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吳曉波頻道
?文 / 劉德科
昨日(4月9日),杭州行政區劃大調整,正式官宣。
這是杭州有史以來最劇烈的一次行政區劃調整,宛若一場劇烈的地殼運動。
緊追京滬深
為什么要調整?在行政區劃調整上,杭州比北京上海深圳慢了一拍。杭州要成為京滬深那樣的超級城市,必須這么做。
先看京滬深做了什么——
???小區并大區:2015年11月,上海的靜安區合并閘北區;2010年7月,北京的崇文區并入東城區,宣武區并入西城區;
???功能區變行政區:2017年1月,深圳三個功能區——龍華新區、坪山新區與光明新區,統一升級為行政區——龍華區、坪山區與光明區;
現在,杭州學了京滬的“小區并大區”:上城區吞并江干區,定名上城區;拱墅區吞并下城區,定名拱墅區。
現在,杭州也學了深圳的“功能區變行政區”:錢塘新區(功能區)升級為錢塘區(行政區),未來科技城(功能區)升級為余杭區(行政區)。
▲調整之后的杭州市區行政區劃。具體調整大概如下:上城區吞并江干區,定名上城區;拱墅區吞并下城區,定名拱墅區;余杭區一分為二,西為余杭區,東為臨平區;錢塘新區由功能區變為行政區,定名錢塘區;蕭山區、西湖區、濱江區、富陽區與臨安區不變。
高級版
中國城市的行政區劃調整,主要有三種方法——
初級版:撤縣建區
目的:做大城市骨架
中級版:小區并大區
目的:提高城市資源的坪效
高級版:功能區變行政區
目的:做強新的經濟增長極
21世紀以來,杭州進行了三次撤市建區,市區面積從683平方公里擴大到了8292平方公里,從全國市區面積最小的省會城市,變成了全國市區面積第二大的省會城市。
◎ 2001年3月,蕭山與余杭撤市建區;
◎ 2014年12月,富陽撤市建區;
◎ 2017年8月,臨安撤市建區。
杭州用了十七年,才基本完成了在行政區劃上“做大城市骨架”這一步,動作算是慢的。在21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做大城市骨架,是城市競爭的入場券。
今天官宣的杭州行政區劃調整,一次性進行了“小區并大區”與“功能區變行政區”,市區面積沒有再擴大,但把自己重組了一遍:提高城市資源的坪效,做強新的經濟增長極。
杭州汲取了京滬和深圳的經驗,像變形金剛那樣重組了一遍,把自己重組成了動力澎湃的超跑形態。
“京滬深杭”,這個詞現在又像樣了一些。
最大受益者
杭州這一次的行政區劃調整,最大受益者是未來科技城。
升級為余杭區的未來科技城,是數字經濟、TOD(公共交通導向型開發)、文明與風景的總和——
???數字經濟:不止有阿里巴巴,而是生成了一個完整的互聯網生態。
??TOD:既有代表了目前中國最高TOD水準的杭州西站,也有中國第一個動車所上蓋項目,還有先進的地鐵車輛段TOD,更有復合了購物與政務的地鐵站點TOD……
???風景:旖旎的濕地風光。
???文明:良渚的五千年文明。
數字經濟、TOD、文明與風景這四個維度,共同構成了「理想城市」的基礎框架——“理想城市”或“未來城市”,是近些年的熱詞;從建筑師到政府,都在探索,中外都在探索。
未來科技城,就是“未來城市”或“理想城市”的一個現實模型。
破壁
要調整行政區劃,更要破除行政區劃的壁壘。
此前,杭州剛剛做了一個“一核九星”的規劃:把二十五年前龜縮在錢塘江北岸的五個老行政區當作“一核”,把濱江區、余杭區、蕭山區等非常成熟的高能行政區,跟淳安縣等三個遠郊縣放在一起,教條化地定性為“郊區新城”。
都說了要讓錢塘江變成“城中江”,怎么還會有像“一核九星”這種充斥著行政區劃壁壘的規劃呢。
現在,杭州的行政區劃大調整已經大功告成,現在最需要的是“破壁思維”——破除行政區劃的壁壘。
如果沒有“破壁思維”,拱墅區與臨平區交界地帶的“運河新城”,蕭山區與濱江區交界地帶的奧體(亞運會主場),上城區與錢塘區交界地帶的“錢江新城2.0”與“錢塘科學城”,恐怕沒法最大化地激發它們應有的活力……
杭州若要成為京滬深那樣的超級城市,必須要有“破壁思維”。
當年,蘇東坡在錢塘江畔感慨:“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城市競爭是極其劇烈的,可以溫情脈脈地乘風破浪,也可能被潮水卷回深海,寂寞無人知。
祝杭州好。
杭州行政區劃大調整,房產投資機會在哪里?
從線上到線下聚焦六大熱門都市圈
開啟你的房產投資計劃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