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獨家 | 雷軍再失猛將:12號創始員工離職,曾一起喝粥創立小米
來源:零態LT
作者|李仁
編輯|胡展嘉
2月16日,據新浪科技獨家報道,小米創始團隊成員、原小米技術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偉星離職。報道中提出,李偉星是小米的12號員工,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成立當天,與雷軍一起喝小米粥的13人中,李偉星就在此列。他早期曾負責MIUI開發,后調任技術委員會。
發稿前,據網易科技報道,小米相關人士表示此人確實離職。
而往前一天的2月15日,小米計劃裁員10%的消息甚囂塵上,小米方面否認了這一消息,稱仍然有超過4000個崗位在廣納賢才。
虎年開工第二天的2月8日,雷軍在微博發文稱,小米集團成功舉辦虎年首場重要會議——高端化戰略研討會。
博文字里行間透露出雷軍的激昂之志,并喊出力透紙背的三句口號: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發展的生死之戰,我們會堅定不移執行高端化戰略。有策略、有目標、有方向,聲稱產品體驗要在三年內對標iPhone,拿下國產高端手機市場份額第一。
如果網友有記憶,就會發現,這并非雷軍首次提出要“沖擊高端”,早在2019年,Redmi品牌從小米中剝離出去,在同年的小米9發布會上,雷軍就高調宣稱小米要進軍高端市場。2021年12月28日,小米12正式發布,雷軍表示“小米高端手機正式對標蘋果”。
而已過去的2021年,也被“米粉”們稱為沖擊高端的“關鍵年”。
自2020年華為受制裁后,高達60%的國內市場份額成為真空。面對華為留下的高端機市場份額,以小米為代表的各大國產廠商陸續推出自家的沖擊高端計劃,然而一年時間過去了,蘋果在國內高端市場再無敵手,國內5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機市場,蘋果占比已達75%,可謂將華為失去的市場全部收入囊中。
而雷聲大雨點小的小米,在深陷裁員風波和12號高管出走的輿情中,高端之路能堅挺多久?這條路本身的困境又在哪里?
01
極致性價比桎梏
小米手機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極致性價比”。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1正式發布,作為國內首款雙核1.5G智能手機,小米1以全球最快的主頻,低至1999元的售價狠狠震撼了當時國內的智能機市場。在那場發布會上,41歲的雷軍喊出了那句著名的slogan——“為發燒而生”。
而這句話的威力有多大?可以說,至今依然影響著小米的品牌調性。
從整體品牌定位上講,小米主流的機型、宣傳推廣渠道目標人群、內測主流群體、MIUI設計審美導向都是偏年輕互聯網化。也就是說,購買小米手機的主力,正是這群樂于“發燒”的數碼發燒友,他們有著判斷手機好壞的獨特哲學,并孜孜不倦追求極致性價比。這群囊中羞澀并且對數碼有一定了解的年輕顧客,構成了小米手機的主要群體。
“性價比”曾是小米搶占市場的法寶,如今又成其沖擊高端的最大桎梏。在多年營銷之下,小米一直以最佳硬件整合商的形象為人熟知,隨之而來的則是飽受詬病的忽視品控與用戶體驗的評價。
目前,在小米社區、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關于小米11燒主板、斷WiFi等投訴帖子從3月持續至今。
作為業界公認的“直男審美”,小米手機的質感遠不如蘋果和華為高端型號那樣在保持美感的同時擁有辨識度,也不像OV一樣側重于女性審美。同時由于過度堆料的設計思路,小米旗艦型號往往重量感人。在客戶上手真機體驗的時候,笨重的手感和不討喜的外觀往往會勸退女性和中老年用戶。
小米的產品設計,很大程度受小米混亂的產品線所制約。無論是蘋果的“一招鮮,吃遍天”,還是華為的mate主打商務,p系列主打影像,抑或是老牌大廠三星的note和s系列雙管齊下,業界公認的高端廠商都有明確的產品思路,不會隨意添加或減少功能。
而發布會上以己之長對比友商的做法和部分米系KOL大搞“數碼飯圈”的宣傳方式,又讓小米品牌形象不甚正面,女高管一句小米“得屌絲得天下”,乃至于“屌絲機”的說法得以大行其道。
在高端機市場,“極致性價比”并不是版本答案。而在多年的營銷和發展中,以硬件性價比為綱的烙印已經牢牢和小米這個品牌相綁定。
有業內人士的話可以引用小米高端之路為何困難重重:成也性價比,敗也性價比。
02
軟件掉隊的事實
2021年8月17日,有用戶稱自己購買的新機小米11,出現了諸如死機、攝像頭失靈、斷網等嚴重質量問題。不止小米11系列,從小米10的“葫蘆屏”事件到小米12系列的嚴重積熱,這些事件都并非個例。
作為技術成熟的廠商,自家產品出現大量的質量問題,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產品線的品控太差,缺乏出廠檢測,二是手機適測試不充分、設計步驟出現趕工情況。
而在硬件之外,決定手機體驗好壞的最大因素,就是各家廠商的軟件實力——操作系統和UI。在高端市場,相比千篇一律的硬件配置,軟件層面的體驗則是決定用戶體驗的大頭。
從蘋果的IOS、華為的鴻蒙OS到三星的ONE UI,目前業內公認的高端機廠商都有自家獨特的軟件競爭力。
而目前的小米,則在軟件上掉了隊。為什么這么說?
小米的 MIUI 作為國內最早的深度定制安卓系統,一直是小米的核心競爭力之一。MIUI在2021年之前,一直以流暢好用、功能豐富等特性著稱。而2021年之后的MIUI,空有功能豐富的表象,伴隨而來的老機型更新后無法使用的適配問題和自動重啟、自動旋轉屏幕等惡性BUG的廣泛出現,讓MIUI成了小米手機不穩定的元兇之一,以至于米粉們在對小米有不滿的時候高喊:“雷軍!金凡!”。這句出圈的玩笑讓很多不了解小米的人記住了MIUI項目組組長金凡。
MIUI 在 2021 年的境況,其實早有伏筆。
眾所周知,MIUI豐富的功能模組很多來自于社區投票,用戶會在論壇中投票選出最期待的功能,然后督促開發者將其加入到MIUI中。這雖然是提高用戶參與度的好辦法,然而過多的功能模組不僅讓 MIUI 系統變得臃腫,而且在安卓版本大變更時,直接面臨巨量的優化、適配問題,MIUI 團隊疲于奔命,最終只能硬著頭皮發布一個穩定性遠不如以往的系統,以至于一些小米用戶笑稱:以后 MIUI 就沒有什么內測開發版了,所有小米用戶都是內測小白鼠。
誠然,小米旗艦的快充技術、影像系統,均是賣點,但高端消費群體稱,通常不會在乎幾分鐘的充電時間,而且手機影像系統優勢在自動模式下也難以體現。
簡單來講,小米錯誤地認為自己服務的高端用戶是十年前的“發燒友”,但事實并非如此。目前習慣使用高端旗艦的大都是不喜歡折騰手機的“小白”。好的品牌,應該讓手機適合所有人,而不是讓所有人付出成本去適合手機。
03
技術優勢屢被質疑
在沖擊高端市場后,2020年8月11日,小米推出了第一款主打高端市場的產品——小米 10 Ultra。作為小米 10 周年的紀念之作,即使在兩年后的今天看來,小米 10 Ultra 的堆料也稱得上夸張——供應鏈中最強勁的芯片,高像素的鏡頭,超級快充技術…只要你能想到的功能和硬件,都可以在它身上找到。
這也是小米做高端系列的思路,后續推出的 MIX4、MIX Fold、小米 11 Ultra 都沿用著堆料的路線一路狂奔。
作為小米沖擊高端牛刀小試的機型小米 10 Ultra成了小米高端機的典型代表。然而這并沒有為小米帶來決定性的勝利,2020年的小米銷量排名依然原地踏步,客戶群體并沒有明顯的擴大。
要想維持好品牌調性,最好的方法是擁有自己的核心科技。核心技術不僅是產品線的基石,在更大層面上是科技公司賴以生存的資產。
如今旗艦“御三家”都有自家的芯片,較為成功的蘋果A系列和華為的麒麟系列一直是市場上的熱門賣點。此外,蘋果的IOS、華為的鴻蒙OS、三星的屏幕和手寫筆技術都是業內頂尖的、自家獨有的核心競爭力。
反觀小米在2021年的表現,它的科技優勢已經聊勝于無。
主打“黑科技”的小米MIX系列,一直是小米的宣傳核心。然而近期推出的MIX FOLD折疊屏手機在技術成熟的情況下采用的長條“遙控器”設計和原始的鉸鏈讓它成為了體驗最差的折疊屏手機,一向搶黑科技首發的小米也讓MIX4的屏下攝像頭技術發布慢了中興兩步。米粉們直呼“小米已經沒有黑科技了。”
同時,代表小米最高水平的小米折疊屏手機——小米MIX FOLD的售價已經比定價降了3000多元。而另一款MIX4價格也跳水2000元。
“芯片、屏幕都不是你的,就剩下營銷手段了,而且米粉也是有限的。”業內人士稱,這是小米等國產廠商的命門。在他看來,芯片和屏幕這些手機里最核心的部件都需要靠高通和三星供應,這也造成了每次驍龍旗艦芯片發布時,一眾國內手機品牌瘋狂搶首發的現象。
小米一度嘗試過自研芯片。2017年推出了首款手機主處理器澎湃S1,但因為性能過于拉垮而光速下馬。由于小米體量小,芯片研發回報周期長,因此計劃被擱置,項目組出走,最終芯片項目不了了之。
相比于營銷,小米在核心技術上的決心和投入都似乎少了一些火候。
04
結語
作為“互聯網化”最成功的廠商,小米的產品線很大程度上受行業內信息和用戶反饋所影響,但做高端機,要求廠商需要有自己的底氣,“高傲”地堅持自家的設計理念,讓體驗決定設計,設計創造需求,而不是一味迎合市場。
而小米沖高路,依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它的對手們早已虎視眈眈:vivo持續發力,在2021年中國手機市場全年銷量排名中,排到了首位,市場份額占據22%。OPPO的副總裁劉波曾經放話:“手機市場只有兩個高端品牌,蘋果和華為,OPPO希望成為第三個。”榮耀總裁趙明也曾表示:“榮耀與蘋果,在高端市場終有一戰。”
從“做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到2021年的口誤“我們絕不期待米粉們的期待”,漸漸老去的雷軍在裁員、高管出走的風波中,領導著小米最難的高端攻堅戰。
但,他的高端夢,還能堅挺多久?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