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飛控大廳快不夠用了”

“我們的飛控大廳快不夠用了”
2022年01月05日 15:34 新浪科技綜合

  編者的話:2021年中國創紀錄地實施了55次航天發射任務,在新紀錄的背后是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對55箭110星發射測控任務的全程參與。這一年里,這支測控“國家隊”長期管理在軌衛星數量首次突破300顆、并深度參與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北斗導航等重大航天工程……2021年,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以一次次圓滿成功、飛行正常,助力中國航天創造一個個里程碑。他們因為全程參與2021年所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以及航天器的正常在軌運行,被譽為“打滿全場”的航天人。近日,《環球時報》記者對這支“牧星人”團隊進行了采訪。

  “飛控大廳快不夠用了”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擁有多個飛行控制大廳,從航天器發射入軌到軌道控制,再到進入工作軌道、投入業務應用,科技人員對衛星的測控工作均在這些大廳中開展。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人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當年建這些大廳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應對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發射場同時實施發射任務的狀況。雖然這種“盛況”至今未曾出現,但實際情況比當年的預期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該中心某技術室主任何雨帆的辦公電腦中,全年55箭110星發射測控任務的方案、報告等文檔,都被詳細存儲在密密麻麻的文件夾中。何雨帆的團隊主要負責制定航天器軌道控制策略以及實時軌道計算。何雨帆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他的印象里,一發一發按部就班準備、執行發射測控任務已是多年前的記憶了,近些年大家的工作常態是同時準備四五次,甚至七八次任務。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萬眾矚目中發射升空,《環球時報》記者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見到了這樣的“奇觀”:飛船與核心艙剛剛完成對接,同一撥科技人員就立馬轉場到另一個大廳實施某衛星的軌道控制任務;而在神舟十三號任務大廳的隔壁,另一撥科技人員正在進行“羲和”號太陽探測衛星的在軌測試;在其余的大廳里,科技人員還在準備實踐二十一號任務的全區合練。

  2021年11月5日,世界首顆可持續發展目標監測衛星——廣目地球科學衛星發射成功后,由于其余幾個大廳全在執行任務,整個大廳竟然要立刻“清場”,為計劃于第二天實施的遙感三十五號衛星發射測控任務“騰地方”。“我們目前已經習慣了多任務并行開展,不同項目組‘搶’大廳的現象也越來越常見。”高級工程師楊永安半開玩笑地說。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該中心所屬的各測控站。2021年8月24日19時15分,我國成功發射融合試驗衛星01/02星。來不及慶祝,該中心所屬的渭南測控站某型測控天線立馬就要調轉方向,所有崗位立即組織“換班”,技術人員重新裝訂設備參數、調整任務狀態。4個多小時后,他們操控這套設備又圓滿完成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七號的發射測控任務。該站技術人員告訴《環球時報》,單個測控站的同一套設備,在短時間內連續參加兩次發射測控任務,這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50多年的歷史中尚屬首次。

  然而,無論任務多么緊張,在中國航天“牧星人”的精心組織下,依舊可以做到井然有序、從容不迫。在某顆衛星應急處置任務的關鍵階段,他們先后制訂20多次飛控計劃,精準發令數十萬條,沒有一條指令發送錯誤,沒有一組數據計算失誤,用百分之百的嚴慎細實確保了測控百分之百的成功。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

航天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