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史上最富激情也任期最短的前主席郭樹清走了,帶著滿腔的壯志未酬南下山東了,十八大上已經晉升中央委員的肖鋼來了,這位原中國銀行的董事長和他的前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來自銀行系統,都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都在一夜之間由被監管的角色轉換成了監管者的角色,由“在野黨”變成了“執政黨”。
老話講“成王敗寇”,但是老話在郭樹清身上不適用,民意調查顯示,六成的投資者對這位郭主席還是持肯定態度的,盡管其在任期間,指數跌多漲少,大家的虧損只多不少,但是大家依然對郭的作為給予了掌聲,誰說中國的投資者唯利是圖?誰說中國的投資者功利現實?誰說中國的投資者胸中沒有裝著全世界?郭樹清只不過盡了他該盡的責任,即便沒有什么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心地是善良的,胸懷是寬容的。在中國,當官的只要做點好事,老百姓就會念念不忘。水皮在此,真心祝愿郭主席的轉崗是再上臺階,再展翅高飛的開始,將來能在更大的范圍造福國家,造福社會,當然也能造福我們這個可憐的市場。
我們喜歡用“郭氏新政”來形容郭樹清在短短不到一年半的任期中推出的諸多政策,《華夏時報》曾經在其上任半年之際作過統計,大概每四天,證監會就會有一個新的條例或政策頒布,這么密集的所謂政策一方面說明權力過度集中未必是什么好事,但是另一方面也說明既然權力集中是個現實,那么勤勉努力恐怕也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和不作為相比,至少表達了郭努力要改變現實的心愿,盡管有人批評相當多的做法是“瞎折騰”,但是在整個政府經常將市場的手錯裝在自己身上的大環境下,證監會不折騰,又指望誰折騰呢?實事求是地講,那么多的政策也并非都是郭主席主導的,相當部分是尚主席期間已經完成的,但是尚主席沒簽字,郭主席簽字了,賬可不就記到郭主席頭上了嗎?再對照郭主席離任前三天證監會連發九項新規,你就能理解什么叫執政風格了,郭主席把該簽的字都簽完了,肖主席要么就是坐享其成,要么就得重起爐灶。肖鋼是個聰明人,聰明人知道市場對郭的評價,更知道市場擔心改革的逆轉,當然更知道市場期望的結果,所以肖鋼才會在交接時表態政策的連續性,對此水皮抱相對樂觀的態度,原因之一,中國的股市政策證監會有話語權但沒有決定性,不管是郭主席還是肖主席,他們的領導都叫李克強,李克強不變,大政策不變;原因之二,肖和郭的背景相同,都有市場感受,和純理論學究派不一樣,和純政府官僚也不一樣,和投資者同為市場中人,至少是曾經;原因之三,中國股市的許多問題大家是有共識的,也是攤在明面上的無法掩蓋的,尚主席不解決,郭主席就得解決,郭主席不解決,肖主席就得解決,能不能解決是能力問題,想不想解決是態度問題。很多事,郭主席只不過公開表了表態,亮了亮嗓子,大家就已經滿意了,誰也沒指望誰能一蹴而就,皆大歡喜。
經濟學家華生在《經濟參考報》發表文章評論肖鋼上任,指出擺在肖鋼面前的三道難題,一是IPO的堰塞湖怎么解決,二是如何引入長線資金,三是如何把圈錢市轉變為投資市。這三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什么問題,市場如何做到供需平衡的問題,股價就是供求關系的反映,并非是上市公司價值的完全的投射,除非這是一個供求,生死相對平衡的市場。從小學起我們就學過水池進水出水的題目,進水大于出水,水位就漲,出水大于進水,水位就降,這么淺顯的道理不懂?IPO當停則停,不想停也得停,這不以誰當主席為轉移,歷史證明并且還將證明,IPO死于市場崩潰,行情始自IPO暫停,劉鴻儒時代就有“三不政策”救市,周小川時代也有過國有股市價減持叫停,郭樹清時代照樣得以大檢查的方式喘氣,嘴硬有用嗎?更何況硬的不是地方,IPO暫停丟誰的臉了,好賴是非都分不清楚,難怪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相對于穩重而言,肖鋼也有果斷堅決的個性,也許從此之后我們再也聽不到郭樹清式的“股評”,但是依然希望能聽到肖鋼抨擊銀行理財龐氏騙局式的“忠言”,聽與不聽,那就不是郭主席或肖主席的事了。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