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難想像,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初衷是讓高管成為公司股東,從而更加“賣力”地經營公司。
但“金手銬”并非牢不可摧。據滬深交易所誠信檔案記錄,2008年以來,35家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中,有11家高管有減持行為(注:減持的股份不全是股權激勵所得),其中7家公司高管出現集中減持,減持總量上千萬股的大有公司在。
年底趁反彈賣票 有喜有憂
2008年底,一波大行情催生了上市公司高管集體賣票的 “情緒”,其中,隱藏著不少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華星化工、華僑城、金發科技、科達機電因高管減持的次數較多,總量較大,頗為惹眼。
2008年11月中旬至12月17日間,華僑城高管人員陸續減持手中的股票,當時華僑城股價反彈一路走高,12月8日盤中成交一度達到11元的近期最高價。有趣的是,在那段高管密集通過二級市場的賣票時期,華僑城2名高管于12月8日在11元的價格上成功賣出了15000股,這個價格也是其高管減持價中最高的。
但金發科技和科達機電的高管們就很“郁悶”。金發科技高管賣票的時間大多集中在12月26日、29日、30日、31日等4天,平均減持價格在5元以下。據了解,算上稅收后,這個價格還不夠高管們的持股成本。更郁悶的是,之后公司股價就開始緩步上升。
高管減持欲望強烈
受累于2008年的熊市行情,2008年底的高管“大逃亡”并不算很風光。
農產品的三位高管自2007年底以來就開始陸續在二級市場賣出公司股票,2008年合計賣出21.53萬股,減持時間并不確定。但值得推敲的是,2009年1月5日,公司發布了2008年年度業績同比減少50%~70%的公告,而就在這之前的12月18日,仍有高管通過二級市場賣出公司股票,差點觸及業績預告前10天高管人員不得買賣公司股票的紅線,減持的欲望可見一斑。不過,減持欲望最迫切的還是用友軟件的高管人員,12月25日,高管們剛剛獲得股權激勵股份,12月31日就出現了高管集體減持的行為。
此外,最為“得意”的應當是華星化工與新大陸的個別高管,他們集中減持時間在2008年上半年,當時的減持價格與目前的股價相比,堪稱“天價”。華星化工的2名高管人員在2008年上半年合計減持了48萬股,平均減持價格約為36.44元,相比目前公司13.35元的股價(復權后價格約為17.45元),整整高出一倍多。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