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卻讓這條隱秘的賽道火了,國家隊和華為都已布局

俄烏沖突,卻讓這條隱秘的賽道火了,國家隊和華為都已布局
2022年02月26日 20:33 創業邦

  來源:創業邦

  長期以來,電子氣體賽道被嚴重低估,鮮有問津。但最近半年,國家隊基金、華為扎堆進場,多達近10起融資 ,不可謂不火爆。

  作者丨巴   里

  編輯丨子   鉞

  頭圖丨攝圖網

  這幾天,俄烏沖突加劇,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

  除了霸榜熱搜、股票跳水、群友轉播外,這場交戰無疑給全球的“缺芯潮”再次潑上了一盆冷水。

  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供應了全球70%的氖氣,40%的氪氣以及30%的氙氣。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半導體行業使用的氖氣有超過90%來自烏克蘭,有35%的鈀金從俄羅斯采購。

  如此高的占比也引發了市場對上游材料供應短缺,進而阻礙芯片生產的新一輪擔憂。

  氖氣、氪氣、氙氣等惰性氣體素有半導體“血液”之稱,是半導體制造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

  美國市場調查公司Techcet在2月初的報告中指出,氖氣是俄羅斯鋼鐵制造業的副產品,而烏克蘭企業則負責氖氣的純化環節。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由這些上游材料所制成的特種氣體主要應用于電子、化工、醫療、環保等領域,其中以半導體為代表的電子行業約占41%。

  長期以來,在整個半導體行業融資火爆、高估值的背景下,電子氣體這樣一種半導體制造不可或缺的戰略物資卻被嚴重低估,鮮有問津。

  但最近半年以來,中國電子氣體這條賽道密集融資近10起,單月最高融資近10億元。

  一時間,眾多國家隊基金、華為、中芯國際扎堆進場,不可謂不火爆。

  “卡脖子”的電子氣體

  到底會不會“斷氣”?

  資料顯示,在微電子、光電子器件生產過程中,從芯片生產到最后器件的封裝,幾乎每一步、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電子氣體。在不同的電子應用領域中,電子特種氣體和電子大宗氣體的成本占比略有不同。

圖源:華特氣體官網圖源:華特氣體官網

  其中,集成電路領域,電子特種氣體和電子大宗氣體各自占比50%。這些電子氣體成本占 IC 材料總成本的 5%-6%,占比并不大,但是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半導體器件性能的好壞。

  賽迪顧問副總裁李珂告訴創業邦,烏克蘭作為半導體制造所需電子氣體的上游材料供應大國,俄烏沖突的確對相關產品市場帶來了沖擊,部分特種氣體價格顯著上漲,將對國內下游企業造成很大成本壓力。

  事實上,之前氖氣價格便蠢蠢欲動,有過一輪大幅上漲,從去年10月份的每立方米400元漲到目前的1600元以上。據統計,2月22日俄烏事件之后,氖氣價格整體再漲20%至30%,甚至有廠家已停止報價。

  對于這種情況,有廠商向媒體表示:“當前市場上存在借機炒作電子氣體的情況,就像新冠疫情前’囤口罩’炒作一樣。”

數據來源:卓創資訊數據來源:卓創資訊

  據云岫資本合伙人兼首席技術官趙占祥介紹,2014年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后,國內氖氣價格在2015年從400元/立方米最高翻了60倍,漲到了25000元/立方米。相較于2014年,如今,邯鋼、寶鋼、中科富海均新增大型氖氦精制裝置,且部分企業新增粗氖氦提取裝置;華特氣體可供應光刻用氪氖混合氣、氟氖混合氣等氣體。

  同時,國內芯片制造企業基本都有一定電子氣體庫存,特別是去年年底俄烏關系緊張以來,相關企業基本都提前增加了自己的庫存,故此短期內沒有供應斷裂的風險。

  李珂還談到,從國內供給來看,半導體所用的電子氣體之所以國內企業涉足較少,一方面是以前國內芯片廠不多,需求量不大;另一方面,國外產品雖有一定運輸費用,但價格仍有競爭力。隨著國內芯片產能不斷擴大帶來的需求增長,以及國際形勢變化帶來進口產品價格上漲、運費上漲,甚至有斷供危險。

  不過,他相信,屆時一定會有更多國內公司涉足電子氣體領域。同時,國家也會對包括電子氣體在內的半導體關鍵材料給予更多重視與扶持。

  根據國內晶圓廠的建設速度和規劃,預計2025年,中國大陸電子氣體市場空間將會接近300億元大關,是2019年市場需求的兩倍,國內電子氣體行業正迎來一個難得的機遇窗口期。

  趙占祥指出,在中國半導體產業關鍵材料和設備未實現國產自主的背景下,如果不能早日實現材料等關鍵環節的國產化,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將受制于人。

  目前,全球電子氣體約90%的市場份額仍然被日本、美國和韓國的企業掌握。尤其是電子大宗氣體市場,被林德、法液空、空氣產品等國際巨頭壟斷。而中國電子特氣行業起步較晚,8成以上的電子特氣依賴進口,高端的電子特氣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電子特氣供給長期處于“卡脖子”狀態。

中國電子氣體市場格局,圖源:長江證券研究所中國電子氣體市場格局,圖源:長江證券研究所

  惠友資本指出,一家強大的電子氣體供應商是中國龐大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中國需要自己的“林德”、“法液空”。

  從鮮有問津到

  國家隊、華為扎堆入場

  特種氣體這一門類在中國工業體系中已經沉淀了30年,但真正發展起來,還是最近10年的事。

  2000年6月,國家首次將半導體產業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出臺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即“18號文”)。但由于受歷史條件的局限,將重點放在了半導體的國產化上,無法兼顧上游特氣等原材料產業對半導體的牽制。

  直到2020年,《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出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布局,才從專攻集成電路生產環節,擴展到半導體全產業鏈。

  也就是從這時候,特種氣體賽道才逐步進入到人們視野。

  在此期間,尤其是在電子氣體這條細分領域,在2020年以前甚至連融資消息都屈指可數。不過,隨著最近半年“國家隊”、華為、中芯國際等機構的入場,最近半年該賽道才出現了密集融資。

  據創業邦不完全統計,最近半年以來(2021.9-2022.2),中國電子氣體賽道融資步伐加速,共計發生融資事件9起。尤其是2021年9月,一個月間融資三起,融資規模近10億元。其中,派瑞特種氣體獲得了來自國風投基金、國企混改基金等“國家隊”在內的5.2億元資金。

  如此頻繁的融資,可以說在中國電子氣體領域是前所未有的。

  隨著“國家隊”的入場,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趙占祥告訴創業邦,國內電子氣體企業逐步實現進口替代是大勢所趨。

  據介紹,華特氣體、金宏氣體、南大光電、昊華科技、派瑞特氣等公司率先突破了外資巨頭的技術壟斷,高純硅烷、高純氨、高純笑氣、高純磷烷、砷烷等氣體紛紛實現了產業化生產。稀有氣體方面,廣鋼氣體完成收購林德集團剝離的每年約425噸的氦氣資源,成為國內最大的內資氦氣。

  以華特氣體為例,在2019年曾以國內氣體行業科創板第一股的身份成功IPO。華特氣體已經拿到了ASML的特種氣體認證,并陸續打破了高純六氟乙烷、Ar/F/Ne混合氣、Ar/Ne混合氣等特氣產品的進口制約,并實現了20個產品的國產自主。

  在國內,華特氣體占有光刻氣的60%份額,不僅幫助中芯國際、臺積電、華潤微電子、京東方等知名下游客戶解決了氣體材料制約,還實現了對國內8寸以上集成電路制造廠商超過80%的客戶覆蓋率。除此以外,華特氣體還進入了英特爾、美光科技、德州儀器、海力士等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企業供應鏈體系。

國內特氣公司已實現進口替代并規模化供應的產品,圖源:華特氣體招股書國內特氣公司已實現進口替代并規?;漠a品,圖源:華特氣體招股書

  從數據上看,2021年中國將60%的氖氣出口到了韓國,37%的氪氣出口到了日本,30%氙氣出口到了韓國。

  可以說,中國已經逐步成為全球稀有氣體主要的供應國。

  然而,趙占祥也指出,電子氣體的品類有數百種,各大國產氣體公司也僅僅只在少數品種上有所突破,國產自主仍然極為迫切。

  此外,國內電子大宗氣體外資壟斷嚴重,國產化需求迫切。過去幾年,國內氣體公司已嘗試進入電子大宗氣體業務,進展緩慢。

  窗口期到來

  創業者如何借勢而上?

  要實現完全的“國產自主”、在更大范圍與國際巨頭競爭,中國電子氣體創業公司還需要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趙占祥指出,半導體行業對氣源的質量和穩定性有極高的要求。因此,電子氣體行業有著極高的技術壁壘、資質壁壘和客戶壁壘。

  創業邦翻閱多家研究機構的報告,國內創業者之所以在電子氣體領域進展緩慢,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難點:

  一方面,極大規模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面板等精密化程度非常高的下游產業客戶對氣體供應商的選擇極為嚴格、審慎,需要經過審廠、產品認證 2 輪嚴格的審核認證,集成電路領域的審核認證周期長達 2-3 年。

  另一方面,為了保持氣體供應穩定,客戶在與氣體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后不會輕易更換氣體供應商,且雙方會建立反饋機制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客戶粘性不斷強化。因此,對新進入者而言,長認證周期與強客戶粘性形成了較高的客戶壁壘。

  此外,客戶對特氣供應具有多品種、小批量、高頻次的特點,他們既希望供應商能夠提供一站式用氣服務,又對氣體公司綜合服務能力和配送能力具有較高要求。

  因此,對于創業公司來說,無疑具有一定挑戰。

圖源:凱美特氣官網圖源:凱美特氣官網

  趙占祥建議,創業公司應首先攻克技術壁壘,提升氣體制備、純化及配置工藝,自主創新。同時積累產業資源、理解客戶需求,持續發展。

  具體來說,在這樣一個極其專的行業中,要求創始人一定是要在行業內摸爬滾打的“老兵”,具備必要的專業技能和經驗。

  其次,創始團隊還要擁有豐富的專業服務經驗,能夠精準的理解集成電路行業客戶需求,并掌握集成電路級別氣站設計、建造和運行所必要的knowhow。

  此外,如果是一支服務半導體廠多年的老兵團隊,其本身也會擁有大量的客戶資源,這對于創業公司在早期能夠生存下來并且持續發展尤其重要。

  例如,成立于2019年的宏芯氣體,核心團隊均來自林德、空氣化工、法液空等國際一流企業的電子氣體業務部門,創始人白久曾任林德中國區電子事業部業務總經理。團隊成員就曾參與過英特爾、臺積電、中芯國際、聯芯、長江存儲等國內大部分一流FAB廠和三星、京東方等頭部面板廠的大宗氣站項目。

  這也讓宏芯氣體分別在2021年9月和2022年1月獲得了兩輪融資。

  同樣,先普氣體的創始人江曉松也是一位行業老法師。

  在北大讀研期間,江曉松每天都會接觸各種半導體工藝設備,后又到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UCSD)電機工程系攻讀博士,還入職過氣體純化設備制造商AERONEX公司。

  “氣體純化技術在之后一段時間并不會有太大突破了,那我何不回國,把國內這一塊提升起來呢?”

  在2004年,江曉松回國創辦了先普氣體,在國內首次實現了PPB級別氣體純化器的批量生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終于在2021年底,歷經十余載,公司獲得了來自華為旗下哈勃投資、中芯國際旗下中芯聚源的天使輪融資。

  寫在最后

  “60年代我們全力投入兩彈一星,我們得到很多。70年代我們沒有搞半導體,我們為此失去很多”,“兩彈元勛”錢學森曾在晚年如此感嘆。

  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也曾談到,半導體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的行業,這也使得半導體人必須要耐得住寂寞。

  俄烏沖突再一次對行業起到了警示作用,借助烏克蘭氖氣缺位,也更是一次國內創業公司進場補位的絕佳契機。

  中國電子氣體賽道,爆發可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