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早盤,三大指數低開高走。截至午間收盤,滬指漲0.13%,深證成指漲0.44%,創業板指漲0.75%。
盤面上,數字經濟概念股再度爆發掀漲停潮,醫藥生物、智慧交通等概念亦活躍,而農林牧漁、家用電器等板塊則跌幅居前。
1月18日晚間,700億芯片龍頭卓勝微公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9.13億元至11.26億元,同比下降47.26%至57.23%。公司預計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6.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0.59%。
北向資金方面,截至今日午間收盤,滬股通早盤凈流入19.53億,深股通早盤凈流入10.9億。開年以來,北向資金凈買入額已超2022年全年。
又有公司業績爆雷,股價不跌反漲
在半導體芯片板塊中,繼韋爾股份后,又一家龍頭公司業績爆雷,但“股價不跌反漲”的一幕再度重現!
1月18日晚間,卓勝微公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9.13億元至11.26億元,同比下降47.26%至57.23%。公司預計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6.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0.59%。
早盤,卓勝微股價小幅下探后,即迅速拉升。截至午間休市,股價大漲4%。半導體板塊中,艾為電子、微導納米等紛紛大漲。
此前多家券商預測,2022年卓勝微的營收在38億元及以上,凈利潤在12億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卓勝微業績低于多家券商的預期。
就投資者對于公司業績的提問,1月18日晚,卓勝微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應稱,從長期的角度來看,智能手機的射頻器件產品仍存在較大的市場規模。根據Yole Development統計,到2025年射頻前端合計市場規模超過250億美元,公司產品目前市場占有率仍然較低,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不久前,芯片巨頭韋爾股份也預告2022年業績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但出人意料的是,消息發布后公司股價不跌反升,反而在1月16日意外大漲超8%。
從近期半導體板塊的表現來看,一些公司業績爆雷并沒有“帶崩”板塊,半導體板塊在近幾日持續走強。
東吳證券表示,半導體板塊經歷較為充分的調整后,目前估值已處在歷史底部區間,當前位置已經具備較好投資性價比。國信證券認為,國內半導體行業正步入筑底期,2023年有望逐步復蘇,并將帶動半導體板塊行情筑底回升。
樂華娛樂上市,
近六成收入來自王一博
1月19日,樂華娛樂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藝人經紀第一股”。截至午間休市,樂華娛樂股價漲超40%。
今日上午,“樂華上市”、“王一博貢獻樂華六成收入”等詞條紛紛登上微博熱搜,其中“樂華上市”更是占據熱搜第一。
據悉,樂華娛樂為中國知名的藝人管理公司。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以2021年藝人管理收入計算,樂華娛樂于中國藝人管理公司之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1.9%。同時,該公司的主要營收也來自于藝人運營,旗下藝人涵蓋韓庚、王一博、李汶翰等。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樂華娛樂的營收分別為6.31億元、9.22億元、12.9億元,其中藝人管理帶來的收入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84%、87.7%、91%。在所有藝人中,王一博的貢獻不菲,2019年至2021年其應占收入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16.8%、36.7%、49.5%,在2022年前三季度樂華娛樂實現的7.53億元營收中,王一博的占比則進一步上升至59%,這也使得樂華娛樂陷入“王一博依賴癥”的質疑。
智慧交通概念爆發,
通行寶“20cm”漲停
智慧交通概念今日盤中強勢拉升。截至發稿,通行寶“20cm”漲停,天邁科技漲超8%,大眾交通、皖通科技等漲停,永安行漲超5%。
機構表示,在交通強國和新基建政策加持下,高速信息化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行業景氣。
申港證券認為,新一輪交通信息化建設浪潮已然開啟,以交通強國和新基建為代表的政策組合將推動行業快速發展。建議關注智慧交通路側建設龍頭千方科技、金溢科技、高新興和萬集科技等公司。
北向資金維持凈流入
還有多少加倉空間?
截至今日午間收盤,北向資金方面,滬股通早盤凈流入19.53億,深股通早盤凈流入10.9億。開年以來,北向資金凈買入額已超2022年全年。
從風格和行業看,年初至今,北向資金較大幅度增持疫情修復主線,并再度大幅加倉傳統藍籌龍頭股。雖然表述有差異,但各大機構的核心觀點一致認為,近期外資大幅凈流入背后包含了中國經濟快速修復、政策支持力度加碼及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等一系列因素的綜合影響。
“本次外資流入規模的級別確實超出我們之前的預期。”申萬宏源證券在研報中直言。申萬宏源認為,本次外資大幅回流與人民幣大幅升值同時出現,反映出典型的經濟基本面“中強美弱”預期。該機構表示,人民幣升值速度也大超預期,年初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值幅度排名為2014年11月以來的第二,說明外資對中國經濟復蘇認同度非常高。
中金公司認為,近期外資流入背后可能包含多方面因素:第一是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全球流動性環境邊際好轉;第二是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壓制經濟的因素有望逐步化解,近期經濟基本面修復預期較快;第三是部分產業政策的邊際變化影響市場風險偏好。
興業證券說,外資近期的大幅流入絕不是“一時沖動”。從全球資產配置角度看,2022年海外資金配置中國資產動力減弱,甚至一度大幅流出,但當前市場對前期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擔憂都在明顯緩解和改善。中國資產性價比提升,正吸引外資加速回流。
在此前券商發布的2023年度策略中,“外資回流”一度是機構形成的一致預期。中信證券表示,外資是2023年A股的主要增量資金來源之一,隨著人民幣緩慢升值,外資凈流入規模有望恢復至千億元以上。
興業證券的預計更為樂觀。該機構表示,自2018年后,外資開始趨勢性流入A股,累計凈流入呈現明顯的線性增長特征。根據模型測算,外資基本保持每年凈流入3000億元左右的趨勢。保守估計,2023年外資將凈流入3000億元,而考慮到資金回補、全球流動性由緊轉松、中國資產優勢重現等,流入規模有望達到4000億元至5000億元的超預期水平,成為A股市場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之一。
回顧歷史,除2022年短暫承壓外,北向資金自滬深股通開通以來的年度凈買入額也基本呈現逐年增長態勢。通過復盤歷史行情可以了解,北向資金大幅流入后1個月,A股市場往往能夠獲得較為明顯的漲幅。
廣發證券選取了10個交易日內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超過500億元的代表性時點作為研究對象。從Wind全A指數、創業板指、中證1000指數的表現來看,在類似的北向資金快速大幅流入后1個月,前述三大指數上漲的概率均超過70%,不過在3個月后,A股上漲的概率及累計漲幅均有所回落,北向資金凈流入的動能也有所衰減。
從流入結構來看,2023年開年以來北向資金正重新布局其重倉行業,呈現整體等比例加倉的特征,流入板塊以金融、消費為主。
據廣發證券統計,今年1月上半個月,北向資金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有7個行業呈現凈流出;二級行業來看,超過七成的行業呈現凈流入。北向資金凈流入的一級行業中,規模前五行業分別是非銀金融、食品飲料、電力設備、銀行和有色金屬,其間凈流入規模分別為109.04億元、99.61億元、96.38億元、67.69億元、54.87億元;凈流出最大的行業是交通運輸,其間凈流出規模為17.33億元。
從買入金額看,北向資金等比例加倉的特征還體現在其持續爆買大消費、大金融、新能源三大方向的龍頭個股上。Choice數據顯示,貴州茅臺、寧德時代、五糧液、中國平安等標桿性個股的北向資金凈買入額年初至今已超50億元。美的集團、隆基綠能、招商銀行、比亞迪、東方財富等諸多“寧組合”“茅指數”成分股年初至今的凈買入額同樣位居前列。
中金公司分析認為,近期市場修復過程中,外資重倉的消費、醫藥等行業表現較為強勁。外資重倉的股票風格經過一年多的回調后近期修復明顯,后續仍有向上空間。中金公司表示,其擬合的A股外資重倉持股指數當前的前向市盈率為10.0倍,位于2018年以來的歷史均值向下0.57倍標準差,和2021年2月的估值高點(17.2倍)相比仍相差42%。
責編:郭晨希 校對:孫潔華
制作:何永欣 圖編:張大偉
審讀:朱建華 監制:張曉光 簽發:潘林青
責任編輯:馬婕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