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黃翔
4月1日,濰柴動力召開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濰柴集團董事長兼CEO譚旭光圍繞國際形勢、行業發展趨勢、公司經營情況及未來戰略等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進行回答。
濰柴動力作為國內重要的發動機生產企業,譚旭光針對行業以及新能源發展發表了觀點。其中,他指出,新能源車將會出現一次災難性的產能過剩。濰柴動力在新能源領域,正發展布局氫燃料電池領域。
直言新能源車將出現產能過剩
譚旭光表示,當前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包括經濟下行、突發俄烏沖突等,影響包括芯片在內的供應鏈環節,這對整車企業影響可能更大。不過,他認為對于發動機企業的影響并不是很大。
譚旭光認為,對于濰柴來說,外部影響有利有弊,濰柴動力目前在海外,尤其是歐美的業務增長非常迅猛,產品出口需求非常大。
● 據濰柴動力年報顯示,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035.5億元,同比增長3.2%,凈利潤92.5億元,同比增長0.3%,經營現金流146.58億元,同比下滑36.25%。
目前,濰柴動力的主營業務有4大塊,分別是動力系統業務、商用車業務、智能物流業務,以及新業態、新能源、新科技版塊。
當前,新能源車發展迅猛,同時也受到各界高度關注。作為傳統動力總成生產企業,如今濰柴動力也開始涉足氫能等新能源領域。業績說明會當天,譚旭光也多被問及新能源話題。
“雙碳,包括新能源,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譚旭光說,近幾年新能源行業比較熱鬧,出現“一窩蜂上了”,然后無序競爭,新能源的整車,特別是乘用車,將會出現一次災難性的產能過剩。
他還稱,有很多公司參雜私活,通過資本市場膨脹財富,導致資本市場對新能源的無序的資本膨脹。
在譚旭光看來,化石能源在商務車上,特別是重型商用車、非道路用(工程機械)、船舶動力、農業裝備上,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被取代的。同時新能源的到來給傳統能源帶來了科技進步的動力,降低油耗、提高效率是實現傳統化石能源動力、延長壽命的重要手段。
“能源結構是多元化組合,這是未來的方向,在不同國家,不同區域,因地制宜,會形成不同的能源組合。比如在中東地區,他們會不會用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也是不一定的。”譚旭光還認為,動力電池也有局限性,包括充電、來源以及原材料供應等,并呼吁外界理性看待能源當前能源結構變化。
濰柴布局氫燃料電池領域
業績說明會上,譚旭光介紹了濰柴動力在新能源領域的探索。
譚旭光介紹,濰柴搶先在燃料電池產業鏈布局,濰柴動力先后投資英國錫里斯、加拿大巴拉德、德國歐德思等,構筑起“電池+電機+電控”為一體的新能源動力總成。濰柴動力又戰略牽手瑞士飛速集團,并在國內布局燃料電池空壓機業務。至此,濰柴動力布局儲備了電池電堆、電機、電控、雙極板、空壓機等一系列關鍵零部件,具備新能源動力總成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能力。
● “同時,濰柴也是唯一一家燃料電池產品真實運營3萬公里,并無能量衰減的企業。到目前為止,濰柴是全世界唯一產能最大的燃料電池企業,可達2萬臺。在技術研發方面,濰柴動力是我國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唯一牌照擁有者,將來濰柴也將承擔國家一系列重大項目的研發”,譚旭光在列出濰柴的一系列成果后指出,“這些大動作,是關于濰柴未來5年、10年乃至20年的燃料電池產業鏈布局。”
會上,有分析師提問如何看待商用車智能化的行業趨勢和節奏。
譚旭光稱,輔助駕駛在特定環境下是可實現的,比如港口、礦場等封閉場景。但無人駕駛沒那么簡單,需要巨大的成本。“我認為最先使用輔助駕駛的場景有可能是礦卡,可以減少1/3的礦卡駕駛員,降低人員成本。另外,最有希望使用輔助駕駛的場景是農機,在東三省,智慧農業將會率先使用重卡輔助駕駛,無人駕駛目前來說是不可能的。”
此外,譚旭光透露,濰柴發動機2021年出口量約3.5萬臺,增幅50%~60%。2022年將會翻一番,達到8萬臺~10萬臺。這對全球中大型柴油機的出口格局會帶來新的變化。特別是2022年開年一季度,中國重汽每個月出口訂單都保持在6000臺以上。而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原因在于重卡和重型發動機的出口與能源漲價、供需供求矛盾、大量開采帶來的重型機械的需求增加息息相關。
譚旭光預判,未來濰柴集團國內業務出口價值預計占銷售額的8~10%,兩年內國內業務出口價值希望達到15~20%。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