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編輯:石睿
知網主打知識服務旗號卻堅持“收入掛帥”,飽受各方批評。
公開資料顯示,知網的主營業務收入,由2010年3.8億元、2011年4.5億元一路上漲,至2019年達到近10億元,2020年更超過11.6億元。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知網訂購費高企不下、連年上漲。近年來國內多所高?;蚩蒲袡C構曾因知網每年超過10%、甚至高達20%的價格漲幅而出現過暫停使用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22日以前,知網上的碩士學位論文下載費用是15元/本,博士學位論文下載費用是25元/本。這一價格在趙德馨教授起訴事件之后,調整為7.5元/本、9.5元/本。而目前,知網規定2008年以后發表的碩士論文稿酬每篇60元,博士論文每篇100元。這樣的稿酬標準相比下載收益,可見知網利潤之可觀。
此外,知網在把持海量文獻數據、占據了一家獨大的優勢地位后,不僅對使用者規定最低充值消費額度,還對機構使用者連年抬高售價,被質疑涉嫌壟斷。
知網是國內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在國內文獻檢索領域占據很高的市場份額。因此,對于知網提出的漲價要求,大部分機構使用者只能被迫接受。
從本質看,主打知識服務的知網,和其他學術期刊庫一樣,都是學術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質屬于對知識生產起幫扶作用的臂肘羽翼,但絕不是控制知識生產的大腦中樞;其功能體現在服務知識創新上,是襯托紅花的綠葉,而不應是壟斷知識、借機牟利的“鏈頂獵食者”。
當然,平臺運行必然需要成本,這可以理解。但也不該以高收入增長、高利潤回報為最高追求。知識創造者憑知識產權獲得合理收益,知識使用者為使用知識適當付費,平臺靠中介服務收取恰當費用,這才是符合大眾預期、契合市場邏輯的知識服務模式。其中的價格機制,不應由平臺自我掌控,機構和讀者作為消費者也有協商定價的正當權益,相關監管部門更需要切實履職盡責,確保公平公正,確保公眾利益。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把羊拖垮是最起碼的底線。公平交易的市場法則一旦損毀,那些損害公平的人肯定也不會有好前途。只惦記著每篇論文賣多少錢、每家高校收多少錢是急功近利。知網在服務讀者上應有更多擔當、更多貢獻,在助力創新上應有更多情懷、更高追求,如此方能行穩致遠。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