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孫鵬飛
來源:IT時報(ID:vittimes)
春節訂的芯片,如今還沒到貨,采購價卻已上漲十幾倍。
在華強北,買5塊芯片有4塊都是假的,而在線上,假芯片、二手芯片的流通更為猖獗,淘寶、拼多多、百度貼吧、QQ群都出現了賣“散新”、收“呆滯料”的商家。
囤貨商開始拋售芯片,但依舊可以賺得盆滿缽滿,囤貨的泡沫或在今年年底擠破。
采購商王立(化名)仍在等待貨品送達。
春節前,王立早早為客戶下單了一批高端芯片,盡管知道行業缺芯,但他未料到,這一等至少要“50周”,幾乎一整年。
焦慮等待背后是一個個未知數。客戶不斷催促,芯片能按期到嗎?能從哪些渠道買到芯片?新渠道的芯片質量如何?答案只能當芯片送達時才能揭曉。
春節至今,芯片不斷漲價,王立的采購價與年初相比,平均上漲十幾倍。更尷尬的是,經銷商打著新貨的旗號,送出卻是二手貨,毛糙的芯片表面有著輕微劃痕,這意味著搭載產品的使用壽命和性能將大大降低。
這片“缺芯”的江湖中,故事不斷。
據《IT時報》記者了解,在深圳華強北,不乏有人買到假芯片,而售賣假芯片的賣家更試圖在線上流通有問題的芯片。
當假芯片、二手芯片開始泛濫,這片市場“芯”事重重,而只有打破“缺芯”困局才能徹底破局。
01
線下:買5塊4塊是假貨
誰能想到,如今到華強北買芯片竟如同“拆盲盒”,真假、好壞,只有用后才揭曉。
不久前,電子創新網CEO張國斌的一位朋友去華強北購買芯片,盡管入行多年,朋友還是中了招,“回去用了才知道,五塊料有四塊是假的”。
這并不是個例。
王立也買到過一批假芯片。此前王立通過熟識多年的代理商從華強北采購一批MCU(微控制單元)。一開箱,他便感到不安。部分芯片表面涂料泛著光,但依稀可見此前印字的痕跡。顯然,這是二手翻新芯片。
“完全不能用!”王立告訴記者。MCU芯片一般會有廠商寫入保護代碼,這些二手芯片已經不能再燒寫程序以適配新的設備。
張國斌直言,如今華強北有很多假芯片、二手翻新芯片。
在他看來,由于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買家無法追蹤產品源頭,加之部分芯片廠商造假能力高,在缺芯的大環境下,假冒偽劣芯片、以次充好芯片等亂象輪番登場。
也有些二手翻新芯片能用于新設備,只是消費級芯片使用周期在5年左右,如果翻新后使用,使用壽命和性能參數上會大打折扣。
更多的煩惱還在于芯片甄別。王立認為,鑒別芯片真假需要依賴專業人士的素養以及檢測設備,很多情況下,采購商在現場也不一定能辨別芯片真偽。
如今,王立對采購芯片變得愈發謹慎,他透露,現在市面上有很多企業販賣二手翻新芯片或者假芯片,他采購時會多留心眼,著重尋找規模較大的代理商,并對成立不久的代理公司保持警惕,害怕那是賺快錢的機構。
如果說,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的芯片現狀,反映的是線下市場芯片產品良莠不齊,難以甄別的困境,類似的情況還體現在線上。
02
線上:收呆滯料 賣散新
王立擔心,因為缺芯影響出貨周期,一些企業可能會病急亂投醫。焦慮等待中,他們會尋求新的渠道,也正因此,假芯片、質量存疑的芯片通過線上開始流通。
一位芯片行業內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曾有一家公司通過淘寶采購芯片,由于急著趕貨,直接將貨款轉至對方對公賬戶,結果買到了假芯。
黑貓投訴平臺上,一位用戶還原了在淘寶買到假芯片的經歷。視頻中,用戶用刷子沾水刷過芯片表面,白色的字跡隨之消失。該用戶認為,正常情況下芯片的型號應該刻在表面上。
一張該用戶與店鋪客服溝通的截圖顯示,客服承認芯片為“散新”,并表示:“有的可以用,有的用不了,這很正常。”
散新是行業黑話,通常指沒有原包裝的芯片,也會用來代指流水線中因質量問題被淘汰的芯片以及翻新芯片。
記者聯系該店鋪,詢問芯片真假及質量,截至發稿,客服仍未回復。
一個400多人的QQ群中,不斷有網友發布高價回收芯片工廠庫存、呆滯料的信息。同樣,在王立看來,工廠呆滯料除了庫存貨品外,很可能有一些流水線上性能不合格產品。
王立表示,缺芯困境對中小企業影響更大,大企業有一套成熟的供應體系,產能上也會擁有優先權,但擺在中小企業面前只有兩條路,要么干等,要么繼續找貨源。他認為,那些質量一般或被翻新過的芯片,很可能是這些企業的救命稻草。
類似情況在一位自稱某芯片廠商一級代理商處也得到證實。她在百度貼吧發布過多則供貨信息,也經常遇到缺芯廠家聯系,但很少有人提出看代理資質,他們往往一擁而上。
消費者則對一些數碼產品充滿困惑。記者通過黑貓平臺發現,拼多多、淘寶上,有多位用戶反映,買到的耳機產品芯片貨不對版。
缺芯的連鎖反應開始顯現。
03
泡沫:囤貨供貨商開始拋售
歷史是相似的。2020年疫情初始時,口罩機成為緊俏貨,不少賣家趁機試圖大賺一筆。如今,相同的故事依舊上演。
在王立看來,缺芯困境除了現實因素外,還由一群代理商試圖壓貨、囤貨、等價高拋售行為引發。這在張國斌處也得到證實。
不過,張國斌發現,如今囤貨的代理商開始有拋貨苗頭,因為“終端的實際需求并沒有想象那么大”。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4月、5月手機市場出貨量降幅均超過30%。6月數據顯示,手機出貨量同比依舊延續下降趨勢,降幅為10%。據報道,業內共識,今年年內國內對換機需求不算旺盛,換機周期仍在延長。
張國斌認為,不只手機廠商在清庫存,市場對平板、電視、消費電子以及基站等需求也不如之前強烈,很可能到年底會擠泡沫,不少人對芯片需求的預期高于真實市場,“虛假繁榮之下,拋售囤貨對于供應商來說是明智選擇”。
這或許解釋了為什么在前述QQ群中,一家供應鏈公司發布信息拋售5款芯片,數量在六千片至兩萬片不等。
而此次拋售,囤貨商依舊能賺得盆滿缽滿。
王立告訴記者,通過與供貨商詢價發現,今年以來,德州儀器的芯片漲幅最高,價格漲了幾十倍。二手芯片方面,盡管性能不及新出廠的芯片,但今年以來普遍也漲了5倍多。
“如果渠道層面減少囤積,我認為能夠緩解一部分工廠缺芯的壓力。”張國斌說。
04
遠水:晶圓廠投產至少兩年
拋卻售賣假芯片及二手芯片、囤積芯片等亂象,如果深究這一波缺芯潮,最大的痛莫過于晶圓產能無法提升。
張國斌告訴記者,目前芯片行業受制于8英寸晶圓產能。據悉,8英寸晶圓對應55/65納米芯片,這些芯片主要用于消費電子、通信、計算、工業和汽車等領域。
事實上,8英寸晶圓面世有近30年時間,技術較為成熟,但半導體行業已向造芯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12英寸晶圓遷移。張國斌透露,目前大部分8英寸晶圓設備已經停產,擴產只能尋求二手設備。
據Surplus Global預估,全球市場約有700萬臺二手的八英寸晶圓制造設備在售,但需求量在1000萬臺以上。
根據《中國晶圓制造線白皮書》,目前我國投產、在建和規劃的8英寸晶圓制造線有38條,其中已經量產的有19條。
在張國斌看來,8英寸晶圓廠從投建到產能釋放需要至少2年的周期。上述投產制造線多集中起步于2020年左右。中泰證券也預計,8英寸晶圓緊缺情況將至少持續至今年下半年至2022年。
可見,目前8英寸晶圓廠投建的“遠水”還未能解“近渴”。
反映在具體行業領域,張國斌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缺芯形勢嚴峻。新能源汽車芯片主要元件MCU依賴8英寸晶圓產能,同時國內MCU產能只占全球產能的5%,80%-90%MCU需要進口。
此外,不同于消費電子產品只需通過3C認證,汽車芯片的使用周期在10年-20年,對芯片設計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張國斌表示,從設計到最終商用化,汽車芯片需要多年周期,但按目前行業的情況看,即使設計出一款芯片,可能仍無法實現量產。
缺芯的江湖困境,真假難辨的芯片,故事輪番上演,“芯”事依舊重重。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