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風起時
來源:商界
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本刊記者?糜?豐?王劍冰
智慧支持/商界企業研究院?方塘智庫
我們為什么關注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正在成為競相追逐的新風口,這場發軔于浙江繼而走向全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已成燎原之勢。按照國家層面的計劃,未來3年內,全國要培育1 000個特色小鎮。
放在更高維度來看,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戰略實踐的主戰場之一,特色小鎮承擔著促進城鄉一體化、加快經濟結構轉型的重任,被寄予厚望。
從商業潛力的層面而言,作為一個長期建設方向,特色小鎮所釋放出紅利,將有效拉動投資、產業、消費等方面的持續增長。對企業和社會資本來說,充滿著巨大的機遇。
誰都不想錯過這一場時代盛宴,但身處浪潮之中,比熱情更重要的是路徑與方法。
本期特別策劃,我們從要素激活、產業重塑、特色IP孵化、文化賦能等多個維度去觀察和呈現中國特色小鎮建設的價值樣本。
從要素重組到產業大裂變
改變潮水的方向
今年7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共有276個小鎮入選,加上2016年10月首批入選的127個小鎮,目前共有403個由官方認定的國家級特色小鎮。這一場集聚了政府、企業、資本等多方力量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風口的源頭來自國家政策層面的推動。2016年2月,《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發布,提出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鎮,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民俗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鎮。2016年7月,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相關通知,要求在2020年前培育1 000個特色小鎮。
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特色小鎮?
中國迅猛的城鎮化發展速度為帶動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上一輪城鎮化建設由于缺乏明晰的戰略引領和產業規劃,導致發展不均衡,城鄉二元結構矛盾明顯。在這種背景下,探索新型城鎮化道路勢在必行,而聚焦特色產業,兼具公共和商業屬性的特色小鎮將成為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要路徑和突破口。
不得不說,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培育國家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時期,特色小鎮扮演著重要角色。
大潮正在形成。1 000個國家級特色小鎮開發,可以帶動數千個省、市、縣級特色小鎮的開發,并逐漸形成30萬億元規模以上城鄉一體化建設,拉動開發投資、實體產業、消費經濟三大方面的增長。
國家層面的推動和政策紅利,加上巨大的市場規模所釋放的消費空間,吸引了大量企業、資本爭相布局。據不完全統計,A股中的特色小鎮概念板塊有二十多家上市公司,另外有超過30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參與特色小鎮的計劃,涉及房地產、建材、文化、旅游、體育等多個行業。
房地產企業來勢尤為迅猛,紛紛布局特色小鎮,加碼開發投資力度。究其原因,一方面,房地產企業在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經驗、開發資源、運營能力方面更有優勢;另一方面,大城市土地供給量緊缺,已不能滿足房地產企業的生存發展,而特色小鎮恰恰可以成為其謀求轉型升級,實現新增長的一條捷徑。
政策引路,資本躍躍欲試,企業蜂擁入局,新一波經濟增長引擎似乎已然發動。但浪潮背后,如何合理開發、建設特色小鎮,仍然是一個需要理性探索的戰略性課題。
產業決定想象力
如何定義特色小鎮?
具體而言,特色小鎮并不等同于行政意義的建制鎮,而是依賴某一特色產業和特色環境因素,在3平方千米的規劃范圍內將產、城、人、文的理念與功能進行整合,打造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綜合開發項目。從長遠來看,特色小鎮是實現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未來城市發展方向。
這當中,產業是特色小鎮的核心,也是其經濟發展、空間規劃優化、人口合理聚集、環境和諧宜居的重要支撐。
站在潮頭的是浙江省。作為改革開放的先發地區,浙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狀況:一個區域內專業化強,產業高度集中。因此,在特色小鎮開發建設過程中,浙江利用這些區域特色產業基礎,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疊加文化、旅游、社區功能等要素,把特色小鎮打造成了創新創業發展平臺。
比如,余杭夢棲小鎮,定位于“設計+”,以工業設計為主導,兼顧智能、商業設計等各類設計產業,逐漸形成特殊聚集中心;襪藝小鎮依托諸暨大唐鎮“全球最大襪子生產基地”,將襪子制造與文化、藝術、設計相結合,打造成全球唯一以“襪藝”為主題的特色小鎮;湖州美妝小鎮立足吳興區埭溪鎮的化妝品生產基地,形成一個圍繞化妝品全產業鏈,包含設計、研發、生產、包裝等環節的核心聚集區;
以產業鏈思維培育特色小鎮,“浙江模式”成為了全國各地借鑒的樣本和經驗。目前各地特色小鎮的產業規劃主要圍繞兩個方面:一是以制造、文旅、教育、服務咨詢為代表的傳統產業;二是以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金融等高端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
“以產立鎮,以產帶鎮,以產興鎮”,特色小鎮應該從自然資源、人口結構、產業基礎等條件出發,因地制宜實現特色產業的選擇、導入、培育及運營。只有通過產業發展形成的特色,才具有可持續性,才能防止“千鎮一面”,才能防止淪為單純的房地產項目和旅游項目。
不只是一場情懷運動
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特色小鎮建設大致有三種模式:
第一種是“政府建設、市場招商”,以政府為主,由政府成立國資公司,全面負責小鎮的建設,進行市場招商。比如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由杭州市上城區政府主導建設,并成立基金小鎮管理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和招商,讓企業參與小鎮建設。
第二種是“政府引導、企業建設”,政府通過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或特許經營權等形式將小鎮的建設全面委托民營企業。比如南京溧水空港會展小鎮,定位于蘇浙地區的會展聚集地,當地政府與華夏幸福簽訂PPP開發協議,由后者進行全持有運營和項目開發建設資金投入。
第三種是“政企合作,聯合建設”,由政府負責小鎮的整體規劃設計定位,企業在政府主導下開展小鎮的建設招商運營。比如杭州云棲小鎮,就是由杭州市西湖區政府與阿里巴巴云公司和轉塘科技經濟園兩大平臺共同打造的一個以云生態為主導的產業小鎮。
以上三種模式各有特點,關鍵在于如何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和企業的關系,從而優化資源配置,重組生產、生活要素。事實上,一個成熟的特色小鎮,不僅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區位和空間特征息息相關,同時還與政策供給、文化特質、自然資源、資金支持、人才、創新環境等要素有關。
如何激活這些要素?
第一,服務。在特色小鎮的開發過程中,應注重本地的生產、生活需要,為投資、創業、就業人群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創造宜居宜業的環境。
第二,創意。特色小鎮的創意營造不僅要將創意作為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還要將創意作為創造性表達的手段,轉化為可以帶動本地經濟增長,創造就業的發展動能。
第三,文化。特色小鎮走的是就地城鎮化道路,需要歷史資源、非遺產業、文化服務來實現文化認同和文化價值。
第四,創新。特色小鎮建設需要在制度和機制上不斷創新,持續探索利益主體多元、公眾參與的現代社會治理體系。
第五,IP。特色小鎮未來競爭力在于IP,應充分整合文化、產業資源,挖掘品牌核心要素,打造具有獨特性和稀缺性的專屬IP。
如何制造古鎮爆款
文旅類特色小鎮的發展核心在于激活具有地方特色的歷史人文資源,形成對商家和消費者的核心吸引力。
中國有大量具有歷史人文底蘊和非遺資源的古鎮、古村落,只要進行合理的規劃、保護、開發,就可以嘗試發展以旅游、文創為主導的特色小鎮。對于它們來說,這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發展模式。
古北水鎮是近年來古鎮旅游的一個典型樣本。從2014年開業至今,古水北鎮的經營業績一路飆升,2016年,游客接待量達到24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35億元。
古北水鎮位于北京密云縣,背靠司馬臺長城,坐擁鴛鴦湖水庫,是京郊罕見的山水城結合的自然古村落,距離北京市區車程僅有1.5小時左右。短短三年時間,古北水鎮從一個無名小鎮成為古鎮度假游的爆款產品,背后的路徑值得借鑒。
首先,社會資本參與,對小鎮進行統一開發和設計規劃。2010年,由IDG戰略資本、中青旅控股、烏鎮旅游公司、北京能源投資集團等共同成立北京古北水鎮旅游有限公司,承擔古北水鎮的開發、建設。通過統一運營管理,實現了古水北鎮全域范圍內的資源統一調度、區域綜合管控、產品統籌營銷、服務全面提升。
其次,準確定位,打造特色IP。古北水鎮在原有的五個自然村落基礎上整治改建,把“長城觀光、北方水鄉”打造成獨有的核心賣點。比如,古北水鎮原本只有一條流經區域很少的小溪,建設方巧妙利用堤壩等設施,打造出了一個個首尾相連的水面,貫穿整個小鎮。又比如,古北水鎮通過對英華書院、震遠鏢局、八旗會館等為代表的建筑群進行重建,以及再現造酒、染布、戲樓等情景,最大程度實現北方小鎮的場景化營造。
再次,擺脫門票經濟。消費古水北鎮在規劃時,對業態進行了“三三制”劃分,三分之一的門票收入,三分之一的酒店收入,三分之一的景區綜合收入。古北水鎮通過索道、溫泉、餐飲、民俗體驗、演藝等項目,在充分滿足游客多樣消費需求的同時,降低了對門票收入的依賴性,提升了整體收入規模。
最后,豐富旅游產品,破解淡旺季差。古北水鎮針基于對古鎮旅游普遍存在的淡旺季問題,推出夜游長城索道、夜游船、燈光水舞秀等項目;以“圣誕小鎮”“古北年夜飯”“長城廟會”為冬季主題品牌活動,開發出雪地長城觀賞、廟會、冰雕節、溫泉等一系列冬季旅游產品,提升景區人氣。這樣一來,就有效了調節北方景區存在較為普遍的淡、旺季客流不均衡現象。
另外,古北水鎮還借鑒烏鎮運作模式,將景區居民全部遷出,以社區重構的方式來實現擁有景區全部商鋪和住宅的產權。把居民變成景區員工,在統一的規范要求下開展經營,為游客提供服務。
古北水鎮依托觀光價值頗高的司馬臺長城,有效實現了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商務會展、文化創意于一體的多重盈利模式,其商業價值和經濟效益都走在了“歷史人文+旅游”型特色小鎮的前列。
不只是古北水鎮,很多地方都通過挖掘、激活本地歷史文化資源,走上了文旅特色小鎮的發展之路。
比如,浙江嵊州依托女子越劇誕生地甘霖鎮打造“越劇小鎮”,通過越劇生態村、越劇博物館、越劇研習中心、越劇文創產業園等項目,形成了良好的傳統戲曲體驗生態;浙江龍泉借憑借青瓷文化歷史打造“青瓷小鎮”,目前已吸引了近百家青瓷企業、青瓷傳統手工技藝作坊入駐,帶動了當地4 000多名農民就業創業。
一雙襪子的奮斗史
將傳統制造業嵌入文化、藝術、時尚元素,并疊加一定的旅游功能,大唐襪藝小鎮蹚出了一條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道路。
浙江諸暨大唐鎮,年產襪子250億雙,占全國襪子生產總量的70%,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有“世界襪都”之稱。在一張流傳網絡的圖片中,美國總統特朗普把脫了鞋的雙腳翹在桌子上,所穿襪子腳趾部分用金線織成。據說,特朗普這雙頗為張揚的襪子,正是大唐鎮生產的。
事實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大唐鎮的襪業制造都以家庭手工作坊和集市零散貿易為主,“低小散”的產業格局都使得傳統產業難以壯大,呈現出產能過剩、無序競爭、效益下滑的問題。
2015年,在創建浙江省首批省級特色小鎮過程中,大唐鎮提出力爭成為全球最先進的襪業制造中心、最頂尖的襪業文化中心和全球唯一的襪業旅游目的地。襪藝小鎮是大唐的“鎮中鎮”,規劃面積2.96平方千米,3年內投資55億元,通過實施技術改造提高設計能力,重點建設“智造硅谷”“時尚市集”“眾創空間”三大區域。
具體而言,“智造硅谷”是小鎮的智能制造集聚區,將打造全球最先進的襪業材料研發制造基地;“時尚市集”是小鎮的智慧中樞和文化藝術旅游區,位居其中的襪業智庫,擁有WA空間藝術中心、智能站、博物館等機構;“眾創空間”是小鎮的電商群落態區,主要有大學生創業園、中國針織原料市場、物流園區等項目。另外,襪藝小鎮還建立了襪藝大數據中心和世界襪業設計中心,聯合20多所紡織高校院所,集聚全球各地的優秀設計人才,為襪企服務。
不難看出,襪藝小鎮正試圖通過產業聚集和產業創新,打破傳統生產模式,從原有的貼牌代工、追求數量,變成注重品牌、設計及技術含量。
襪業智庫是襪藝小鎮的智慧中樞,匯集了最多的創意團隊、設計團隊,他們通過大量創新和研發,不僅滿足了多層次的消費需求,還較大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
和茂盛襪業公司成功研發出時尚運動型功能襪,申請了多項專利,產品附加值比傳統貼牌至少增加了10倍;原本做外貿加工的卡拉美拉襪業公司,在襪業轉型升級中創辦“童襪王國”品牌。該公司設計生產的“送給孩子的第一雙襪子”產品中,除了一套12雙裝的襪子,還裝有父母寫給孩子的第一封信,憑借這種“有故事的襪子”,實現年營收8 000萬元。
“加工制造+時尚設計+旅游”是襪藝小鎮的另一項有益嘗試。比如,在大唐襪藝文化體驗館,既有歷朝歷代的襪子實物展示,也有各種襪子創意產品,通過充分挖掘襪子的文化、藝術元素,提升襪藝小鎮在產業文化旅游方面的競爭力。目前,襪藝小鎮已累計接待游客超過30萬人次。
與大唐襪藝小鎮相似,杭州余杭“藝尚小鎮”為破解當地面臨的傳統服裝制造業轉型難題,把“時尚”作為產業目標和方向。
一方面,藝尚小鎮引進了美空網、多啦衣夢、云衣間等一大批具備時尚和創新基因的服裝、文化類企業,并匯集大量原創時尚設計師,形成產業聚集。另一方面,藝尚小鎮通過建設時尚文化街區、時尚歷史街區、時尚藝術街區,開發時尚主題旅游。
賦能特色產業并與主題旅游結合,既能夠對市場形成激活效用,提升產業引入能力,也有利于塑造特色小鎮品牌知名度,形成價值入口。
將小鎮IP進行到底
特色小鎮的IP代表著個性和稀缺性,是特色小鎮獨特屬性的標簽和符號。一個故事、一個商業入口、一個標志性產業、一種特色的文化形態都可以演變成獨有的IP。
溫州平陽寵物小鎮是依靠產業基礎打造IP的典型。平陽的寵物產業已發展成為極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是全國唯一的“中國寵物用品出口基地”。依托寵物產業集群的優勢,平陽將寵物IP與文化旅游業結合起來,建設了全國唯一以寵物為主題的特色小鎮,產生1+1大于2的效果。
在具體操作中,小鎮一方面打造了結合寵物文化博物館、產業研發與寵物產業總部經濟園的核心區。核心區負責文化、IP的輸送,通過策劃創意廣告以及寵物選美、相親等活動來傳遞小鎮的IP內涵,吸引游客。
另一方面,小鎮在后端打造寵物用品產業核心制造基地,為小鎮提供產業支持;在前端打造以旅游和居住為主的綜合服務性功能區塊,通過寵物時尚主題樂園、特色旅游村、寵物用品商業街讓小鎮的差異化價值落地,使游客切實地體驗到寵物IP與旅游產業結合的消費體驗。
過去游客帶寵物出游時,寵物并不能獲得很好的照料。而在寵物小鎮,寵物成了旅游的主角。小鎮的寵物客棧設置了豐富的寵物配套設施,包括飲食、洗浴、娛樂、醫療、訓導等,并能幫寵物主人提供照料、喂食等服務。
小鎮從寵物的“衣食住行”到拍電影、選美、競技、相親等,囊括了整個寵物產業鏈。其打造IP的邏輯是,通過產業基礎打造寵物IP發展旅游業,再通過旅游業反哺寵物產業,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
然而,對于本身缺乏產業基礎的小鎮來說,這條路徑似乎行不通。因此,浙江嘉善縣在打造大云甜蜜小鎮過程中,結合特色旅游資源創造新IP。
大云鎮是中國鮮切花之鄉,獨具江南水鄉的文化內涵和浪漫氣質,為其打造“甜蜜”IP,創造了良好的生態資源條件。具體分三步走:
第一步,發展特色旅游產業。大云鎮依托花卉和溫泉資源,打造了“碧云花海”和“云瀾灣溫泉”景區,將巧克力工廠打造為集文化游樂和休閑度假于一體的“歌斐頌巧克力小鎮”,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甜蜜”元素的旅游項目。
第二步,形成主題,創造IP。消費升級下,旅游不再局限于簡單的吃住游玩,游客更需要精神上的滿足。大云鎮的景點具有浪漫屬性,于是圍繞“甜蜜”這一天然的特色基因,重新定義出“甜蜜”這一專屬特色IP。
IP的落地需要把IP產業化,從概念到產品到賣點再到盈利模式,要有完整的體系。大云鎮將甜蜜IP通過文創融入到旅游產品中,發展親子游、婚慶等業態,讓甜蜜文化看得見,摸得著。
第三步,是將IP人格化。對于特色小鎮來說,IP是形象認知的產品,是簡單鮮明有特色的元素和符號,應該具有擴展性。
2017年6月,大云鎮舉辦了一場“寵上云端”發布會,推出“云寶”這一卡通形象。與日本熊本縣打造“熊本熊”卡通形象的邏輯相似,云寶不僅容易傳播,還能通過制作短視頻、表情包等方式不斷豐富其形象。下半年,大云鎮還將打造《follow蜜》大型真人秀網綜節目,利用綜藝IP吸引消費者。
2016年,大云鎮接待游客175萬人次,同比增長45%。將特色旅游資源主題化,創造特色IP,并拓展內涵和外延,大云甜蜜小鎮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思路。
破冰者與新大陸
在一切特色小鎮都產業化的趨勢下,行業龍頭企業牽頭主導特色小鎮建設,有助于打開傳統產業的邊界和想象力,形成新的價值入口。
2016年3月,浙江湖州吳興區啟動美妝小鎮建設,以打造世界級中國化妝品產業集聚地為目標。在這種單一產業的集聚和升級過程中,龍頭企業發揮了關鍵作用。
作為美妝小鎮主要牽頭方之一,知名化妝品企業珀萊雅利用行業影響力,積極協助政府引進高端化妝品產業及配套項目。截至今年7月,已有40余家國內外化妝品企業入駐美妝小鎮,包括韓佛、蔻絲恩、衍宇、VIRIDIS等韓國和意大利企業。
中國美妝小鎮最初的建設靈感,來源于法國化妝品谷。位于小城沙特爾的化妝品谷,聚集了包括迪奧、嬌蘭、香奈兒等國際頂尖品牌在內的800多家企業,年產值180億歐元,幾乎是目前中國化妝品市場的消費總額。
與沙特爾相似,在湖州吳興,珀萊雅、歐詩漫、上海上美等國產知名化妝品企業聚集于此,形成了化妝品終端制造、精細化工原料、電子商務等配套產業齊備的全產業鏈,相關產業年產值達到十多億元。這為吳興打造美妝小鎮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事實上,打造特色小鎮,產業的選擇至關重要。屬地政府應尊重本地發展現狀和市場需求,確定特色小鎮發展的主導產業,做好產業規劃。
傳統的化妝品行業與高污染分不開,以化妝品為主導產業的美妝小鎮,如何走出一條低碳綠色之路?
這既是擺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大難題,也是化妝品龍頭企業規劃建設的重中之重。一方面,美妝小鎮在項目招引上,把能耗、污染排放、技術含量作為一條準入門檻,凡是污染嚴重的企業不準進入小鎮。另一方面,招引項目注重從單一的制造生產領域逐步向研發設計、電商等生產性服務領域轉變。
可以看出,以珀萊雅等化妝品龍頭企業為主導的美妝小鎮,樹立的是一種“全產業鏈”理念。這里不僅是化妝品生產的“世界工廠”,更有與化妝品相關的配套產業,二三產聯動成為小鎮的核心動力。
河北省館陶縣壽東村以“糧畫”而聞名,家家戶戶的墻壁上張貼著用五谷雜糧制作而成的農家畫。當地政府在打造“糧畫小鎮”過程中,選擇龍頭企業海增糧藝公司主導小鎮建設。糧畫小鎮通過糧畫展廳、加工車間、糧畫體驗廳、五谷餐廳等生產、體驗項目,帶動周邊村莊300多戶村民從事糧畫制作和銷售,產品遠銷海內外。以糧作畫,改五谷雜糧為藝術品,糧畫小鎮就此實現了產業和文化的深度融合。
事實上,對于以傳統制造業和特色農業為產業主導的特色小鎮來說,龍頭企業具有市場力量強大的優勢,既有能力建設大項目,又有能力布局產業鏈。例如,吉利主導了臺州沃爾沃小鎮,海康威視主導了桐廬安防小鎮,隆力奇主導了常熟隆力奇養生風情小鎮,九色玫瑰集團主導了麗江玫瑰小鎮等。
由此不難發現,在特色小鎮的“加持”之下,找到可以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沖鋒兵”,才是區域經濟突圍的正確方式之一。
門票通向未來
相比依托傳統優勢產業建設特色小鎮,與戰略新興產業相結合的特色小鎮模式,更具有發展前景和未來競爭力。
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從規劃建設之初,就明確不是簡單的搞建設、搞工程,而是對標美國格林威治小鎮為新金融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圈。
格林威治是全球著名的基金小鎮,憑借著緊鄰紐約的區位優勢、完備的基礎設施、優惠的稅收政策吸引了大量華爾街金融機構來此落戶。目前該小鎮已集中了500多家對沖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達3 000億美元。
玉皇山南是否具備同樣的條件?為此,杭州市上城區政府會同相關專家、智庫進行了大量細致的調研論證。
各方一致認為,玉皇山南與上海的金融區位關系,類似格林威治與紐約,加上本身具備的文化創意產業和自然人文優勢,可以發展私募金融產業。基于此,政府有意識地引進一批投資基金公司,為當地文化創意公司解決資金問題。隨后,一些私募機構、商業銀行及券商陸續跟進,產業聚集效應開始凸顯。
為了形成更大的產業勢能,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從稅收獎勵、人才購房補貼、辦公用房補助、高級人才落戶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特別是在各類金融機構入駐小鎮后,依托各自的人才引進與培養體系,小鎮迅速集聚了大量頂尖金融人才。
擁有金融機構、金融人才和政策機制,萬事俱備,剩下的就是建立國際影響力。為此,基金小鎮通過組織亞太私募基金峰會,承辦全球對沖基金西湖峰會等頂級活動,提升知名度和競爭力。目前,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已集聚各類金融機構1 500多家,資產管理規模突破8 300億元。
在很多地方,戰略新興產業都成為特色小鎮產業的優先選項,紛紛布局科技、金融、新能源、人工智能、現代信息、生物醫藥、智慧物流等領域,試圖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中搶占先機。
河北香河縣運河大道上,一個高高矗立的汽車人“大黃蜂”模型伸開臂膀,歡迎著各路來客。
2014年7月,香河縣政府采用PPP模式與華夏幸福合作建設香河機器人小鎮,打造以機器人產業為主導,集智能制造、孵化加速、創意展示、工業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型特色小鎮。在此之前,香河縣的機器人產業基礎幾乎為零,但通過打造機器人小鎮,引進龍頭企業,并在人才、資金、市場、專業服務等方面給予企業支持,很快就形成了機器人產業集群。
截至今年8月,香河機器人小鎮已吸引了包括德國尼瑪克、美國ATI在內的60多家機器人技術企業落戶,涉及機器人產業鏈中的控制系統、伺服電機、減速器、系統集成及示范應用等多個領域。事實上,機器人制造這個細分產業的“圈子”并不大,一旦有幾家龍頭企業入駐,上下游的相關企業也會跟進,業務上的產業鏈關系決定了他們的走向。
目前,香河機器人小鎮正試圖通過先期切入零部件和產品整裝,后期發展技術研發及后端服務產業,并建設孵化加速、金融服務、技術服務、基礎服務、展示交易等五大產業促進平臺,構建出一個相融互進的機器人產業生態圈。同時,機器人小鎮還將建立兼具旅游與社區功能的配套體系,實現生產、研發、服務、文化旅游、生活等多種功能綜合發展的特色小鎮模式。
打造以新興產業為導向的特色小鎮,獲取通向未來世界的門票,這對于本身缺乏傳統支柱產業的地區而言,也許將是一場產城融合甚至重生的嬗變。
為你想要的世界點贊
特色小鎮的提出源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經驗。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它已成為歐美發達國家經濟、人口和產業的主要發展載體。對標中國當前的特色小鎮建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多歐美發達國家在經過工業化和城鎮化之后,由于城市、產業和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需求,逐漸形成了各類主題鮮明的小城鎮。它們一般是通過龍頭企業或培育基礎產業慢慢向某一個空間聚集,形成產業集群,再加上區域本身的優質生態人文資源,造就了擁有強大競爭力的特色小鎮。
中國指數研究院對國外特色小鎮案例進行充分研究后認為:
首先,這些特色小鎮是產業集約化發展的聚集地。
比如,作為全球紡織品企業總部的瑞士朗根塔爾小鎮,歷史上是重要集鎮和亞麻生產中心,擁有專業技術熟練的勞動力和生產經營能力。在政府規劃和資金支持下,朗根塔爾不斷延伸產業鏈,成為高度專業化、集群化的紡織產業小鎮;德國赫爾佐根赫若拉赫小鎮也憑借中心歷史城區、手工業發展傳統以及良好的就業市場等因素,成為全球體育用品產業小鎮,阿迪達斯、彪馬、舍弗勒等企業總部均落戶于此。
其次,相當數量的特色小鎮是依托某家全球性企業及其完整產業鏈,發展起來的“產業+文旅”特色小鎮,又被稱為“公司鎮”。
比如美國好時公司選擇哈里斯堡市郊的好時鎮建造巧克力制造工廠,逐步發展成北美地區最大巧克力及巧克力糖果制造商。同時,好時公司持續建造商業和服務機構、學校和醫院等基礎設施,并通過打造巧克力主題樂園發展旅游業,每年可以吸引數十萬游客;丹麥比隆鎮是玩具巨頭樂高公司的總部所在地,它的主導產業本來是玩具設計和制造。但后來政府和樂高公司聯合開發了樂高樂園項目,建設了樂高微縮景觀園和游樂園,很受游客歡迎,現在已經成為歐洲著名的游樂目的地。
總結國外特色小鎮的開發、運營經驗,有三大方面的特點:
第一,擁有強大的地方自治權和獨立的財政權利,重視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投資。
瑞士中小城鎮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居民和企業的稅收,每個城鎮可以設定各自的稅率,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居民和企業進駐;德國所有中小城鎮的地方政府管理機構都雇有專業城市設計師,負責指導當地的土地發展,參與區域規劃戰略。此外,德國還設立公共設施的等級配給制度,保證地方政府在發展和運營公共服務中能夠得到相應的支持。
第二,營造專業化的產業集聚氛圍。
歐美發達國家普遍非常重視和支持那些身居中小城鎮的私營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地方政府通過為企業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務,在小城鎮形成互補、靈活、創新能力強的經營環境,使企業憑借城市網絡的聚集效應增強自身競爭力。
第三,重視與大城市的合作,承接產業外溢。
發達國家規劃的小城鎮通常處于大都市區域和地方空間的交界點,區位大多位于大城市1-2小時交通圈內,起到了“銜接功能”。這樣一來,小城鎮可以承接大城市的人口、產業外溢,同時也具備良好的產業培育、人才發展條件。
綜上,從國際經驗來看,特色小鎮的成功是區位、政策、產業、生態等因素的全面綜合,任何試圖依靠單一力量生造特色小鎮項目的做法都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可取的。
特色小鎮不等同于房地產開發
文/肖金成,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篩選培育示范小鎮,要標準先行,而不能以政策紅利為先導,給錢給政策。這實際上不僅違背了國家發展特色小鎮的初衷,也很難達到期望目標。
“搭車”心理引發一哄而上
當前,引發特色小鎮建設熱潮的原因,各地情況不一。但不外乎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國家已經明確發布對發展培育特色小鎮的扶持政策,各地包括各級政府都希望能得到國家的支持,得到優惠政策。這是相對普遍的想法。縣級政府要申請、市級政府要申請,省區則是越多越好,只要能搭上這班車就好。大家都抱有“搭車”的概念。
其次,地產商有雄厚資本,但面臨著一線城市地價高、土地難拿、拆遷難等的現狀,而且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投資供大于求,房價難降,泡沫明顯。
對于地產商而言,國家推動特色小鎮建設是個機會,進軍特色小鎮,政府配合,容易得到土地,價格也低。于是找塊環境優美、交通方便的地方,就可以規劃特色小鎮。另外,很多人退休后想在離城市不太遠的地方,買個價格不太高的房子養老、休閑、度假。因此,在開發商的規劃下,很多以養老、休閑、養生為主題的特色小鎮應運而生,數量很多。
第三,原來有旅游資源,有古老的建筑,古村古鎮,有一部分保留下來,或者已經沒剩什么,借助國家發展特色小鎮的政策,或修修補補,或重新建設,發展旅游。
各界積極性很高,各有各的訴求,都不想錯過機會。因此,造成特色小鎮數量激增,花樣繁多。
要依靠特色產業,而不是蓋樓賣房
特色小鎮的建設是實現新型城鎮化道路的一條重要途徑。通過對特色小鎮的打造,可以更好地發展特色產業,增加就業崗位,吸引周邊農民到城鎮就業,有利于城鎮發展和帶動周邊農民致富。
也就是說,特色小鎮要靠特色產業。從資源角度來說,所謂“特色”,可以有文化傳統、交通條件、自然資源、產業集聚等幾大類別,這些都可以成為特色產業。要有產業吸引勞動者,勞動者需要住房,需要服務,這樣才能形成以產業為依托的特色小鎮。
需要強調的是,特色小鎮并不是指要建設特色住宅區。因此,在發展特色小鎮的過程中要注意兩點:
一是重視小城鎮發展,重視基礎設施的完善,打造有吸引力、有特色、環境優美的特色小鎮。依托原有基礎,不斷提升品位,造就特色小鎮獨特的吸引力。
二是防止將特色小鎮房地產化、泛地產化。如果只是片面地新建商業住宅,僅僅能夠維系和房地產相關的租賃、物業行業,服務對象僅僅局限于本地常住居民,而更多的外地購房者又不在本地長期居住,這將導致住宅周邊的超市、餐飲等服務行業難以穩定經營。既浪費土地,又浪費公共資源。
標準先行
目前,在對待特色小鎮的問題上,要理性、規范、引導,既不能剎車也不能過多加油。要有一定的約束力,不能放任,不能把好東西搞成壞東西。
全國計劃搞1 000個特色小鎮,搞得比較好的,可以拿出來做示范鎮,作為榜樣大家來學習。政府要為這1 000個特色小鎮制定標準,按照特色產業,建筑、民風、管理、周邊影響力等指標制定標準。政府出標準,最好由一個協會篩選、評選,按照條件嚴格審查。符合標準才能掛牌,不能蜂擁而上搶牌子。
因此,篩選培育示范小鎮,要標準先行,而不能以政策紅利為先導,給錢給政策。這實際上不僅違背了國家發展特色小鎮的初衷,也很難達到期望目標。
總之,特色小鎮發展量力而行,需要理性;按照標準發展,更需要理性。
特色小鎮重塑鄉村價值
文/許偉明,方塘智庫聯合創始人
作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模式的有益探索,特色小鎮對新時期鄉村問題的解決價值何在?對鄉村而言,特色小鎮在產業重構、空間梳理、文化保護、治理機制等層面的作用機制是怎樣的?
鄉村地區的特色小鎮,是中國特色小鎮探索和發展的重要形態,也是中國鄉村在生態、文化、產業、社會等多個層面進行重塑的重要機遇。當特色小鎮遇到美麗鄉村,兩者都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方塘智庫認為,特色小鎮勢必是整合鄉村內外資源的重要平臺。一方面,鄉村地區的特色小鎮建設,必然要立足于鄉村地區原有產業的轉型升級,必須充分挖掘利用鄉村原有的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人才基礎。另一方面,特色小鎮將通過集聚資本、人才、創新創業要素等,成為鄉村地區對接外部資源的重要平臺。
特色小鎮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價值主要包括五個層面:1.就地城鎮化的重要平臺;2.鄉村文化符號進行表達的重要支撐;3.鄉村地區產業重塑的關鍵平臺;4.鄉村旅游資源整合和游客集散的依托;5.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路徑。
然而,鄉村地區特色小鎮的建設,不同于工業園區的建設,也不是一個純粹的社區營造,既不是建制鄉鎮的建設,也有別于嵌入都市型的特色小鎮。因此,方塘智庫認為,特色小鎮建設應該堅持以下創新邏輯:
第一,產城人融合發展邏輯。
人是特色小鎮的居民,更是城鎮建設的客戶。特色小鎮是產、城、人集聚融合的空間,以較好的城鎮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為居民提供生態優美、生活便利的居住空間。當前,鄉村地區的休閑農業、特色農業、文化旅游、特色民宿、文化創意、健康養生等產業迎來了發展機遇,特色小鎮能否構建一個具有活力的產業生態,考驗著其是能否構建起自己的價值閉環。
第二,超越土地和地產的邏輯。
過去20多年里面,中國很多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變成了地產,工業地產、旅游地產、文化地產等概念很多時候在落地之后,相應的產業并沒有發展起來。到今天,地產已經進入了過剩階段,土地財政也已難驅動城市新區的發展,更何況是在鄉村地區。因而鄉村地區的特色小鎮建設,必須超越地產邏輯,否則會導致地產和其他目標產業的雙輸。
第三,堅持市場化的邏輯。
特色小鎮的建設,動輒要投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規模的項目,產業的打造也需要大量企業家參與,而大量人口的到來入住,更是無數個體自由選擇的結果。特色小鎮的建設和運營,不是行政權力單方的“任性”就能夠實現的,因此鄉村地區的特色小鎮建設,必須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堅持市場化之路,此外別無他途。
第四,在地文化的挖掘。
在地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地文化的全球化表達是特色小鎮的機遇。特色小鎮的“特色”來源,將有很大部分來自鄉村沉淀的文化資源。而對這些文化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利用,將是一個特色小鎮區別于其他地區、構建自身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第五,互聯網的邏輯。
借助互聯網連接一切的價值,大量的冗余產權將被釋放出來,并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市場供需的匹配交易。互聯網對于包括旅游產業在內很多產業的介入也是如此,傳統意義上的非旅游資源因此被激活。比如,以前農家房屋并非旅游資源,但借助Airbnb這樣的平臺,主人空出來的房間和時間拿出來與游客分享,成就了民宿的興起。另外,互聯網在營銷層面對特色小鎮的驅動價值也很大。
第六,社會建設的邏輯。
在社會變遷的背景下,很多鄉村原有的治理機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瓦解,其秩序倫理和治理機制亟待重建。因此,在特色小鎮的建設進程中,社會建設邏輯也應該貫穿始終。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孫劍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