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對話(三)企業幫扶——由“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賈國強 |論壇現場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0期)
今年7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當地企業在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要在產業扶貧過程中發揮好推動作用,先富幫后富,實現共同富裕。
企業是參與精準扶貧的重要力量。但在實踐過程中,企業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角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推進精準扶貧?
在新形勢下,尤其是開展精準扶貧以來,將貧困人口的發展需求和企業的發展能力有效結合起來,已成為扶貧工作的創新舉措,體現了貧困群體和企業的共同需要。這種企業參與扶貧開發的新模式,既規避了政府扶貧的弱點,又能體現出市場元素的積極作用。
同時,企業參與市場扶貧,不僅僅是開展公益的慈善事業,也能通過在貧困地區建立開發扶貧項目,開發資源、培育產業。通過規?;a、現代化管理、精細化分工、產業化經營,建立產業集群,催生貧困地區發育新經濟組織,既吸納貧困人口就業,提高自我發展的能力,也有利于實現企業互利共贏、多元平衡、高效運作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創造企業自身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的新的實現模式。
首屆中國扶貧論壇以“企業幫扶由‘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為主題,政府官員和企業高管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韓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實施大規模的扶貧開發,30多年來,經過各級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努力,我國譜寫了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在扶貧開發初期,企業參與扶貧有兩個顯著特征,一個是以國有企業為主,非公企業參與相對較少;另一個特征是企業扶貧以捐助、輸血為主,缺乏造血功能。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精準扶貧戰略的實施,眾多民營企業緊跟國有企業步伐,在扶貧參與中開始發力,他們的扶貧思路和模式也從過去的“輸血”向“造血”轉變,除了承擔社會責任,效益與市場成為企業扶貧最大的考量標準。
王廣平:創新貸款模式,打造精準扶貧小額信貸
農村信用社是伴隨著共和國的成立而誕生的,是以農為本、為農服務的農村金融組織。2005年隨著我國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推進,甘肅省信用聯社在2005年正式成立,我們本著服務三農、服務小微、服務縣域的宗旨,認真地履行管理、指導、協調、服務等各項職責,各項業務在這十來年也實現了長足的發展。
首先,在精準扶貧方面,我們做了幾個探索。
第一,打造精準扶貧的專項貸款。這個貸款是和省財政廳、省扶貧辦共同構建,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量身定做的一個貸款品種,每戶5萬元,期限3年,基準利率,免抵押,免擔保,全額貼息,這個貸款品種從去年開始推廣。
第二,建立聯動機制。省財政廳負責對貸款的投放計劃和貼息安排,由縣區政府負責貸款的主體實施,由我們參與行負責貸款的發放,形成了聯動機制。
第三,創新貸款模式。1.直貸模式,有勞動能力、有創業意愿的貧困戶,通過銀行直接對他發放這筆貸款,支持他進行產業方面的發展和脫貧。2.行業帶動模式,對有勞動能力和創業意愿,但沒有明確的創業目標和創業能力的貧困戶,通過當地政府協調,由一些種養大戶還有農業龍頭企業與貧困戶簽訂帶動協議,指導農戶確定投資方向,使貧困戶能夠在企業的帶動下增收致富、脫貧。3.推動貸資分紅模式,對一些沒有勞動能力和創業能力的貧困戶,主要是通過將農戶名下的資金,在個人自愿的基礎上與當地的龍頭企業簽訂協議,由企業集中使用貧困戶的貸款,每年按一定比例的收益進行分紅付息模式。
在小額信用貸款過程中,我們和省財政廳建立一種風險共擔機制。由財政和銀行按7:3的比例拿出風險資金建立風險基金,同時落實貸款發放的主體責任,由縣區政府作為貸款發放、回收、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精準扶貧貸款的實施,建立了政府與金融聯手增信的典范,構建了農村的貧困戶能夠精準貸款的綠色通道,有效地支持了農戶發展種植、養殖。
其次,在支持三農方面,也有一些比較成熟的做法。
第一,積極推廣我們自己的信貸產品,就是小額農戶信用貸款。通過評級授信,也就是沒有抵押沒有擔保,通過一次核定,余額控制,隨用隨貸,周轉使用,無需擔保的模式推廣評級授信工作。小額信用貸款降低了農戶貸款的門檻,縮短了貸款的流程,簡化了貸款的手續。同時,創新的貸款方式,破解了農戶在擔保抵押缺失上的制約,使農戶基本的生產生活資金需求得到解決。
第二,推行以大聯保貸款模式支持三農的貸款。由于目前各類農村經濟經營主體的需求不斷地增加,貸款的額度不斷地上升,我們通過5到7戶的聯保,加其他擔保機構的參與,形成了大聯保貸款的模式,這個在我們涉農貸款當中的占比也非常高。
第三,創新信貸產品。根據地域、區域和產業的特點,創新信貸產品,創新了五通五保的信貸產品。
第四,積極參與國家貼息貸款的發放。小額婦女擔保貸款,甘肅省畜牧業和蔬菜的貼息貸款。
第五,在農村構建金融服務網絡。主要是為了解決農村的支付結算的瓶頸,我們通過設立便民服務點,設立便民自助終端,以及和電商聯手進行一些服務,和互聯網金融相結合,支持農副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便民服務點和便民服務終端主要是滿足了農村的農戶,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的農戶的金融需求問題。
最后,我說一下在今后扶貧當中的設想和思路。
未來發揮農村信用社的地緣和人緣優勢,配合區政府對已經發放的精準扶貧的小額信用貸款進行跟蹤監測,我們既要管放,也要管用,這塊工作能夠做到位,就能使真正的扶貧資金能夠用在貧困農戶發展產業方面。
趙永華: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
產業扶貧是提高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最根本的舉措,是其他扶貧措施取得長遠效果的一個保障。產業扶貧可以說是所有扶貧中最重要的,國家對產業扶貧非常重視。實際上除了社會兜底的都要發展產業,通過產業實現脫貧。
發展產業,首先要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問題?,F在農業方面,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農產品的銷售問題,現在是農產品市場價很高,中間利潤開發商拿去了,為什么呢?因為現在所有農產品都在商鋪里銷售,商鋪的租金也很高,高的租金必須通過它的經營去補差,所以凡是進了這樣的商鋪,糧食提高50%的價格,蔬菜翻幾番。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建立社區店,在每個社區選出一塊地方來,無償建一些社區店,我想建社區店是農業走向優質產業和貧困人口脫貧的根本措施。
產業如何選擇?產業應該選擇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比如說內蒙古在產業扶貧中選了7個產業,第一是肉羊產業,肉羊在內蒙古是傳統產業,但在全國來講是特色產業,內蒙古的羊肉幾乎走遍全國各地,很受歡迎,味道純正。肉牛也是內蒙古的特色產業,羊肉是全國第一,牛肉是全國第三。還有發展生豬,生豬應該說原來不是內蒙古的產業,但是由于環保問題,南方限制了2/3的養豬場,減少了1/2的養殖量,這樣北方地區是發展生豬的好機會。同時玉米量很多,700斤玉米就能養一頭豬。還有肉雞,效果也很好。還有飼草料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一方面秸稈用不了,一方面牲畜需要飼料,現在通過種植人工牧草,把玉米秸稈存起來,它的營養價值是原來的2.7倍,同時還能夠被牲畜利用,這樣的話我們有廣闊的牲畜料。苜蓿是牧草之王,我們通過種牧草實現飼草料產業發展起來。還有蔬菜產業,7、8、9月份是內蒙古的蔬菜生產季,土地也沒有什么污染,這個時節可以向全國供應夏季蔬菜。
趙眾煒:培養新型經營主體,使貧困戶和市場結合起來
定西有六縣一區,唯一的區是安定區,安定區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一個農業區,47萬人口中有37萬人是農村戶口,也是六盤山區特困地區的連片地區的縣區之一,我們脫貧攻堅的任務也是異常的艱巨。
產業發展在扶貧中是第一位的,沒有產業的發展,扶貧是沒有根基的。在這塊我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加大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第二,加大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我們貧困戶,我們的農戶,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為什么富不起來,因為沒有對接起來。培養新型經營主體,就是為了使農戶、貧困戶跟大的市場結合起來。新型經營主體包括幾個方面:
一般的農戶,上去是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再上去是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像金字塔的塔尖一樣,安定區在發展“中國薯都”、發展“西部草都”上,這些龍頭企業的引領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我想首先說一下,這些龍頭企業,政府和龍頭企業是什么概念?
政府應該做好三件事,一是建好一個平臺,我們搞了一個馬鈴薯發展園區,占地7000多畝,有種薯的繁育期,有馬鈴薯的加工區,還有以馬鈴薯國家級批發區為代表的市場建設。
二是龍頭企業需要有原料,我們幫助企業把基地建好?,F在有很多資源枯竭的城市,但是搞農業,這個資源永遠不會枯竭。另外,我們要解決錢的問題,貧困地區的龍頭企業是非常弱的,我們的資本的逐利性,使得貧困地區在資金上處于非常弱勢的地步,在資金上幫助企業解決,第一個是在國家,項目和資金上幫助企業爭取。第二個是協助金融部門,我也希望在座的企業家到安定區來,安定區有非常好的龍頭企業可以合作。
此外,政府還能做什么呢?打造一個環境,打造一個輕商重商的關系,做你該做的,不做你不該做的。在企業做一些事情的時候,該辦的手續就辦,該辦的事情就辦,不要吃拿卡要,不該你做的,市場的東西歸還給市場,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你不要去指手畫腳。
另外一個要打造對外宣傳的環境,定西的9月是一個非常繁忙、豐收的景象,也是我們謀劃來年工作的重要時節,每年有很多會議在這兒,馬上要召開的中國定西馬鈴薯大會將在安定區舉行,去年我們搞了一個全國的馬鈴薯主食化聯盟。也是去年的9月份召開了全國的草產業聯盟的成立大會。我們通過這些會議,通過這些平臺,把我們的平臺推介出去,讓外面的世界都了解當地的企業,了解當地的產業。這是政府和龍頭企業之間的關系。
龍頭企業如何帶動貧困戶呢?今天主要說的是產業扶貧,對于企業和貧困群眾直接慈善性質的我不多說了,我說一下如何發展產業:一是用工,二是訂單農業,三是土地流轉。訂單農業,安定區達10萬畝以上;土地流轉,龍頭企業的土地流轉5萬畝以上。整個土地的規模經營安定區是30%,這種直接的發展有個邊際效應的問題,一個企業跟千家萬戶簽訂訂單,不可能無限制地簽下去,它的成本隨著規模上去會增長。因此,我們新型經營主體就是龍頭企業需要帶動一些合作社,由這些合作社再來帶動農戶或者是種養大戶,或者是貧困大戶按照金字塔形運行,這樣是比較好的一個方式。
彭丹:讓政府出政策,企業家出錢,農民出力
我覺得扶貧工作在全國各個層次、各個領域都掀起了一波扶貧的熱潮,積極性很強,大家的決心也很大。
我曾經四下甘肅的農村,作為一名甘肅省的政協委員,不應該只是關心自己文藝工作那點事,應該關注民生,關注社會,所以我下去調研的時候發現在甘肅的各個領域里,扶貧工作非常艱難。我調研之后今年寫了一個提案,倡導農民“種電”,讓農民成為精準扶貧的受益者,因為今天對話的題目是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我提到的“種電”方案,不是純粹地讓農民種地,大家知道甘肅的土地比較貧瘠,其實是西部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有的優勢是太陽能資源比較豐富,我提出倡導農民大力開展“種電”的模式,利用光伏發電,利用我們的優勢,避開我們的短處,但是用資本的形式,以資本為核心,以高科技為依托,以個人和集體為單位,去發展貧困山區、貧困農民的“種電”扶貧方式。
這種方式不要國家政府花一分錢,由企業家購買光伏發電的設備,通過融資租賃的形式,租給每一村每一戶,每一戶給他們是無息貸款。當然大家可能會提出配額的問題,你發電完之后怎么賣出去呢?怎么變成效益呢?這個需要政府出臺一定的政策,這就是扶貧政策上的傾斜。而且這個方式是不需要擔保,由企業租賃給農戶,農戶只需要提供他的低保收入的證明和戶籍,我們就給他免息貸款。讓政府出政策,企業家出錢,農民出力,這樣可以把扶貧工作落到實處。
趙永亮:企業家必須為老百姓服務
我們有十大產業,有58個企業,有11000名員工,總資產是180億,20多年來,在治沙生態扶貧和產業上總共投了120億。鄂爾多斯和定西差不多,46.8%的地方是生態脆弱區。鄂爾多斯南高北低,北面是黃河,每年有1.6億噸的沙子進入黃河,造成黃河斷水的事件時而發生。
北方的陽光是北方人民取之不盡的資源。我們治沙要科學地治,合理地治,治沙不用沙是大傻瓜,我們要實實在在地走,沙漠拉出兩個鏈條,一個是有機產品鏈條,一個是有機食品鏈條。
我們搞規?;B殖,產業化配套,現代化加工,資本化運作;同時現在還要執行四項基本原則,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金融支持,老百姓受益。
2000年以后,我們在產業鏈上做文章。人還要有責任,企業最主要的是誠信、創新和管理。企業家的品質是激情、韌性和責任。很多記者問我,你作為私人企業,治沙生態扶貧是政府的事,你作為私人企業是為什么,我的答復是,馬克思講過,資本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但是在中國不同,中國的企業家必須具備政治上的素質,中國的企業家必須為老百姓服務。
承前啟后是責任,與時俱進是使命,企業家下一步的競爭就是下一代的競爭,所以大家講精神扶貧,文化扶貧,教育扶貧,都特別的需要,我們必須要走區域經濟,縣域經濟,新農村建設,農村城市化扶貧,生態移民和科技之城。扶貧差距是觀念差距,觀念就是思想,所以轉變思想才能有成就。
趙緒萍:建一個基地,活一個產業,富八方群眾
果菜貿易有限公司一直負責深圳市永久性蔬菜基地的管理,我們作為一家承載著民生工程的企業,一直以來也承擔著社會責任,今天來參加這個精準扶貧的論壇,主要想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精準扶貧的“紅河模式”。
“紅河模式”首先是引進了食品安全供應鏈的體系,食品安全現在能夠做到的是到終端,在進超市之前進行農業檢測,紅河模式從種子、生產資料、生產過程、技術各個方面進行全程的監控,達到可追溯,一直到老百姓的餐桌上?!凹t河模式”想建一個基地,活一個產業,富八方群眾。
這個項目計劃投資8億多,現在已經完成了3.3億多的投資,3年下來效果非常明顯,得到了社會特別是當地老百姓的認同。經過3年的時間,我們帶去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現在每一戶每一畝的產值可以達到2萬元,因為云南的地質、氣候都比較好,可以實現四季種,尤其葉菜種得挺好。
可喜的是,當地的一些老人家的就業得到了解決,特別是60歲左右的老人,以前是靠自己的子女出去打工,一年回來之后給一些錢,現在基地建好之后,他們來到產業園做產業工人,每個月還有1800到2000多元的收入,他們做計件工人有時候拿到80塊,如果按天算的話可以給到60塊/天,現在這些老人家逢年過節回來,可以給孫子、小孩包紅包,這是我們項目做了3年之后很明顯的一些轉變。
李海闊:注重精神扶貧,才能富起來走出去
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精準扶貧,意義非常重大。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們一直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作為一個企業,東嶺30年的發展,首先要把自己做好、做強、做大,有能力去幫助扶持別人。
還有精神扶貧,我非常贊同,為什么這樣說呢?東嶺的發展,剛才主持人說了就是一個小村莊,種菜的,在80年代的時候,我們李總說了一句話,同是一個太陽照,同是一個黨領導,為什么別人富,我們這么窮,讓別人瞧不起。我們必須走出去看一看,學一學。在這塊來說,精神扶貧,為什么我們要走出去,蘭州拉面做得很好,我們陜西省也有一個特色,就是陜西臊子面,但是我們沒有走出去。觀念的改變,只有自己充滿信心,別人助推你一把才能起來,你沒有想法扶貧非常難。
國家提出精準扶貧,對于我們企業來說有它的積極意義。過去是大水漫灌,撒胡椒面,這個方式不行,國家提出的精準扶貧非常好,這樣就是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對真正需要幫扶的特困人員,就像一個及時雨一樣,我們希望及時雨下得更猛烈一些。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李堅 SF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