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多元宇宙論是一個看起來很瘋狂的假說,尚未經過直接且實際的檢驗。不過,盡管備受爭議,但該假說其實有著很穩固的理論基礎。
當我們觀察今天的宇宙時,其實是在同時關注兩個與宇宙自身有關的故事。第一個故事講述了今天宇宙的面貌,包括其中所有的恒星和星系,它們如何聚集在一起,如何移動,以及由什么成分組成。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故事,是我們通過所能觀察的宇宙了解到的。
另一個故事則講述了宇宙如何形成今天的樣子,其中包含了更多有待解開的謎題。當然,我們可以觀察處于遙遠距離的天體,從中了解宇宙在遙遠的過去是什么樣子:我們現在所接收到的光來自其最初發出的時候。但我們需要將這些觀察與宇宙理論——宇宙大爆炸框架內的物理定律——結合起來,對過去發生的事情進行解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會看到一些令人驚奇的證據,表明大爆炸發生極短時間內還出現過一個階段:宇宙暴脹。為了讓暴脹理論符合我們所觀察到的宇宙,有人給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附加條件:多元宇宙。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物理學家們為什么壓倒性地認為多元宇宙很可能存在。
早在20世紀20年代,研究者就發現了壓倒性的證據,表明天空中大量的螺旋狀和橢圓形物體實際上就是星系本身,而且這些星系之間的距離正越來越遠,其發出的光會被有序地轉移到更長的波長。一開始,物理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但都無法找到更有力的證據。最終被廣泛接受的一個解釋是:宇宙本身正在像一塊發酵的葡萄干面包一樣不斷膨脹,而宇宙中包括星系在內的物體就如同葡萄干,隨著宇宙(面團)膨脹而不斷遠離。
如果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脹,其內部的輻射向更長的波長和更低的能量轉移,那么過去宇宙一定更小、密度更大,同時也更均勻、更熱。只要在這個膨脹的宇宙中存在任意數量的物質和輻射,從大爆炸理論就可以推導出三個明確而普遍的預言:
(1)一個大型的宇宙網,其中的星系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演變和聚集;
(2)一個低能量的黑體輻射背景,這是在熾熱的早期宇宙中中性原子第一次形成時留下的;
(3)最輕元素——氫、氦、鋰及其各種同位素——的特定比例,這些元素甚至存在于尚未形成恒星的區域。
所有這三個預言都被觀測證實了,大爆炸理論也因此成為最主流的宇宙起源理論,而其他理論都被拋棄了。然而,大爆炸只描述了宇宙在其早期階段的樣子,并不能解釋為什么宇宙具有這些性質。在物理學中,如果知道某個系統的初始條件和它所遵守的規則,你就可以非常準確地預測它未來將如何演變——直到達到計算能力和系統固有不確定性的極限。
那么,大爆炸在開始時需要什么樣的初始條件,才能形成今天的宇宙呢?根據目前科學家的發現,答案可能有點讓人意想不到:
(1)必須存在一個顯著低于(至少約1000倍)普朗克尺度的最高溫度;在粒子物理和物理宇宙學中,普朗克尺度是指約1.22×10^19GeV量級的能量尺度,在這一尺度下,重力的強度變得與其他基本作用力相當,物理定律失效。
(2)宇宙誕生時,所有尺度的密度漲落幅度都大致相同。
(3)膨脹速率和物質能量總密度必須達到近乎完美的平衡:至少達到30位有效數字。
(4)所有位置——甚至是不相關的位置——的宇宙一定是在相同的初始條件下誕生的,包括相同的溫度、密度和波動譜。
(5)宇宙誕生時的熵一定比現在低得多,低了幾萬億倍。
簡單來說,與初始條件有關的問題基本上就是在問:這個系統為什么會以這樣的方式開始?我們只有兩個選項。一個是求助于不可知的事物,說它就是這樣的,因為這是它可能存在的唯一方式,我們無法進一步了解。另一個則是嘗試找到一種機制,來建立和創造系統開始所需的條件。物理學家將第二個選項稱為“訴諸于動力學”;換言之,我們試圖設計一種機制,用于實現三個重要的目標:
(1)它必須重現它試圖取代的模型(在這個例子中就是大爆炸理論)所獲得的每一個成功。也就是說,大爆炸理論成功的每一塊基石都必須被納入這個新的機制中。
(2)它必須解釋大爆炸無法解釋的東西:宇宙開始時的初始條件。這些在大爆炸理論框架內仍未得到解釋的問題必須用新的觀點來解釋。
(3)它必須做出與原始理論預言不同的新預言,而且這些預言必須導致某種可觀察、可測試和/或可測量的結果。
唯一符合這三條標準的理論就是宇宙暴脹理論。在這三條“戰線”上,該理論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暴脹理論的基本觀點是,在宇宙變得炙熱、稠密、到處充滿物質和輻射之前,它處于一種由空間本身固有的大量能量主導的狀態:某種場或真空能量。只是,與能量密度很小(相當于每立方米空間有一個質子)的暗能量不同,宇宙暴脹時期的能量密度是巨大的:大約是今天暗能量的10^25倍!
宇宙暴脹時的膨脹方式與我們熟悉的宇宙膨脹不同。在一個物質和輻射不斷膨脹的宇宙中,粒子的數量保持不變,體積卻在增加,從而導致能量密度下降。由于膨脹速率與能量密度有關,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膨脹會逐漸減慢。但如果能量是空間本身固有的,那么能量密度保持不變,膨脹速率也會保持不變。其結果就是所謂的指數膨脹,即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后,宇宙的大小翻了一番;再過一段時間,它又翻了一番,以此類推。在很短的時間內——一秒的一小部分——一個最初比最小的亞原子粒子還小的區域可以被拉伸到比今天整個可見的宇宙還大。
在暴脹期間,宇宙被拉伸到巨大的尺寸。這個過程中也完成了很多事情,其中包括:
(1)拉伸可觀測的宇宙,無論其初始曲率如何,使其與平坦的宇宙難以區分;
(2)取開始暴脹區域中存在的任何初始條件,并將它們延伸到整個可見的宇宙中;
(3)創造出微小的量子漲落,并將其延伸到整個宇宙,從而使它們在所有的距離尺度上幾乎是一樣的,但在更小的尺度上(當暴脹即將結束時)則略小一些;
(4)將所有“暴脹”場能量轉化為物質和輻射,但只能達到遠低于普朗克尺度(但與暴脹能量尺度相當)的最高溫度;
(5)創造出一個密度和溫度波動的譜系,存在于比宇宙視界更大的尺度上,在任何地方都是絕熱的(熵恒定),而不是等溫的。
這就重現了“無暴脹”熱大爆炸理論的成功,提供了一種解釋大爆炸初始條件的機制,并做出了一系列不同于“無暴脹”宇宙開端的新穎預言。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到今天,暴脹理論的預言與觀測結果一致,但與無暴脹的大爆炸場景截然不同。
問題在于,必須存在一個最小規模的暴脹,才能重現我們所看到的宇宙。這意味著,要想成功實現暴脹,就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我們可以把暴脹理論模型化,比如視為一座山丘,只要你在山頂,就會發生暴脹;但當你滾到下面的山谷時,暴脹就結束了,并將能量轉化為物質和輻射。
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會發現某些“山形”——或者物理學家所說的“勢”——是可行的,另一些則不可行,關鍵是山頂的形狀要足夠平坦。簡單地說,如果你把暴脹場想象成山頂上的一個球,它需要在暴脹的大部分時間里緩慢地滾動;只有當進入山谷時,它才會加速滾動,從而結束暴脹。我們已經量化了暴脹發生所需的最低“滾動”速度,從而對這種“勢”有了一定了解。只要頂部足夠平坦,暴脹理論就可以作為解決宇宙起源問題的可行方案。
不過現在,事情開始變得有趣了。與我們所知的其他場一樣,暴脹本質上必須是量子場。這意味著它的很多屬性并不完全確定,而是呈概率分布的。你允許流逝的時間越多,分布的范圍就越大。滾下山的不是一個點狀的球,而是一個量子概率波函數。
同時,宇宙在暴脹,意味著它在所有三個維度上呈指數級膨脹。如果我們把一個1×1×1的立方體稱為“宇宙”,那就可以看到立方體在暴脹過程中的膨脹。如果經過一些時間,立方體的大小翻倍,那它就變成了一個2×2×2的立方體,需要填充8個原始立方體。經過同樣長的時間后,它就變成了一個4×4×4的立方體,需要填充64個原始立方體。再經過相同的時間,就是一個8×8×8的立方體,體積是512。只需要大約100次“翻倍”,我們就能得到一個包含大約1090個原始立方體的宇宙。
到目前為止,一切順利。現在,假設有一個區域,暴脹的量子球在該區域滾向山谷。暴脹到此結束,場能量轉化為物質和輻射,然后就發生了我們所知的熱大爆炸。這個區域可能形狀不規則,但它需要足夠的暴脹來重現我們在宇宙中觀測到的成功結果。
那么,現在問題就變成了,在這個區域之外會發生什么?
這個問題的難點在于,如果要求宇宙有足夠的暴脹,使其具有我們所觀測到的各種屬性,那么在暴脹結束的區域之外,暴脹還會繼續。如果你問“這些區域的相對大小是多少”,那你會發現,如果想讓暴脹結束的區域足夠大,與觀測結果一致,那暴脹沒有結束的區域就會指數增大;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大。即使有無數個區域的暴脹結束了,也會有更多的區域持續暴脹。此外,暴脹結束的各個區域,也就是大爆炸發生的地方,都將被更多暴脹空間的區域分隔開來。
簡單地說,如果每次大爆炸都發生在一個“泡泡”宇宙中,而且這些泡泡之間不會發生碰撞,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最終得到的是越來越多不相連的泡泡,它們之間被一個不斷暴脹的空間分隔開。
這就是科學家們把多元宇宙的存在視為“默認選項”的原因。我們有壓倒性的證據證明宇宙大爆炸的存在,也有證據表明宇宙大爆炸的一系列初始條件尚未得到確實的解釋。如果我們加上一個解釋——宇宙暴脹——那這個形成并導致大爆炸的暴脹時空就會帶來一系列新穎的預言。這些預言中有許多是通過觀察得出的,但也有一些來自暴脹理論。
其中一個預言便是可能存在無數個宇宙,它們之間由互不相連的區域組成,而每個區域都各自發生了大爆炸;當把它們放在一起時,就組成了所謂的多元宇宙。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不同的宇宙有不同的規則、定律或基本常數,也不意味著你能想象到的所有可能的量子結果都發生在其他宇宙中。這甚至不意味著多元宇宙是真實的,因為這是一個我們無法驗證或證偽的預言。但如果暴脹理論是正確的,而且有數據上的支持,那么多元宇宙幾乎就是不可避免的。
你可能不喜歡多元宇宙論,也可能真的不喜歡一些物理學家濫用這個想法,但在一個更好、更可行的暴脹替代理論出現之前,多元宇宙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有可能存在的。(任天)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