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 燕
3月26日晚間,老牌紅籌股中信泰富,正式宣布正與母公司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信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組成的“賣方”(目標集團),商討收購中信股份100%股權。
這意味著中信集團擬透過向中信泰富曲線在香港整體上市,為中央推進國企改革踏出重要一步。
受消息刺激,中信泰富今日復牌,曾大漲逾3成高見16.54元破頂,至收盤仍漲12.95%,報14.3港元。
中信集團借殼中信泰富
將實現在港整體上市
根據公告,中信泰富與最終控股公司中信集團簽訂框架協議,將以現金和新股,向中信集團收購其持有99.9%股權的中信股份100%股權。中信股份官方網站資料顯示,中信集團絕大部分的經營性資產,都已放入中信股份;換言之,中信泰富收購中信股份,等于收購中信集團絕大部分資產。中信股份其中一項資產,便是持有中信泰富57.51%股權。
收購涉及的金額并未披露,但不會低于財政部核準、由獨立評估師評定的截至2013年底止估值。收購的支付方式,部分會用現金支付,另一部分用新股支付,新股每股作價13.48元,較停牌前溢價6.48% 。
據中信泰富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收購還在最初期,現金和新股的比例如何分配等詳細方案,有待4月中旬在港交所進一步披露。
對于收購緣由,公告中表示,董事會認為潛在收購完成后,中信泰富擴大后的股本,拓寬的經營范圍和更強的管理能力將增強中信泰富的實力,提高其競爭能力并充分把握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帶來的機遇。中信泰富優化后的信用記錄將會提高其融資靈活性,使其得以為各項業務融資。
中信泰富主席常振明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其健全的法律體系、高水平的管治標準、與國際接軌的經營管理模式以及優秀的人才,給中信泰富過去近30年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香港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是其繼續發展的理想基地。
國企改革是重要因素
看中中信泰富香港平臺
有消息人士指出,在國家積極推動國企改革的背景下,中信集團此次透過注資變相整體上市,是希望作出改革的新嘗試,并希望透過香港的資本市場走出去。
為了減輕中央的負擔、提升經營效率,中央一直希望把央企或大型國企整體上市,至今只有2012年以H股形式上市的人保集團完成。中信泰富的情況有點不同,由于其在香港注冊,屬于紅籌,而母公司卻在北京注冊,因此上述交易完成后,中信集團變相成為本港注冊的境外企業。
昨日中信泰富相關負責人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承認,此次收購,國企改革是一個很大因素。對于中信集團來說,中信泰富在香港這個平臺已經有近30年的歷史,將資產注入到中信泰富,可以讓集團的發展更加開放和國際化。
有分析指出,中信泰富以現金加發行新股方式收購中信股份后,變身為第一家在港整體上市的國企兼央企。無疑對類似國企是一個利好消息,短期引起股價上漲毋庸置疑。
獨立股評人胡孟青認為,國企重組及整體上市乃大勢所趨,如今由中信泰富收購中信股份,可更快順利完成整體上市計劃。她同時表示,包括中遠及保利等國企,亦會走同一條路,投資者日后可依同一思路去“尋寶”。
資產凈值有較大折讓
券商看淡該項交易
但對于這宗中港兩地最大規模的注入資產交易,券商機構反應冷淡。瑞銀及大摩更分別給出了“沽售”和“減持”的評級。
瑞銀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擴大后的集團由于要維持最少15%的股份流通量,所以中信泰富最多可發行的新股數目是67億股。以每股13.48元計算,新股價值約等同120億美元。該行對中信集團估值估算介乎60億美元至240億美元的現金代價需要透過額外借貸取得。
該行又表示大部份中信股份的核心資產,包括中信銀行、中信資源以及地產業務之現價,均對賬面值呈折讓,認為集團擴大后的資產凈值折讓很可能更大(如30%),原因是主要資產均分開上市,所以中信集團的市帳率估值介乎0.5至0.6倍,對中信泰富現有股東才較合理。該行指這宗潛在收購將會構成關連交易,須待中信泰富獨立股東通過。
有投行人士指出,這項交易涉及多重審批,亦涉及發行新股,而中信泰富可能需要集資,估計難以在一年內完成。
另外,據媒體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稱,在接受母公司中信集團公司的資產注入之后,中信泰富有限公司計劃出售約40億美元的股份來恢復其公眾持股量。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中信泰富可能接洽中投、淡馬錫等主權財富基金,商討基金購入中信泰富所發行股份的事宜。
對此,中信泰富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方面的消息目前無法對外確認。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