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 “蟑螂奶” 不是普通乳汁,而是一種蟑螂分泌的蛋白。
★ “蟑螂奶”確實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但量產很難。
近日,一則微博熱搜真是把很多人都看yue了……蟑螂奶是什么?傳言它的營養是牛奶的3倍,真的假的?
蟑螂+食物的組合,不禁讓人想起了電影《雪國列車》。頂級車廂的人每天錦衣玉食、醉生夢死;而末節車廂的底層人民每天都生活在狹小黑暗的環境中,住在糞堆上,吃著用蟑螂等蟲子做成的蛋白塊。
電影里,不知情的人們為了活下去,吃得還挺“香”的。但現實生活中,如果明確告訴你,這“奶”來自蟑螂,你還喝得下去嗎?
就連筆者自己,在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都吐了好幾次……不過,所謂“不能我一個人瞎”,今天咬著牙也要來說道說道它,讓大家知道蟑螂奶到底是個啥?
01
蟑螂奶是什么?
乍一聽這個名字你一定會以為是蟑螂產的奶吧,其實并不是!蟑螂不是哺乳動物,是不會像牛、羊、駱駝等動物那樣產奶的。
所謂的“蟑螂奶”其實是一種蛋白質晶體,主要來自于一種特殊的胎生蟑螂——太平洋折翅蠊。在大約5000種蟑螂中,太平洋折翅蠊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一種胎生蟑螂,而我們家里常見的“打不死的小強”基本都是卵生的,不是胎生。
這種蛋白質晶體,是太平洋折翅蠊用來哺育“蟑螂幼崽”的,幼蟲在蟑螂媽媽的體內消化吸收母體分泌的蛋白質液體,也就是蟑螂奶。而蟑螂奶在幼蟲的腸道中會形成蛋白質結晶[1]。據嘗過這種結晶的人回味,似乎并沒有什么特殊味道,也并不惡心。
02
蟑螂奶很營養嗎?
來歷特殊的“奶”,常被與“營養”聯系在一起,像什么山羊奶、駱駝奶、水牛奶等等,而關于蟑螂奶,就有傳言說:它的營養價值是牛奶的3倍多。
其實關于蟑螂奶的研究中并不是想表達這個意思,而是說“單個晶體的能量是同等質量的乳制品的三倍以上。”這里的“3倍”指的是蟑螂奶的熱量,而不是所有的營養價值[2]。
關于它的營養價值方面,在2018年國外有一篇重要報道中寫出:已有研究表明,蟑螂奶的晶體蛋白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糖類、蛋白質以及特別豐富的氨基酸。[3]營養密度高、熱量高,營養還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雖然蟑螂奶的營養不錯,但恐怕不容易喝到(誰要喝啊),因為想獲得100g的蟑螂奶,得用掉1000只蟑螂,想量產屬實挺有難度的。
03
生產蟑螂奶會很環保嗎?
正因為蟑螂奶的產量很低,要想直接用蟑螂來制作一杯純的蟑螂奶那可真是太有挑戰性了,好在科學家們可以借助分子生物學技術來取巧。
根據研究者的介紹,如果要想量產蟑螂奶,最可行的辦法就是通過基因工程來實現。也就是將蟑螂的基因植入進入酵母菌,利用酵母菌大量產出這種結晶,這樣也許就能夠以商業規模實現蟑螂奶的量產了,關鍵是過程還不怎么惡心,但恐怕用這法子生產也便宜不了……
比起傳統的奶牛養殖方式,這種蟑螂奶的生產過程對環保方面確實會有一些正面作用。但從大眾接受程度考慮,恐怕很難用它來代替牛奶。
總結:
這么一看,蟑螂奶的營養還真是挺高的呢,但是……我還是……不能接受!至少從目前來看,相信不會有商家把“蟑螂”作為賣點宣傳來自己的產品吧,即便是有,估計也沒有幾個人會購買吧。
另外,從蟑螂奶的生產難度上來看,也一定會價格不菲。指望它補充營養成本也太高了,還不如多花心思在日常的飲食搭配上呢。
作者 | 薛慶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注冊營養技師 健康管理師 公共營養師
審核 | 宋 爽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
編輯 | 江 帆
責編 | 丁 崝
本文由“科學辟謠”(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來自版權圖庫的圖片,不授權轉載。
參考文獻:
[1]。enningsEC, Korthauer MW, Hendershot JM, Bailey ST, Weirauch MT, Ribeiro JMC, BenoitJB。 Molecularmechanisms underlying milk production and viviparity in the cockroach,Diploptera punctata。 Insect Biochem Mol Biol。 2020May;120:103333。 doi: 10.1016/j.ibmb.2020.103333。 Epub 2020 Feb 29。 PMID:32119906; PMCID: PMC7293887。
[2]。https://journals.iucr.org/m/issues/2016/04/00/jt5013/
[3]。NiazK, Zaplatic E, Spoor J。 Highlight report: Diploptera functata(cockroach) milkas next superfood。 EXCLI J。 2018 Jul 25;17:721-723。 doi:10.17179/excli2018-1437。 PMID: 30190662; PMCID: PMC6123606。
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來源:科學辟謠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