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智元
第34屆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NeurIPS 2020)上周六順利結束。作為年度最大規模的機器學習會議,NeurIPS2020有很多與以往不同的地方,不僅有GPT-3語言模型,還有對行業背后一系列問題的探討。
OpenAI 31人組團摘得大獎
12月7日,組委會頒發了今年的「最佳論文獎」。OpenAI的GPT-3語言模型論文「GPT-3:Language Models are Few-Shot Learners」斬獲大獎。
組委會給出的獲獎理由:「論文展示出了迄今為止構建的最大、最復雜的語言模型 GPT-3」。
當然,會議一開始,就出現了谷歌AI倫理專家Timnit Gebru被解雇風波,爭執一直持續到現在。谷歌員工稱Gebru事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研究審核」,這種審核引發了人們對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影響力的討論。
數據顯示,此次會議上,谷歌有169篇論文被大會接收,高居接收排行榜「冠軍」。
BIg Tech壟斷機器學習?
在被問及大型科技公司「壟斷了機器學習的基礎設施和相關人才是否阻礙了創新?」
微軟研究實驗室主任克里斯 · 畢曉普(Chris Bishop)回應,「云計算允許開發者租用計算資源,而不是承擔購買驅動機器學習硬件這樣更昂貴的任務。」
BIg Tech應關注社會問題的解決
上周五,「抵制人工智能研討會」重點討論了一項有關科技公司如何解決社會問題的研究。該研究敦促科技公司突破之前的做法,著力解決社會問題。研討會還對比展示了大型科技公司和大型煙草公司采用的研究資助策略。
該研討會旨在匯集不同背景的邊緣群體,組成跨部門小組,倡導人工智能將權力還給人們,引導人們擺脫壓迫。
據VentureBeat報道,大會組委會對「AI for good」的局限性感到失望,并對它被利用以表現出道德合理化感到失望。
「在某些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中的許多人都與大型科技公司和學術機構有著緊密聯系,我們也希望更好地吸引那些沒有這種聯系的人參與進來。」
這也是NeurIPS首次要求與會者提供社會影響和財務披露報表。財務報表提交截止到明年1月,屆時作者也將提交論文的最終版本。今年有4篇論文因為道德原因被拒絕。
首次線上會議,今后或將繼續線上
由于疫情,今年的會議全部轉為線上。
總共有2.2萬人參加了這次線上會議,而去年在溫哥華到場參加的只有1.3萬人。
今年春天舉行的ICLR會議和夏天的ICML會議都采用線上方式進行。
有了這兩次成功經驗,NeurIPS 2020在相關技術的支持下也通過線上方式進行。
其實,早在疫情之前,一些著名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曾主張線上會議,以減少飛往世界各地參會造成的碳足印。
一個不同之處是,NeurIPS 2020并沒有采用ZOOM,而是在gather.town進行,這是一個空間視頻聊天軟件。每個用戶都有一個頭像,并且可以在各個會議、討論之間自由移動。
線上會議成本更低,這樣既可以減少對企業贊助的依賴,也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參加會議,畢竟每次會議都會有人因為經濟、簽證等問題無法到場參會。
有了這次線上會議的良好體驗,今后的會議是否會考慮沿用?對此,NeurIPS大會組委會一名成員回應道,對于無法親自到場參會的人來說,線上方式就變成一種「二等體驗」了。
未來將如何解決AI造成的損害?
線上會議是否還會延續?
這些都很難說。
不過,今年的 31經歷了「谷歌AI倫理專家辭退風波」,又經歷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線上人工智能會議的舉行。
接下來的機器學習領域發展跟之前就再也不一樣了,我想這是一件好事。
參考鏈接:
https://venturebeat.com/2020/12/11/ai-weekly-neurips-2020-and-the-hope-for-change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