑讓神經緊繃的淘寶松了一口氣。
相較于過去復制淘口令的曲折模式,現在的外鏈無需跳轉,步驟簡化,更符合用戶直覺。不管是個人用戶,還是那些通過推廣產品賺取傭金的淘寶客,以及在微信運營社群的商家,都能從這場變革中收獲便利。
但另一方面,淘寶在微信生態內暫時還是不受待見的。
微信上的淘寶外鏈只能以文字加鏈接形式呈現,還會因為長度因素被折疊。而“騰訊系”的電商,如京東、拼多多,則能夠獲取微信的API權限,生成有預覽性質的圖文對話框。二者差距顯著。
淘寶外鏈打開后,用戶需要手動登陸淘寶網頁版,而不能像京東那樣快速登錄。同時,微信還表達了嚴格的監管態度,要從用戶安全角度出發,控制外鏈分發。
騰訊不打算做流量慈善家,也不打算任由淘系電商沖擊自己的小伙伴,因而目前的開放仍是有限度的。但在互聯互通的時代背景下,建圍欄的發展思路已不再行得通。
下一步,如果阿里表現出足夠的決心——譬如像與其他平臺接觸那樣,同微信商議“淘寶客”模式的合作分成——那么這場“互聯互通”的美夢,或許還有很多故事可以講。
“互不聯網”,如何走向松動?
從某種程度上,互聯網產品之間的封鎖與反封鎖,是一個大廠之間“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的故事。
阿里和騰訊之間持續多年的“封鎖之戰”,伴隨了微信這一產品的發展與壯大。
彼時,面對2歲的微信,已經10歲的淘寶率先出手。自2013年7月起,以微信存在安全漏洞為由,阿里旗下的手機淘寶陸續暫停涉及微信相關的服務,并于11月底正式關閉微信通道。用戶須跳轉到手機淘寶的下載安裝界面,無法直接通過微信購買淘寶產品、完成交易。同期,除手機淘寶之外,也有其他阿里系APP取消微信分享按鈕。
微信也快速做出反擊,屏蔽淘寶購物分享鏈接和下載頁面,對淘寶封鎖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網友們開始通過亂碼“火星文”口令分享商品。自此,“封鎖”成為互聯網公司輕車熟路的操作。大廠之間選擇性屏蔽外鏈,搶奪流量入口據點、打造“孤島”的時代開啟。
當字節跳動以短視頻強勢入局,歷史再度重演。3歲的抖音面對16歲的QQ和8歲的微信,同樣面臨間歇性被封鎖的命運。2021年字節跳動官方發布《2018-2021字節跳動遭遇騰訊屏蔽和封禁大事記》,聲稱騰訊以“互聯網短視頻整治”為由,不正當封禁字節跳動旗下多款產品。同樣,字節旗下的產品也不允許用戶鏈接微信號和二維碼。
這場大戰中,在不同的立場上各有支持者。在眾說紛紜的輿論背后,是電商之于阿里、社交之于騰訊、短視頻之于字節,以及相應的支付渠道對于各公司不容侵犯的重要地位。大廠牢牢據守在“命門”旁邊,對“外來者”拉滿警戒。
然而,對于互聯網大環境而言,永遠有年輕的“外來者”出現。過度防御走向的另一面,是整個生態難以進入良性發展。斬斷封鎖與反封鎖的歷史循環,才能激發出全新的互聯網發展模式,更靈活有效地適應飛速變化的時代。
今年7月,工信部啟動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其中的一項整治重點就是“屏蔽網址鏈接”。阿里、字節積極回應,騰訊顯得更為謹慎,表示:擁護工信部的決策,在以安全為底線的前提下,分階段分步驟地實施。
這不難理解。月活用戶規模穩定達到10億量級的微信,擁有國內最大的用戶流量池,也是阿里和字節系產品想要“挖井取水”的必爭之地。而想要打破“互不聯網”的高墻,走向真正的互聯互通,騰訊應當如何開放微信生態,是需要謹慎考慮的關鍵命題。
9月17日,微信開放在個人會話中訪問電商鏈接的功能,雖在訪問前仍需點擊“繼續訪問”,但已經向互聯互通給出有利信號。而11月29日,微信官方宣布關于《微信外部鏈接內容治理規范》的更新說明,表示從11月30日起,用戶可以在微信私聊和群聊中直接訪問外鏈,一步跳轉至相應頁面,完成下單和支付行為。
騰訊遞出了接力棒,新的互聯網故事等待被書寫。
“互通元年”之后,互聯網迎來“田園時代”?
2021年進入深冬,互聯網的壁壘卻在逐漸瓦解。
淘寶接入微信,阿里騰訊正式走上了互通之路,行業革新進入新的階段。另一邊,不由讓人想起了前不久字節系與騰訊的“博弈”。
11月12日,抖音在官方賬號上公開的一份商務郵件引發全網關注。郵件內容顯示,騰訊創作者服務平臺正式申請接入抖音開放平臺,希望通過騰訊生態下的影視內容資源,補充抖音內容生態。
這被看作是騰訊向字節系的“示好”。在與老對手阿里實現互聯互通后,騰訊也正與新巨頭字節積極互動,進一步推動各大平臺的連接。根據刺猬公社實測,目前除淘寶等阿里系平臺外,微信也已經可以直接打開抖音的外部鏈接,在微信平臺觀看單條抖音短視頻。
有人認為,“互聯互通”之后會出現“巨頭壓倒巨頭”,造成互聯網行業新的壟斷,甚至有觀點稱騰訊的“主動開放”將致使自身在互聯網戰爭中處于劣勢:無論是視頻號、微視一類的短視頻內容業務,還是站外拼多多、京東等電商平臺,都會受到抖音、淘寶的沖擊,微信生態將被“滲透”殆盡。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但互聯互通并不代表“完全開放”。互通后,雖然阿里系、字節系將會迎來一波增長紅利,但始終處于微信生態中,騰訊仍然擁有把控流量的主動權。而在接入各大平臺后,微信或許能真正成為整個國內互聯網的“基礎設施”之一,化身聯通社交、電商、內容的超大型平臺,這就意味著,微信將“立于不敗之地”。
另一方面,以微信為開端,當各大平臺真正開始走向開放之時,溝通成本、生產效率都將得到大大提升,透視近年來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增長乏力、孤島效應凸顯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資本和數據能說明一切。剛剛過去的11月里,各大互聯網公司密集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除了少部分企業表現尚可外,包括BAT在內的大部分企業都不太好過,特別是支撐起互聯網大廠營收相當大部分的廣告業務。
第三季度向來是廣告業務的旺季,可大多數企業卻增長放緩,甚至有部分企業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拋開疫情等外部因素,在“群雄割據”的整體環境下,大多數企業的用戶群體、拓流渠道被透支,用戶流量增長陷入停滯或許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何時才能迎來“滔滔活水”?解決癥結的關鍵或許就是打通淤泥沉沉的“水管”,打破人為邊界,讓流量流動起來。
在開放后的新互聯網里,各大平臺流量戰爭的重點或許會開始轉變,單純的惡性競爭“拉人頭”也許能得到遏制,“自我更新”“提升體驗和內容”將成為取勝的關鍵。互聯互通即是“抱團取暖”,也是良性競爭。
但互聯互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刺猬公社測試發現,雖然目前微信可以在聊天場景中播放抖音短視頻,但外連僅適用于單個短視頻,點開后不能上下滑動,只能在播放結束后選擇重播,同時想要點贊評論仍需要通過瀏覽器跳轉至抖音平臺,“在微信里刷抖音”難以實現。
而“阿里系電商平臺何時開辟微信支付”等問題仍然存在,在互聯互通提出幾個月后,不少巨頭按兵不動,當微信這一巨大的流量池打開“大門”,抖音、淘寶等平臺何時“回應”,也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
互聯互通是趨勢,也是回歸。回首三十年前,彼時互聯網剛剛在國內萌芽,新事物的追逐者們滿懷期待,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一個新生的、超越空間時間的互聯網是如此重要,它蘊含著去中心化、溝通交流的互聯網精神,是將人與人連接的“信息高速公路”。
現如今,近十年來人為建造的網絡“溝壑”開始被填平,以共享、互聯為主旨的互聯網的“田園時代”,也有望迎來復興。當人們在若干年后回看2021,這都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