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財經
被全世界念叨了兩年的缺芯問題,似乎突然逆轉了。
自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出現嚴重的供應鏈危機,半導體行業尤為嚴重。面對代工廠的接連停工和生產放緩,許多手機、電腦和汽車生產商一度面臨芯片的斷供。
為此,他們恐慌性地向多家供應商追加超出需求的訂單,以期盡早拿到芯片,應對疫情期間爆發性的電子產品需求或是維持正常生產。
盡管目前供應鏈仍未完全恢復,但芯片已經出現了庫存積壓。
據投資銀行Jefferies Group的報告稱,自2021年12月至今年3月,無論是手機、電腦還是汽車芯片的行業庫存數量都有所上漲。
半導體市場似乎正在變成供過于求。
報告稱,“鑒于此前的全行業缺芯、重復下單和過熱的擴大生產投資,再加上目前新冠疫情和高通脹導致的需求放緩,半導體行業可能會在2022年下半年或2023年年初遭遇行業低迷,程度要比2019年和2016年還糟”。
從全球都缺,到庫存溢出
根據德勤統計,2021年半導體訂單的交貨時間一般為20至52周。這導致許多行業不得不延遲生產或停工。
而芯片的短缺,使全球汽車制造商在2021年損失了超過2100億美元的收入,許多汽車生產商都因缺芯相繼宣布減產。
根據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5月8日,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約為169.38萬輛。
就算生產出的汽車也不得不“閹割”功能,比如寶馬取消了多款車型的觸摸屏,特斯拉宣布取消Model 3和Model Y電動汽車的乘客座椅調節功能等。
相比之下,手機生產所需的高端集成芯片是最早一批下單的。盡管如此,蘋果公司也因缺芯被迫將iPhone 13的生產訂單減少11%。
但經歷了兩年的嚴重缺芯,美國、歐盟國家和中國都大力投資芯片產業,臺積電等代工廠也積極建廠擴產,缺芯問題正逐步緩解。
Jefferies Group的統計指出,許多半導體代工廠的庫存正在增加。捷普、新美亞、鴻海、偉創力、和碩、廣達、仁寶、英業達等代工廠的平均庫存天數已經是連續增加了六個季度,從去年12月的62.7天增加至今年3月的66.8天。
半導體代工廠若保有一定量的庫存,有利于維持供應鏈的穩定性,但若庫存持續升高,則意味著市場正在降溫,供過于求。
市場研究公司高德納的半導體業務副總裁戈登指出,最近聽說很多芯片訂單被取消的消息,需求正在下降,芯片行業已經過了短缺高峰期。
通脹高企,消費需求下降
眾所周知,手機、電腦和汽車行業的需求囊括了半導體行業7成以上的產能,而這三大行業也都在今年遭遇銷量下滑的困境。
據市場分析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統計,2022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135億部,同比下滑10.9%。
在出貨量排名前五的三星、蘋果、小米、OPPO、vivo中,后三家集體出現了同比近20%或以上的跌幅。研究機構野村還預計,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將同比下降7.6%。
與此同時,由疫情期間遠程辦公引發的電腦銷售熱潮逐漸降溫。
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全球2022年一季度電腦出貨量同比下降7%。
Jefferies Group的統計指出,戴爾、惠普、宏碁、華碩、聯想的電腦平均庫存周轉天數已經從去年12月的52.7天,提高至今年3月的62.1天,估計第四季度將續升至70天以上。
需求的下滑是全球性的。疫情初期,全球央行的大放水以及包括美國在內的部分國家通過發放現金補貼等手段創造了爆發性的需求。
但如今,全球通脹高企,隨著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央行相繼加息,爆發性需求也不復存在。
對于芯片行業而言,近兩年的大力投資擴產在如今顯得有些過熱。芯片的全面短缺正轉變為結構性短缺,這意味著,半導體行業需要在增產的同時積極轉型創新,才有可能在未來行業低迷時免遭更大沖擊。
中芯國際財報顯示,該公司在2022年Q1來自智能手機芯片的訂單和收入下降,但MCU、電源管理、快充協議、Wi-Fi等種類的芯片仍供不應求。
臺積電財報也顯示,該公司在2022年Q1的營業收入結構中,HPC(高性能計算芯片)已經取代智能手機芯片,成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占公司收入比例達到41%。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