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越/文
不經意間,股市已走過了大半年郁悶之旅,沒有太多激情,也沒有太多傷感,留在記憶中的,似乎只有幾分沉悶,幾分乏味。下半年的日子怎么過?誰能給我們一點驚喜?事實上,只要有股市,機會就永遠存在。問題是我們能否把握機會創造財富。機會只會垂青有準備的頭腦,因此,重要的是,能有一個預先估量,以免機會來臨了,反倒措手不及。
小基金大機會?
近兩周,伴隨大盤調整,小盤基金漸顯英雄本色。基金金元(500010)、基金金鼎(500021)、基金漢鼎(500025)、基金漢博(500035)、基金興安(4718)、基金隆源(4710)、基金興科(4708)、基金裕澤(4705)、基金金盛(4703)、基金同智(4702)、基金裕華(4696)這11條好漢全部逆市飄紅,基金裕澤更是創下1周換手100%的奇觀。而在此前,科系三杰上市后連打漲停,更令人刮目相看。這批5億份左右的小基金,是否正在醞釀一波大行情?
我們作了這樣一個假設,那就是買入任何一個品種,所買入的絕對不僅僅是它的凈資產,買入的是對它未來成長的預期,同樣一家股票,它的每股收益假定為0.20元,它的每股凈資產只有2元,如果說我們僅僅買進的是它物有所值的那部分,那么它只值2元,為什么這家股票會以20元的價格進行交易呢?是因為我們買入它未來成長的價值,對它的未來有預期。如果這家公司每年都是2毛錢的盈利能力,那么非要花出一百年才能夠把本錢賺回來,而這100年之內這家公司是否存在?投資者的壽命是否能夠達到100年都是成問題的,換一句話說,在于我們買入它的價值,在于我們預期在持有的階段中會有價格的向上波動。既然對股票我們做這樣的認識,為什么對非常類似的投資基金不能做同樣的認識呢?是的,投資基金封閉期是15年,到了15年以后會按照凈值全部分配給基金受益人,但是誰能夠預料這15年內小盤基金不是高速成長的呢?比如說15年累計盈利5元,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那么目前上漲到2元、3元甚至更高的價格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同樣,還不排除15年期以后再度延期的可能。如果能夠反復的再度延期,事實上這家基金又何嘗不是一家專門投資證券市場的上市公司呢?有投資者說上市公司投資的是實業,基金投資的是證券,所以上市公司價格應該高,這就是更大的誤解。事實上目前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要遠遠超過實業的收益,所以投資基金更應該獲得比上市公司高的評估。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小盤基金的市場定位,那么目前所形成的活躍行情事實上僅僅是小盤基金被初步發掘價值的開始,好戲很可能還在后頭。
基金的風險是容易看到的,底線就是凈資產值附近,換句話說,目前的風險在0.20元以內,而收益則有較大不確定性,這和各基金進駐資金的實力有關,也與基金經理的運作能力及投資者對其能力的預期有關,但有一點似乎是可以參照的,目前的龍頭品種漢鼎和景博都在1.70元左右,且景博盤子是10個億,這似乎可以視為目前可以看到的1個目標。
第三只眼看WTO
WTO談白了頭發,終于有了盼頭,盡管有消息說入世可能又推遲了時間表,但大趨勢已不可逆轉。如果說申奧是局部性熱點,那么WTO的波及范圍則大得多,影響也更加深遠。但如何把握卻讓人感到為難。
現在再去介入那些公認的WTO概念股,比如紡織股、服裝股等已經意義不大,必竟股價高了,已經過了提前預期炒作,現在要關注的,是那些隱含WTO概念,又還沒被大多數人認知的個股。舉例來說,為什么最近的北海新力、粵富華能夠走強?其實這兩只股票都含有港口概念,像這樣的準WTO股票肯定還有,比如一些新材料股,比如那些名稱并不叫XX國貿、XX貿易,但實際上大量從事對外貿易的公司。關鍵在于要有一雙發現的眼。
T爺的好日子來了?
對該類股票,不應一味進行道德判斷,還是要作價值分析。舉例來說,如何PT深金田從一家壞賬纏身的地產股重組為垃圾發電企業,我們是否還要用歷史眼光看問題,認為它就應停留在4元錢。
問題的關鍵在于信息是否透明,是否能夠杜絕暗箱操作,是否能讓投資者看到風險與價值,這顯然需要管理部門發揮作用。而股價的潮起潮落,只是市場層面的事。
國企股還有春天嗎?
當儀征化纖從終點回到起點,當由中石化引發的喧囂漸歸沉寂,國企大盤似乎又恢復了那個懶洋洋的形象,光輝歲月是不是只能去夢里找尋?
國企股下半年仍有卷土重來的機會。首先,國企股難有增發機會,也就無國有股減持之虞,即使減持,由于其本身股價低,因此減持價也不會太高,對投資者壓力也會較小。此外,中石化登揚,按公認的看法,將定位在4元以上,這樣,就為這批股票找到了底線,有安全需求的一些大資金就有可能側身其中。
理論上講,下半年的機會仍然很多,比如有送配題材的小盤次新股,正醞釀筑底行情的科技股、地產股,但從今年市場運行來看,機會往往稍縱即逝,因此,投資者多作研究分析,盡量多打提前量,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