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 前寶能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罷免萬科董監事議案,一眾“挺王派”危言聳聽,高呼萬科離不開王石,更有甚者,稱萬科離開王石就垮了。挺王派恐怕沒有想到, “王大神”早就不能忍僅僅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了,再造一個萬科,隨著萬科控制權爭奪愈演愈烈,其勃勃野心,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粗略數數“再造另一個萬科”計劃有四:
計劃一:萬科與黑石,沒那么簡單
據7月8日港媒相關報道,有匿名人士向港交所發出告密信,猜測萬科管理層正動用方案B,即萬科計劃收購黑石集團在內地資產,涉及資金130億元,目的可能是保護管理層的控制權。
告密信中詳細敘述了130億元的資金來源,其中90億元為向招商銀行借貸,萬科將承擔35億元,另外5億元很可能由萬科持股6%的綠景中國主席黃靜舒支付。收購黑石平臺套現的130億元,或可由對方買入近6%的萬科股權。
7月9日萬科發言人回應表示“沒聽過黑石這宗交易”。
但 7月12日早間,萬科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就與黑石交易的相關報道發布聲明,表示6月21日已通過董事會(萬科這出爾反爾的話風,真是臉都打腫了,加上之前 各類烏龍,可以出個王石打臉集錦了)。萬科此次公告內容和此前萬科否認的“告密信”所述基本一致,如此言行不一,作為號稱公司規范樣本的萬科,著實讓公眾 大跌眼鏡。
萬 科公告中稱“為了快速提升本公司在商業物業管理運營能力,本公司與合作方(指綠景中國?)計劃收購黑石基金及其他獨立第三方股東持有的特定商業地產公司 (“目標公司”)的多數股權。本公司自2016年1月起已與目標公司的股東展開洽商。本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已成立有限合伙制基金(“聯合收購平臺”),合 作方將獲取聯合收購平臺的一定權益,隨后聯合收購平臺將取得目標公司96.55%股權(“本次交易”)。本次交易已于2016年6月21日獲得本公司董事 會審議通過。”
按照萬科此次公告中描述的展開洽談時間為2016年1月,那么此前萬科多次公開表示的潛在交易對手則很有可能是黑石。而萬科下屬全資子公司是誰,公告中并未披露。
“為 了快速提升本公司在商業物業管理運營能力”的理由對萬科原第一大股東華潤也是毫不避諱的羞辱。此前華潤旗下華潤置地曾多次表示希望整合萬科,通過華潤龐大 的架構和資源運作,充分發揮華潤置地商業地產和萬科住宅物業的優勢,以期推動雙方更好的發展,被王石毫不留情地拒絕。本次與黑石合作卻搬出這個理由,著實 是牽強附會,其真實目的引人遐想。
萬 科稱交易已通過董事會審議,如此重大投資,隱瞞股東,僅由董事會審議就算通過了?再次驗證了萬科管理層所說的“我們從來就沒把股東放在眼里”(引自《萬科 周刊》曾經刊登過的萬科內部講話)。就算是董事會審議了,時間都過去快一個月了才在港交所公告,甚至在公告前幾天還出來公開否認,要不是被人舉報了,恐怕 連公告都省了,不把股東放在眼里的萬科真是連股東的知情權都給剝奪了。
“目標公司96.55%股權價值經公司審慎評估,并經交易各方的平等協商后確定價值約為人民幣128.70億元。本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擬投向聯合收購平臺合計投資額約為38.89億元。”
128.7 億元的“價值”是指什么?其評估過程并未詳細公布,價值評估是否合理,目前仍無從考證,無怪乎有網友評論,“要警惕舊萬科低價出售資源給新萬科,也要警惕 舊萬科高價購買資產”。再者,評估價值128.7億元,萬科全資子公司出資38.89億元,剩下的89.91億元的具體出資方、優先劣后級別的資金投入, 也未在公告中進行相應披露。
“聯合收購平臺的合作方不屬于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定義下的本公司的關聯人士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定一下的本公司關聯人。”
這條公告似乎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萬科并未公布合作方是誰,卻強調合作方不是關聯人。根據此前港媒報道告密信中說所的合作方是“綠景中國”,而萬科持有綠景中國6%的股權,是綠景中國第二大股東,屬于萬科關聯人。這一疑問,自然需要萬科管理層給出合理解釋。
萬 科本次交易對手美國黑石基金秉承的投資哲學是“Buy it, Fix it, Sell it”,即買下來,包裝一下,賣出去。賺取差價,典型的投機主義。王石沒了宋林時代的“國企爹”,又沒靠上深圳地鐵這枚“新爹”,到現在想靠上這樣一位 “洋爹”,真的靠得上嗎?王大神為了自己的控制權甘愿做三姓家奴嗎?
當 然我們上面說到的都是明面兒上的內容,賣家黑石會不會像告密信中所說的,用這筆來自萬科的錢回頭加倉萬科股票,以便于王石團隊即便被罷免后依然掌控萬科? 或者,萬科高價買入黑石資產,王石團隊集體跳槽到持有96.55%股份的黑石,打著“萬科企業精神”的噱頭,實現掏空“舊萬科”,建設“新萬科”的勃勃野 心。
在媒體關注度如此之高的情況下,萬科還惦記著肆意揮霍萬科資產,那此前媒體輿論壓力不大的時候,萬科的所有交易真的是“為了保護中小股東利益”嗎?
那么,在此次交易之前,萬科與黑石的交集僅限于萬科獨董張利平恰好是黑石中華區主席嗎?當然不是。
事 實上,萬科與帶著美式兀鷲作風黑石的交集,可以追溯到2014年,黑石集團主席蘇世民曾明確表示希望投資中國的工業地產和商業地產,同期萬科高級副總裁譚 華杰亦公開回應了合作的可能,未來會將合作的相關資產包放在房地產資產證券市場上。說到這里,不得不聯想到萬科公告中提到的“本次交易的價格不涉及本公司 發行任何本公司之證券”的可信度,不過如果黑石真的用萬科的資金回頭買入萬科股權,倒也真的不用發行證券,確實符合萬科現任管理層作風,像之前說的“沒聽 說過黑石這樁交易”,而不是正面否認。
2015年,萬科與黑石正式開展合作。萬科撤銷物流地產事業部成立萬科物流公司,黑石入股。如此看來,黑石不僅是萬科本次交易的“目標公司”,更是萬科的“關聯方”呢。
計劃二:萬科事業合伙人的真實身份——萬科股東
關于萬科事業合伙人制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事業合伙人的本質是什么呢。
2014年3月,萬科召開的以事業合伙人制度為主題的春季例會上,萬科管理層對此進行了解說。《萬科周刊》中曾刊登了這次內部講話的內容(萬科周刊已自己刪除內部講話,但網上可查到),以下是內容摘自這次內部講話。
“雖說房地產的黃金十年結束了,但屬于‘我們’的黃金十年才剛剛開始。”
“任 何‘野蠻人’在門口出現的時候,往往都有一些共同特征:一是股票特別便宜;二是有巨大的資源和價值潛力;三是自己過得很舒服;四是沒有動力去充分發掘自己 的資源和價值。這幾個特征在當前萬科深圳體現得淋漓盡致:一、股票很低,我們的A股從最高42元跌倒了現在六七元,應該說把100%的機構投資者都套住 了;二、我們現在肥得流油,而買下萬科需要多少錢呢,200億就夠了;三、我們十分高薪。去年公布的年報中,地產公司十大收入最高的高管,有八位是萬科 的,今年估計100%都是萬科的;四、我們有很多變革的思考,卻沒有變革的行動。”
“我們要設計不同層級的合伙人制度,從而牢牢地掌握公司的命運。”
“我希望萬科在第四個十年之后,可以培養出200個億萬富翁,以我們(指萬科管理層)現在800億市值的股票,如果我們擁有10%的份額,當萬科市值達到2000億的時候,我們就有200億。”
從上面的表述我們可以看到,萬科管理層把萬科當成了“我們”的萬科,不是大股東的萬科,也不是中小股東的萬科,更不是所有萬科員工的萬科。萬科管理層希望通過事業合伙人制度,成為萬科真正的主人,實現長久的萬科控制權。
計劃三:“小草計劃”,培養支持第二萬科的外部合伙人
據 悉,在2015年《萬科集團內部創業管理辦法》公布,鼓勵司齡超過2年的內部員工創業。員工創業需符合城市配套服務商的定位,有益于萬科生態系統,輕資 產、技術類、服務類項目優先。萬科將為創業員工提供數額不等的資金,作為項目入股,單項目萬科出資額不超過3000萬,累計出資額不超過3億元,此外萬科 還將提供合作方、專家等資源支持。不久后,萬科集團總裁郁亮以“小草計劃”重新定義了該新戰略。通俗理解,所謂的“小草計劃”指的就是萬科以投資入股的方 式鼓勵內部員工辭職創業。
在 原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毛大慶辭職創業之時,郁亮就曾透露了萬科“捆綁”離職員工的計劃,郁亮把這種合作方式稱為“外部合伙人”制度。就在萬科推出“小草計 劃”的第三天,萬科外部合伙人之一的毛大慶在京舉行了他的首個創業項目優客工場的成立儀式,會上萬科北京區域本部首席執行官劉肖也前來助陣。此外,也有消 息稱,萬科對毛大慶的項目也有投資。
另外一位外部合伙人肖莉所在的房多多也與萬科的多個樓盤展開合作,可見,萬科與外部合伙人保持密切的互動。有分析人士認為,王石的“第二萬科”計劃早已設施,此計劃是否涉嫌掏空萬科,侵犯股東利益不得而知。
計劃四:涉嫌內幕交易的資管計劃,操控萬科的工具
萬 科于2014年年報中披露成立盈安資管計劃,該計劃為萬科事業合伙人制度的載體,是核心管理層意志的體現,也是萬科核心管理層主持下萬科事業合伙人的利益 分配的工具。萬科管理層在事業合伙人創始大會上簽署委托與承諾書,將經營利潤所產生的全部權益委托給盈安合伙的一般合伙人進行投資管理。
為對盈安合伙資金進行委托,成立了金鵬計劃,以執行萬科事業合伙人制度,而金鵬計劃則投資萬科A。
而看似神秘的德贏計劃,其實質也與金鵬計劃一致,也是萬科核心管理層用來購買萬科A的工具,代表萬科核心管理層的意志并體現其利益。
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很明顯,金鵬計劃和德贏計劃的最終控制人代表都是丁福源,丁福源的身份是萬科黨委書記、原監事會主席。
而德贏計劃的劣后級出資方為萬科的企業股中心,也正是金鵬計劃的最終控制主體,而盈安合伙也就是金鵬計劃的劣后級委托人在為德贏計劃的優先級委托人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簡單地說,金鵬計劃、德贏計劃兩者最終控制人都是萬科核心管理層。因此,兩個資管計劃體現萬科管理層意志進行投資、行使投票權。
萬 科核心管理層通過兩個資管計劃不斷增持萬科A,由于萬科核心管理層是萬科內幕信息的完全知情人,而兩個資管計劃代表了萬科管理層自身巨大的經濟利益。例如 2015年股市非理性下挫時,萬科曾高調宣布百億回購計劃,最終卻成為一張空頭支票,截至回購期限,僅實現了1.6億回購。而萬科的兩個資管計劃,卻在趁 著低價增持萬科,進一步鞏固萬科經營層對萬科的控制權。
由此看來,兩個神秘的資管計劃,不過是萬科管理層操控萬科的工具。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張恒星 SF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