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3月2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承辦的”開放式基金”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全國人大財經委《投資基金法》起草工作小組組長王連洲[微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陳淮[微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張文魁,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謝平等發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陳淮在會上就開放式基金和國有經濟的關系發表了演講。內容如下:
開放式基金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的新生事物,它的產生和發展不能離開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它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是解決改革和發展進程中出現的若干重大問題,
在開放式基金推出后,它應具有四項基本職能:
1、推進國有經濟有進有退的戰略性調整,實現產權的充分交易和流通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的容量太小,無法實現若干個開放式基金在高度流動狀態下的進出。我們要把證券市場做大,不僅為了開放式基金的上市,還要解決國有股流通問題,這是從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必不可少的進程。產品的市場化是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要素的市場化是市場經濟向前走了一大步,產權的市場化才是市場經濟成熟的標志,證券市場正是為完成此功能而生的。我們希望開放式基金能在這樣一個體制轉軌的過程中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不僅僅是對股票的高拋低吸。在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過程中,需要一個有強大實力的、在規模上有伸縮余地的臺階實現產權的可充分交易和流通。它應當是一個市場化的工具,按照市場原則操作。
2、實現證券市場功能的合理化,特別是強化資源優化配置
在資源優化配置上,開放式基金明顯優于封閉式基金。它會投資于業績穩定成長的股票,而不是靠短期內的高拋低吸來實現收益。開放式基金有助于擠凈資產價格和資產質量中的泡沫,保證證券市場中的各種資源向真正有成長性的市場主體集中,推動資源的優化配置。這也是給予開放式基金的重要歷史使命。
3、促進國有企業產權結構改造
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國有股減持要完成的目標是對國有企業產權結構的改造。國內任何上市公司都是股份公司,并不是國有企業,但哪怕國有股只占20%-30%,都不能擺脫原有國有企業內在運行機制的制約,按市場化方式運行。這些上市公司即使走到證券市場這樣一個市場化的領域中,仍擺脫不了自己的“國企病”。在開放式基金發展過程中,必然要肩負起促進國有企業產權結構改造的歷史責任。而以前的參與主體是起不到這一作用的。
4、推進私人財富資本化進程
近幾年,內需不足的問題一直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因而消費信貸被大力提倡。然而,消費信貸是不能給中國內需帶來可持續增長動力的,這一點不言而喻。而讓私人財富有更多的資本化收益,可以間接地擴大內需。隨著人民幣利率的一降再降,人們積累的財富需要尋找更多的投資渠道。開放式基金的推出,必然會推進私人財富的資本化進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陳淮)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