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吃下去的藥為什么能治病?按大眾的理解,這些藥物被吸收后,能隨血液移動到全身,并發揮自己的治療效果。但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今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我們把整件事想簡單了。
問題出在哪兒呢?關鍵就在“吸收”上。我們的身體里可不止有我們自己的細胞,還有大量的腸道菌群。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這些腸道菌群不僅也會“吃藥”,藥物被吃下去后可能還會發生化學反應,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
為了更好地了解腸道菌群與人類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這支科研團隊挑選了25種常見的腸道細菌,以及15種口服的常見藥物,評估它們之間會有怎樣的相互作用。兩兩組合之下,一共有375種情形得到了評估。
其中,他們觀察到了70種“細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將近兩成。有29種相互作用是全新發現。
進一步的分析發現,這29種全新的相互作用里,有17種屬于簡單的富集——藥物被細菌吃下肚子,卻不會發生化學修飾。這個結果令人驚訝,因為過去的發現表明大部分的相互作用里,細菌會對藥物進行一定的修飾。
“我們看到大部分的相互作用里,藥物只是在細菌中富集,”本研究的負責人之一Kiran Patil教授說道,“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因為迄今為止,人們認為生物轉化(指細菌對攝入的藥物進行修飾)是細菌影響藥物可用性(availability)的主要方式?!?/font>
具體來看,研究人員們發現一些抗抑郁藥物或是治療糖尿病的藥物都會在細菌里富集。另外的一些藥物則相對更復雜點,比如某些治療哮喘的藥物,會在一些細菌里單純富集,卻會在另一些細菌里得到進一步的修飾。
有意思的是,即便只是在細菌里單純富集,也足以影響到腸道菌群的平衡。研究人員們發現,被細菌吃下去的一些藥物會改變細菌的代謝。比如一些抗抑郁藥物會和細菌里的一些代謝酶進行結合,改變它們的代謝產物。
而這些細菌的代謝被改變后,所生產的其它分子也會出現變化。在腸道里,恰好會有其它一些細菌以這些分子為食。于是,后者會生長得更好,慢慢影響到腸道菌群的平衡。
研究人員們指出,該研究再次強調藥物和腸道菌群會發生怎樣的作用,從而影響到我們的健康。一方面,當藥物被細菌吃下去后,能用于人體的藥物就少了,會影響到劑量;另一方面,這些藥物被細菌攝入后,其代謝產物還會帶來更復雜的后果,比如改變腸道菌群。
考慮到每個人的腸道菌群都有所不同,研究人員們表示未來這也是個體化治療所需要考慮的因素。當然,首先我們還需要開展更多研究,理解這一發現在人體中的實際意義。
參考資料:
[1] Klünemann, M。, Andrejev, S。, Blasche, S。 et al。 Bioaccumulation of therapeutic drugs by human gut bacteria。 Nature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891-8
[2] Common medications accumulate in gut bacteria, which may reduce drug effectiveness and alter the gut microbiome, Retrieved September 8, 2021,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27488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