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樟稻
來源:財經琦觀(ID:cjqiguan)
作為共享經濟本土化的產物之一,自共享充電寶誕生以來就不缺乏爭議。
對于多數人而言,共享充電寶出圈還屬此前王思聰與陳歐的打賭事件。在當時,同樣不看好共享充電寶商業模式的還包括馬化騰、俞敏洪、吳世春等商業名流。俞敏洪曾在中國企業家論壇直言,“包括共享充電寶我認為也是做不起來的,盡管那個共享充電寶的老總我認識,但是認識也是做不起來的”,這個“老總”正是與王思聰打賭的陳歐。
2018年下半年,共享充電寶頭部玩家紛紛宣布實現盈利,但外界仍然缺乏一份詳實的財務數據。前不久,隨著“三電一獸”之一的怪獸充電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招股文件中首次披露了營收情況和業務構成,外界對共享充電寶的盈利能力才得以改觀。從不被看好到市場盈利能力尚可,共享充電寶市場逐漸走入頭部企業實現盈利,企業之間比拼運營能力的規范階段。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并不意味著共享充電寶市場將形成穩定的市場格局。本月初,隨著怪獸充電正式上市,4月1日,街電與搜電雙方共同發布聯合公告,宣布正式實現戰略合并,該事件短時間引發業內熱議,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一場行業顛覆性變局正在發生,共享充電寶企業將迎來新的競爭局面。
緊隨“兩電”合并后,4月22日,餓了么充電寶服務在全國上線,首批接入怪獸充電的全量點位和設備,消費者用餓了么App掃碼即可借還充電寶。同是“聯盟”,街電與搜電通過合并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實現低成本擴張,而餓了么與怪獸充電的合作,則為怪獸充電帶來了新的增量用戶。
在共享充電寶這個行業,在盈利規模形成一個足夠大體量的,被市場去關注或者重視的過程中,不排除新的競爭格局誕生。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外部的流量和生態資源支持,成為賽道玩家的布局重心。此次餓了么App接入怪獸充電,為共享充電寶市場帶來新的變化,未來,由“共享充電寶企業+外部平臺”主導的“聯盟戰”或將浮出水面。
01 “復仇者聯盟”上線
這場“聯盟”,或將首先改善怪獸充電等共享充電寶企業面臨的美團“降維”收割。
本質上,共享充電寶是一門租賃生意。據怪獸充電招股書顯示,怪獸充電的移動設備充電業務(充電寶租賃)占總收入的比例達95%以上,在租賃模式下,共享充電寶企業最簡單的商業模型為“利潤=租賃次數*租賃價格-租賃成本”。因此,想要實現最大程度的盈利,只需要提高“租賃次數*租賃價格”,并降低“租賃成本”。
招股書中可以看到,近兩年來,怪獸充電的“租賃成本”即市場營銷費用發生了巨幅增長,從2019年的13.62億增長至2020年的21.21億。而市場營銷費用的大頭是激勵費用,這筆費用主要用于支付地區合作伙伴和加盟商的傭金和入場費用,該費用從2019年9.28億增至2020年的15.76億,同比增長70%。
拆開來看,其中傭金費率相對穩定,2019年和2020年分別為42.7%和44.1%,但入場費率卻從2019年的5.5%上升到2020年的14.0%,這跟共享充電寶的使用特性有關。由于共享充電寶不具有用戶粘性,對線下場景的依賴性較強,均為就近取用、滿足應急性需求,核心在于鋪設點位越多流量越多。
但隨著2020年中美團依憑線下優勢突襲市場,市場競爭急速“內卷”,商家話語權增強,熱門商圈入駐成本、分成不斷提高,最終導致“租賃成本”提高。
因此,在此基礎上,共享充電寶企業想要提高營收只能從“租賃次數*租賃價格”入手,其中租賃次數與入駐商家數呈正相關,但入駐商家數量增多又會提高營銷費用,多種因素下,提高租賃價格成了共享充電寶企業提高營收的主要解決方式。
但提高租賃價格并不是萬能的。4月24日,“共享充電寶進入3元時代”話題一經發酵迅速沖上微博熱搜,目前話題閱讀量已達1.6億。近年來,由共享充電寶漲價引起的熱議層出不窮,在充電寶租費不斷提高的前提下,盡管共享充電寶被認為是低頻應急消費需求,但大部分網友還是認為“太貴了”。
有用戶曾做過實驗,在共享充電寶4元1小時的租金下,1元只能充約500毫安電。按照市面上安卓手機普遍4500毫安左右的電池,共享充電寶充滿電需花費10元左右。而市面上同等規格的充電寶價格為49元,使用共享充電寶5次(充滿電模式下)相當于直接購買了一個充電寶,一經對比,消費者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程度不斷打折扣。
也就是說,在“利潤=租賃次數*租賃價格-租賃成本”模式下,漲價反而會使租賃次數降低,總的來說,共享充電寶企業都面臨著不小的經營壓力。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餓了么的入局,成為了充電寶企業得以對沖美團“降維”打擊的新變量。
在這次的“聯盟”中,目前,消費者可以在餓了么App首頁看到“充電寶”服務入口。點擊進入后,可以查詢附近的怪獸充電門店,或者通過掃碼使用怪獸充電的共享充電寶服務。此外,怪獸充電公司曾向媒體透露,雙方將在功能體驗、渠道運營、商戶服務、會員體系等多維度展開合作。
對于怪獸充電而言,餓了么擁有著全國第二多的線下商家資源,通過和餓了么在渠道運營方面展開合作,怪獸充電能夠有效進駐和餓了么深度合作的線下門店可以被納入怪獸充電的鋪設范圍,有效擴大用戶端的覆蓋面積,從而提高“租賃次數”。
此外,據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共享充電寶的成本構成是:支付手續成本占0.5%,倉儲物流成本占2%,BD成本占10.5%,設備成本占15.4%,商戶入駐成本占46.8%。此次合作,一定程度上也將使怪獸充電主要的BD成本和商戶入駐成本得到緩解,即降低“租賃成本”。簡而言之,美團充電寶有的平臺資源優勢,怪獸充電未來也能有。
而對于餓了么,從這次合作模式來看,餓了么和怪獸的合作模式最大的特點即開放性——直接接入怪獸充電小程序,完全保留了怪獸的品牌和運營自主權。顯然,令餓了么在意的不是在充電寶市場的獲利能力,而是在本地生活服務這個大市場里,找到最適合的“盟友”,可以迅速補齊服務空白區,對美團形成新壓力。
與美團在去年年中,以重建自營團隊突襲充電寶市場不同,餓了么此次入局姿勢更像是“隔山打牛”。此次充電寶服務接入的怪獸充電小程序,也是餓了么首個第三方服務小程序。未來在充電寶之外的更多市場,餓了么通過接入“盟友”,勢必掀起本地戰局新波瀾。
整體上看,此次餓了么App接入怪獸充電小程序,未來在“復仇者聯盟”模式下,市場會迎來新的發展格局。
02 充電寶市場將往何處走?
回顧共享充電寶的發展生涯,變數自始至終存在。
2015年,共享充電寶開始冒頭,彼時街電與搜電剛剛成立,共享充電寶在市場上也并未引起火花。來到2017年,共享經濟在市場上正式起飛,在4G時代手機依賴度上升但續航不足的需求背景下,共享充電寶迎來爆發。
但到2017年下半年,隨著共享單車問題頻發,本就被質疑為“偽需求”的共享充電寶行業也受到影響。在市場倒逼下,十幾家廠商陸續宣布業務停運,資本熱度開始呈現消退趨勢,融資數量較上半年大幅減少。
但好在,在行業經歷了2018年的調整后,共享充電寶于2019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一年,來電、街電、小電等頭部玩家均宣告盈利。此后經過多輪洗牌,國內共享充電寶市場,基本形成以街電、小電、怪獸、來電為首的“三電一獸”的競爭格局,根據Trustdata數據,四者分別占據28.6%、27%、25.1%、15.6%的市場份額,其他共享充電寶品牌則為3.7%。
就當行業格局正趨平衡之際,慣用“后發制人”的美團,一舉打破市場平靜。2020年5月,美團再次重啟充電寶業務,事實上,美團此次進入充電寶業務屬于“四進宮”。
此前在2017年8月,美團充電寶在石家莊、青島等地試驗,當時只要是入駐的商家,都將有機會接入該共享充電寶服務。但在近三個月后,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慧文面向餐飲平臺發布內部信,宣布將結束“松鼠便利店”和“共享充電寶”兩個試點項目的運營。此后,美團曾兩次進入共享充電寶業務,但一直沒能達到預期。
直到2020年5月,美團高調宣布再次入局共享充電寶。伴隨著美團入局,共享充電寶在優質點位的競爭更為激烈,憑借美團的流量和商家資源優勢,有望對市場格局形成沖擊。盡管美團曾辟謠“商家和美團簽約共享充電寶,每人使用一次美團和點評的真實點擊量就會增加一次,用的越多,餐廳的排名越靠前”的傳言,但對于坐擁海量商家資源的美團而言,此中的玄機盡在不言中,其優勢不是“三電一獸”能媲美的。
在沙利文和頭豹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1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白皮書》中,街電、怪獸充電、小電仍以較高設備量和營業額,位于行業整體競爭格局中第一梯隊,美團則憑借2020年爆發式增長,迅速掠奪商家和用戶兩端,和搜電一起躋身行業第二梯隊。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抵擋突如起來的“降維”劣勢,“三電一獸”開始各自尋求破局之法。4月1日,怪獸充電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共享充電第一股”,同日,街電和搜電正式合并,雙方合并后市場份額將獲得提高,再加上此次餓了么App上線充電寶服務,共享充電寶市場格局再次發生變化,“三電一獸”vs美團的競爭格局終于又回到力量對等的博弈桌上。
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共享充電寶行業或將重新洗牌,誰能得到更多的外部流量、外部生態資源支持,誰就能獲得市場領先地位。
對于怪獸充電而言,與餓了么的合作中能獲得流量和點位等優勢資源,而對其他充電寶企業來說,這種模式也提供一個與美團這樣的“超級平臺”對弈的新商業思路。而這種“共享充電寶+外部平臺”的合作模式,即“聯盟戰”,或將改變整個市場競爭格局。
03 兩種模式下的商業對壘
巧的是,此次餓了么與怪獸充電展開合作,本地生活的兩大寡頭在共享充電寶領域再次迎來碰撞。而餓了么此次入局充電寶的“姿勢”和美團迥異,不得不讓人聯想到雙方此前在不同生活服務市場的發展路徑就大為不同。
以共享單車市場為例。今年4月24日,哈啰正式提交招股書,擬于納斯達克上市。這家在2020年營收超60億元的企業,盡管在2018年~2020年的凈虧損合計達48.5億元,但其卻是共享單車大戰后仍保持獨立運營的“唯一幸存者”。而作為曾經共享單車市場上的第二名,摩拜單車卻于2020年12月14日23點59分正式停止服務和運營。
兩者的命運分界點在2018年。彼時,因為融資節奏跟不上ofo和摩拜,哈啰單車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即回避競爭白熱化的一線城市,目光鎖定三四線。2018年8月,餓了么宣布與哈啰單車完成入口對接。當月,餓了么與哈啰單車在武漢、青島等五個城市試點的合作已經開始。同年9月,餓了么與哈啰單車的合作已經擴展至全國。一定程度上,與餓了么的合作為處在融資困境中的哈啰提供了新的流量入口。
決定摩拜單車命運的時間點同樣在2018年,當年4月,美團宣布已全資收購摩拜,摩拜將正式加入美團。此后在2019年1月的一天上午,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發布內部信,宣布未來摩拜單車品牌將更名為美團單車,并稱美團App將成為其國內唯一入口。
當天下午,王慧文召開全體會議,用王慧文的話說,品牌策略有兩種,一種是多品牌如寶潔,一種全部統一。“沒有哪種是錯誤,只有是否合適。”經研究,美團適合第二種。以前用戶要下載多個App,現在只下載一個。就這樣,“美團黃”替代了“摩拜橙”。
在買菜業務上也能體現出兩者經營思路的迥異。美團的買菜業務經歷了“掌魚生鮮”到“小象生鮮”,最終更名為“美團買菜生活超市”,在數次更名中,美團從來未動搖過自建買菜業務的野心。餓了么則通過與叮咚買菜等玩家簽署合作協議,在物流、營收、售后與會員等方面進行合作,順利進入相關業務。此外,此前在疫情期間,為保證武漢市民日常菜品消費,盒馬及大潤達與餓了么合作進行上線。
從充電寶,再追溯到之前的共享單車、買菜,對比兩家公司不同的路徑選擇,可謂“美團向左,餓了么向右”。美團選擇了自建、強控、收購的自營路徑,而餓了么選擇了找“盟友”進行合作、通過聯合來擴大原有網絡效應。餓了么和美團發展路徑正逐漸區別開來。
可以看到,在餓了么的發展路徑中,餓了么追求的是與合作伙伴構建生態,通過聯合來擴大原有網絡效應,構造成本地生活領域無所不包的生態矩陣。
而美團則不同,從千團大戰中殺出重圍的美團,從團購,到外賣、電影票、酒店旅游、到店綜合,再到出行、零售,王興最終將美團做成一個“超級平臺”,通過管理能力壁壘(地推能力)、內容壁壘、資本壁壘、頭部品牌壁壘等,美團建立了深厚的業務護城河,借用這些優勢,無限制地擴展各類業務,以此成為流量與消費的核心入口之一。
這即是王興在接受采訪說的“萬物其實是沒有簡單邊界的,所以我不認為要給自己設限。只要核心是清晰的——我們到底服務什么人?給他們提供什么服務?我們就會不斷嘗試各種業務”。
整體上看,兩者經營模式各有優劣,長期影響目前還有待觀察。但不得不面對的是,美團所處的“風口”已經正在變化——其“無邊界競爭”戰略,再加上強硬的市場掌控力,美團已成為這一輪反壟斷風暴中最為風口浪尖上的企業之一。頭頂這柄達摩克利斯何時落下,或許是最大變數。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