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品牌之爭:李寧為何會錯失良機? | 冬奧·品牌

奧運品牌之爭:李寧為何會錯失良機? | 冬奧·品牌
2022年02月18日 08:39 新浪財經

  文 | 新浪財經 劉亞丹

  編輯 | 韓大鵬

  冬奧觀眾普遍有個疑問:安踏包攬全場,李寧又去哪兒了?

  曾幾何時,李寧連續包攬四屆奧運會中國隊的領獎服,是第一個贊助中國代表隊的民族品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李寧本人的點火炬儀式,更是其品牌的高光時刻。

  但這一次,李寧在關鍵場合卻缺席了。

  鞋服行業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認為:“李寧還是中國公司,安踏已經把自己當做國際公司了。不同的定位帶來不同的奧運會贊助方向。”

  但新浪財經發現,李寧并非不重視冰雪運動市場,公司贊助過花樣滑冰賽事,甚至還投資建設了滑雪場。只是2008年奧運會后,李寧選擇與國外奧委會合作,早已錯失合作北京冬奧的主動權。

(冬奧會部分參賽國家與其服裝贊助商)(冬奧會部分參賽國家與其服裝贊助商)

  

  李寧錯失奧運會?

  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代表隊第一次穿上自家的領獎服——李寧。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使用外國體育品牌的歷史,宣告結束。彼時,安踏還只是福建晉江一戶丁姓人家創辦的小制鞋作坊。

  從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到1996年亞特蘭大,2000年悉尼,2004年雅典,李寧連續包攬四屆奧運會中國隊的領獎服。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是品牌奧運之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年的奧運會對于中國隊來說,意義非凡,品牌方也深知此次贊助的重要性。

  在北京奧運會籌備期間,奧組委和國內外多家運動品牌進行了談判。隨著談判深入,各大企業能夠贊助的費用也節節攀升。

  在贊助費用達到8億左右時,只剩阿迪達斯和李寧兩家體育用品公司競爭。得知李寧公司出到10億元時,阿迪直接開出13億高價。

  李寧公司出于多方面的考慮,沒有繼續競爭。最后,阿迪成為北京奧運會的官方服裝合作伙伴,為運動員、志愿者和技術官員提供服裝。

  但由于這屆奧運會,李寧本人在鳥巢上方繞行一圈,點燃了奧運圣火,同時李寧贊助了中國乒乓球隊、體操隊、跳水隊、射擊隊四支奪金“夢之隊”,并與中央臺達成協議,贊助所有報道奧運會的主播和記者的服裝。

  最后,李寧的影響力比之前做贊助商時還要大數倍。2008年奧運會結束,李寧的國內銷售額反超阿迪,成為僅次于耐克的中國第二大運動品牌。

  但是,李寧的奧運高光時刻,卻也定格在了2008年前后。2009年后,李寧放棄競爭中國奧運會,安踏順勢接手。

  從2009年贊助中國國家隊以來,安踏一直堅持奧運戰略。而李寧不僅錯失了奧運,對其他重要賽事的判斷失誤,是給安踏的創造了機會。

  例如,2004年開始改革的CBA曾設置了一個鞋類和服裝類合作伙伴的贊助類別,當時的預期贊助價格為每年1000萬元,中國籃協的劉玉民曾專程帶人前往李寧公司拜訪,向后者發出贊助邀約,但卻遭到婉拒。最終,晉江品牌安踏開出3年6000萬的價格從而成為CBA的官方合作伙伴。8年后,等李寧再次看重CBA價值時,其付出的代價已經是5年20億元。

  目前,李寧的核心業務是運動時尚、籃球、訓練、跑步等5個系列,冬奧會主打的冰雪項目也不是其主要發力項目。但是新浪財經也發現,當下傳統的競技體育受眾逐漸老齡化,新一代競技體育粉絲青黃不接。

  以李寧重視的籃球領域為例,近幾個賽季,NBA收視率持續下滑。相反電競、滑板、滑雪等運動,更加吸引年輕人的注意;特納體育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美國16-36歲的年輕人中,橄欖球、棒球則更加受歡迎。

  而冰雪項目正在年輕人中展開,并且勢頭正猛。《2021年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從2015年到2020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從2700億元增長到6000億元。

  李寧并非不重視冰雪運動市場,公司贊助過花樣滑冰賽事,以期通過場地和賽事切入冰雪市場;甚至李寧旗下公司還投資建設了目前山西省最大的滑雪場——烏金山李寧國際滑雪場。從李寧在冰雪市場的布局來看,公司并非不想發力冬奧項目,只是已錯失時機。

  贏家安踏?

  北京奧運會當年,中國運動員奪金牌卻穿著外國品牌領獎的畫面,在安踏創始人丁世忠的眼中,卻異常辣眼。

  2009年,阿迪達斯與中國奧委會合約到期,中國奧委會開始物色下一屆倫敦奧運會領獎服贊助商。

  當時,國內市場還未成熟,李寧、匹克多選擇和國外奧委會建立合作。已經上市的安踏依靠資本市場的力量決定接棒阿迪,拿下合約與中國奧委會建立合作關系。之后,在各項重大奧運國際賽事中,安踏都拿到了中國市場開發權。

  按照規定,安踏贊助奧委會的金額是不能透露的,不過當時的媒體,還是給出了一個猜測的數據——6億元。那時候,安踏一年的凈利潤也不過8億元。

  2013年,安踏反手就續費了中國奧委會,拿下了里約奧運的贊助權。此后安踏勢頭不減,拿下曾一度屬于李寧的NBA官方市場合作伙伴。甚至李寧先生本人的老東家——中國體操隊,在2014年也被安踏花了5000萬搶走。

  而安踏的市值,也在與中國奧委會合作的14個年頭里,從40多億港元增長到3000多億港元,成為國內運動服飾的龍頭。

  2021年東京奧運會,舉重明星呂小軍的“黃金戰靴”引發熱議,這款鞋正是出自安踏之筆。據懶熊體育和數字品牌榜聯合發布的《東京奧運會品牌營銷榜》顯示,安踏僅次于阿里巴巴,排名全行業第二,運動品牌中第一。

  今年,安踏作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官方體育服裝合作伙伴,在開幕式直播中曝光頻次最高、時間最長。曝光主要來自看臺,安踏為多名受邀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提供了一套藍色羽絨服。

  此外,中國香港代表團由斐樂贊助,而安踏擁有斐樂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新加坡的商標運營權,在上述地區獨立運營斐樂品牌。

  荷蘭代表團同樣由斐樂贊助,雖然雙方合作與安踏業務無關,但依然給斐樂品牌帶來冬奧賽場的曝光,有利于安踏旗下斐樂品牌的運營。此外,日本代表團穿著迪桑特的制服入場。迪桑特品牌在中國的業務由安踏與迪桑特合資成立的公司運營,安踏是合資公司的大股東。

  李寧欲東山再起?

  行業人士看來,李寧在奧運會上的缺席,也是企業經歷風雨后,更加務實的選擇。

  2008年奧運效應后,李寧在2010年迎來業績高峰,其當年度銷售額達到了94.78億元。李寧不僅進一步坐穩國內體育運動品牌第一的寶座,而且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也直追耐克和阿迪達斯。

  但是此時李寧中低端產品帶來的巨大銷售額走向下坡路,在中國市場的排名逐漸下滑,此后李寧為了盡快突破銷售額百億大關,開始思考高端體育品牌形象,

  2010年,時任李寧公司CEO的張志勇決定對品牌進行重塑,把廣告語從“一切皆有可能”改成“Make the change”。

  當時,李寧的將受眾瞄向了90后年輕人市場,于是做出決策準備打造“90后李寧”,將目標客群鎖定在一二線城市年輕人群上,走向高端化、年輕化,對標阿迪、耐克等國際品牌。張志勇最直接的策略是把李寧的產品進行全面提價,核心商品價格從250元-300元提高到400元左右。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改變后的李寧,消費者并不為其買單,于是李寧開始陷入泥潭。庫存量猛然上升,訂單量下滑,市場份額迅速下降,公司內部的軍心不穩,執掌李寧帥印20年的行政總裁張志勇最后也離職。這些不利的消息直接導致了李寧出現了大面積的“關店潮”和“打折潮”,行業一哥的品牌形象蕩然無存。

  幾經折騰之后,直到2015年,回歸公司管理的李寧將標語重新改回“一切皆有可能”,同時將將電商渠道占比從5%迅速提升到25%~30%,李寧的危機才逐漸解除。

  2018年,李寧推出全新子品牌“中國李寧”,押中國潮風,在紐約時裝周一炮而紅。隨后,“中國李寧”旗艦店在全國落地,店效是普通李寧店的三倍。李寧也終于在危機重創之后重回生機。

  程偉雄認為,李寧經歷東山再起更明白一些企業經營之道,活下去才是企業之本能;相反,安踏近年以并購模式鋪大版圖,但是“并購品牌合并報表是在走鋼絲”,與李寧的路走著不一樣的路。

奧運李寧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