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亦姍 北京報道
年關將近,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草案的推出,也已經步入關鍵節點。
11月27日,證監會[微博]副主席劉新華在參加財經年會時透露,證監會正在抓緊制定注冊制改革方案,改革創業板市場,降低準入門檻,推動互聯網企業在創業板上市。
事實上,繼李克強總理上周四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抓緊出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案”以來,最近的一周內,證監會三位副主席級別的高層分別已在不同場合談及注冊制改革。
11月19日,證監會副主席莊心一提出,希望通過注冊制的逐步推進,有助于解決當前IPO排隊難題。
三天后的11月22日,證監會副主席姜洋亦在介紹下階段證監會工作方向時提出,“結合《證券法》修訂工作,抓緊研究提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
一周內,三位副主席同時提及注冊制背后,距離證監會主席肖鋼在今年兩會時勾勒的啟動時間表已近:2014年將制定完成注冊制改革實施方案。
“不論是上周李克強總理抓緊推出的表態,還是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6月、9月、11月三次發布會上證實,注冊制改革方案預計年底推出,都說明注冊制腳步越來越近,各方準備工作已經完備。”11月27日,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微博]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最后的“備戰期”
董登新指出,不論是制度建設層面,還是市場基礎層面,目前中國A股都已符合注冊制推行的客觀條件。
制度建設層面,經歷了長達五年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之后,我國市場已經逐步完成從核準制向注冊制的過渡。
首先,注冊制的核心——“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改革思路已深入人心。根據肖鋼的表態,“企業要公開發行上市,在滿足基本上市門檻的基礎上,還必須把所有信息最大限度真實、全面、準確地披露出來,不能掛一漏萬,不能存在重大遺漏、隱瞞。”
這種思路在目前企業發行上市過程中已得以體現。在IPO前端,實行一經受理即預披露原則,以便接受市場公開監督;一方面取消投行不停“打補丁”修改申報稿的環節,保證信息充分透明。
截至2014年11月20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30家,其中,已過會29家,未過會601家。與此同時,2014年1月至今,已有138家企業提交終止審核申請。
“終止審核的企業中,不排除一些企業因為信息公示后存在問題被曝光,而主動撤材料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保證上市通道更加流暢。”有市場人士分析稱。
此外,監管層要求中介機構對招股說明書進行大量修改,突出以投資者為導向原則。其中大量刪除重復披露的信息,弱化歷史沿革和行業介紹部分,保證信息更加簡明易懂。
另一邊,對于發行人承諾和鎖定期內容則要求進一步強化,包括增加披露發行人控股股東、其他持股5%以上股東持股的自愿鎖定期、減持價格、持股意向及減持意向的承諾,發行人其他股東自愿鎖定承諾,以及持股董監高的鎖定承諾,穩定股價機制等內容。
其次,除強化事前信息的公開、真實、透明外,對事后信披造假的違法懲戒力度也大大增加。 在法律法規框架方面,證監會在近期發布的退市制度意見中首度明確,欺詐上市、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兩類行為將與退市掛鉤。
“實際上,目前為推行注冊制而進行的制度建設準備已經完善,包括新股發行改革中,對信息披露為中心原則的貫徹;另一邊,肖主席上任以來,加大對證券市場違法事件的打擊力度,包括內幕交易、信息披露造假等,這為注冊制推行打造了更加健康的市場環境。”董登新對記者指出。
另一邊,在業內人士看來,最近A股市場的不斷走強也給注冊制推行創造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從2014年全年走勢來看,A股在經歷了2100點到1900點的震蕩期后,成功實現質的飛躍,截至11月27日收盤,滬指已經順利站上2630點新高。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A股明年逐步步入慢牛通道,市場的走高走牛將大大減少制度推動阻力,良好的市場環境有助于改革的成功。”董登新進一步分析稱。
監管難題仍存
盡管市場各方對注冊制改革方案的加速推出頗為期待,但改革路上仍然存在難題與阻礙。
其中,市場的最大疑慮在于,A股從核準制進化到注冊制時間只有短短幾年,在這短暫的過渡期內,包括投資者適應力、監管能力方面能否適應新型的股票發行制度。
一位曾參與證監會關于新股發行制度改革討論的學者,此前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注冊制發行的前期條件現在還不成熟,包括A股上市公司違法事件頻出,監管能力難以覆蓋。
這其中最為根本的問題在于,國內市場對造假的懲罰機制仍不完善,企業上市造假成本過低。此前,ST南紡(600250.SH)六年間累計造假3億元,最終僅收到50萬元罰單。此外,萬福生科(300268.SZ)、海聯訊(300277.SZ)等已被定性為IPO造假的企業,亦至今未退市。
“原來嚴格把關,造假上市的公司都層出不窮,可想而知,就目前的違規成本而言,一旦放開,這類公司只會多不會少,現在監管層必須想清楚,假如注冊制推行之后,再遇到類似的IPO造假公司,該怎么辦?”上海一家券商投行部負責人坦言,萬福生科、海聯訊之類的公司一天不退市,注冊制的實施條件就還有待完善。
“證監會現在不敢讓這些公司退市,難道搞了注冊制就可以了嗎?注冊制的核心是把發掘公司價值和識別風險的能力交還給投資者,但現在的投資者很難說具備這種能力,這一點看看海聯訊造假被罰后的走勢就一目了然”,上述投行人士坦言,在此條件下立即實施注冊制,無異于將一群羔羊送進狼窩。
“注冊制肯定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終極方向,也是解決目前問題的唯一辦法,但客觀條件不具備的前提下,強行實施我們擔心會適得其反,到時候出了問題再半途而廢就太可惜了。”上述投行人士認為。
在其看來,監管層在起草注冊制改革方案的同時,當務之急是通過嚴格執法,來真正培育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只有海聯訊這樣的公司沒人敢再碰了,才是注冊制實施的真正時機”。
另一方面,相比西方國家,A股不成熟的投資者機制是否能夠適應注冊制實施所帶來的沖擊,也令專業人士擔憂。
可以預見的是,伴隨上市資源的增加,市場上純粹靠“殼價值”維持市值的個股,會大幅下跌,新股的發行市盈率會大大降低,打新收益會被大大壓縮,投資者能否跟上改革的步伐也不得不被市場各界所考慮。
“這正是監管層現在最為擔心的,但我認為改革路上是存在波折和挑戰的,制度造就投資者,不能一味地釋放制度紅利,而是應該帶給投資者風險教育,以往的思路是大包大攬的核準以保護投資者利益,而現在應該回歸市場,讓投資者自主判斷,自主衡量。”董登新指出。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