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6日早上,一則“傳X信今天不是發信說取消保代津貼了”的微博引起了大家的普遍關注,經過21世紀網多方采訪,證實中信證券的確以發文形式,確認取消了保代津貼。
21世紀網 16日早上,一則“傳X信今天不是發信說取消保代津貼了”的微博引起了大家的普遍關注,而出于對“X信”的揣測,安信證券、中信證券、國信證券等幾家名字帶“信”的公司都躺著中槍。
經過21世紀網多方采訪,證實中信證券的確以發文形式,確認取消了保代津貼。
行情低迷,中信證券取消保代津貼成為出頭鳥
為了應證傳聞的真假,21世紀網采訪了圈內諸多投行人士,多數人在接到電話的一瞬間都表示出了驚愕,“沒有聽說這個消息,應該不會是真的吧。”而大家普遍的看法是,在目前行情不好的狀況下,不會有公司做這個出頭鳥。
可隨后有北京的某投行人士向記者證實,還真有公司做了這個出頭鳥,“這個消息是真的,中信證券已經明確發文取消了保代津貼,不過之前它保代津貼這塊數目也不高,也就兩萬而已。雖然對固定的這2萬這塊取消了,但仍保留了簽字在會項目津貼和持續督導期間項目津貼。”
“其實后面兩塊津貼費用也不高,簽字在會項目津貼大概是兩萬,而持續督導期間項目津貼估計是幾千塊錢。”該人士透露說。
詢問中信證券取消保代津貼的原因,該人士表示公司給員工的理由是“要共克時艱”。
至于取消保代津貼這塊對市場后期的影響,該人士認為很難判斷:“暫時還不好說,相對來說,保代的工資還是比較透明和市場化的,況且大家也都比較理性聰明,后期市場肯定會有衍化,我們會看到這個博弈的過程。”
而上海這邊一家大型券商的資深投行人士許先生在聽到此消息后并沒有表示出很驚訝:“我覺得券商取消保代津貼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這跟牛市還是熊市無關。以后券商肯定會在增加保代的激勵機制上做文章,取消的保代津貼,會變成其它激勵形式來完成。這么做可以培養從業人員的敬業精神,同時也是對優秀者能力的一種肯定。”許先生預測,一旦中信證券開了頭,后面肯定會有券商繼續跟進。
許先生并不認為取消津貼對行業有多大的影響:“對于新生代保代肯定會有影響,因為最近幾年保代都以500左右的人數在增加,但從證監會過會的項目來看,數量卻并沒有明顯增加,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意味著有些保代肯定是吃不飽,那取消保代津貼相對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節余了。”
根據證監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正式注冊的保薦代表人共有2106名。而2011年全年,A股共有282家新企業上市,也就是說,只有564名保薦人在當年有項目可做。其余一千多人則處于找項目或者無項目可做的狀態。
從“百萬難求”到“有價無市”,保代逐漸從金融行業的金字塔尖回歸平常,金領光環也大打折扣。
相對于把集體失落歸咎于市場,更值得思考的是,中國保代到底價值幾何?
“金領”光環下的名不副實
曾經是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員的付先生,對投行的收入現狀給出了自己獨特的看法,“中國的投行收入早已和國際投行收入相差無幾,其水平卻并非能和國際投行比。”
而造成這種投行收入和能力不對等的原因,付先生認為有以下三點:
首先實施保薦人制度,給這個行業開通了高收入的開始。證監會規定每個項目必須要有兩名保薦人簽字。而保薦代表人考試涉及金融、法律知識和投行業務,艱深且龐雜,考試通過率極低。統計顯示,在2004年的第一屆考試中,通過率約為40%,此后通過率最高的是2009年的24%,最低的是2010年,只有 1.05%,通過的31位考生因此被戲稱“31壯士”。
極低的通過率讓保薦人成了稀缺資源,很多券商不惜重金四處挖角,保薦人最緊俏的時候,一位保薦人的“轉會費”能達到200至300萬元。
而作為企業的領路人,保薦人平均年薪和津貼通常在100萬元至180萬元之間;幫助企業通過證監會審核會審查的那項儀式會給他們帶來一筆“簽字費”;而他所在的券商也會將承銷股票的一部分傭金作為提成獎勵給他。在各式各樣的傳聞中,這些錢加起來每年可能達到上千萬元。
第二則是承銷費用的放開。承銷費用一般由股票發行規模決定。最早的時候曾經有過1.5%~3%的費率規定,后來就逐步取消3%的上限。到了2010年,關于承銷費用的規定在保薦代表人考試材料中已經刪除,這也意味著新股發行的保薦承銷費率又向市場化邁進了一步。
中國證券業協會投資銀行業務執業準則的征求意見稿第三十七條規定,募集資金規模20億元以上的,收費比例在參考前述標準的基礎上由發行人與承銷商協商確定。在實際作業過程中,證券經營機構可與客戶協商采取分階段收費方式。
隨著監管的放開,新股承銷費率也愈加水漲船高。目前很多投行的承銷項目費率都不低于5%。“很多投行對承銷費少于1000萬的項目已失去了興趣。”有的即使表面上顯示承銷費是5、6百萬,但基本上都簽有補充合同,最后收入絕對是不會少于一千萬的。
第三則是創業板和中小板高企的市盈率。由于現在創業板和中小板普遍市盈率偏高,一般上市公司投行不用做任何努力就能發行一個高價。這也為投行帶來了巨額收入。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洛陽鉬業(603993),根據內地的市盈率水平,保薦人很輕松的就將公司上市價定位6元,而其在香港的市價僅為3元,對比之后,證監會強行駁回才改為了3元的上市價。
綜上所述,付先生認為,投行這種扭曲的收入遲早根據市場法則會回歸。“保薦津貼取消只是一個開始,以后會更多有關保代收入改革的信息。”(21世紀網 楊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