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報之二:新增長周期下上市公司亮點不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6日 06:16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相關文章: 2003上市公司年報報告報告之一:上市公司業績與國民經濟高度相關 2003上市公司年報報告報告之三:上市公司投資價值進一步顯現 2003上市公司年報報告報告之四:國有經濟戰略調整加速上市公司股權轉讓 2003上市公司年報報告報告之五:上市公司發展呈現區域不均衡格局 2003上市公司年報報告報告之六:多數板塊業績增長跑贏所屬行業 2003上市公司年報報告報告之七:上市公司資金運用效率仍有提升空間 2003上市公司年報報告報告之八:2004年上市公司面臨的新機遇和挑戰 2003上市公司年報報告報告之二:新增長周期下上市公司亮點不斷 去年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國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上市公司業績大幅提升,尤其是和消費結構升級相關的板塊其業績更是超常增長,股市的晴雨表功能越來越顯著,亮點不斷。 去年宏觀經濟全面走強為上市公司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全面好轉,總體業績實現了跨越式提升。上市公司贏利能力持續增強,績優上市公司的隊伍進一步壯大,具備并保持可持續發展的上市公司數量在迅速上升。 隨著上市公司贏利水平的提高和自身造血功能的增強,企業開始重視回報投資者,與2003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分紅派現稀少成鮮明對比,2003年全年上市公司分紅派現尤其大比例送、轉增股本現象火爆,高派現、高送轉上市公司數量創出歷史新高。 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以及市場化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外商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中國去年的外商直接投資金額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和全球資本競相追逐的熱點區域。受此影響,去年外資并購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并購對象選擇、并購方式等方面呈現出許多新特點。 去年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國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在房地產、汽車等消費熱點高速增長的帶動下,經濟發展明顯擺脫了連續多年依靠積極財政政策維持擴張的被動局面,開始出現企業自主投資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為主要動力的自主擴張勢頭,經濟增長的內生性、穩定性明顯增強,投資、出口連創新高,全年GDP增長達到9.1%。受此影響,2003年上市公司業績實現了跨越式提升,尤其是和消費結構升級相關板塊業績更是超常增長,股市的晴雨表功能越來越顯著。隨著上市公司業績趨好及機構投資者的增加,高派現、高送轉上市公司數量創出歷史新高,證券市場亮點不斷。 業績大幅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去年宏觀經濟全面走強為上市公司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全面好轉,總體業績實現了跨越式提升。2003年兩市上市公司(包括A、B股)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570.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28%。實現利潤總額1904.7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37%。實現凈利潤1268.2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9%。利潤總額增速比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快5.09個百分點,企業的獲利能力明顯提高。各項費用及成本支出基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2003年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利潤的增幅為24.86%,而三費(包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同比增長18.20%,增幅比主營業務利潤低6.66個百分點。按加權平均法計算,平均每股收益為0.195元,較2002年度增長31.9%,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7.37%,較2002年增長26.71%,企業資金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見圖1)。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持續增強,績優上市公司的隊伍進一步壯大,具備并保持可持續發展的上市公司數量在迅速上升。共有29家公司的每股收益超過0.75元,每股盈利1元以上公司12家,上年分別為24家和9家。虧損家數從前年的173家降低到152家。從2000年開始,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利潤連續三年提升的上市公司有59家,連續兩年增長的公司則多達500多家。這些上市公司分布在石化、汽車、交通運輸、醫藥業、制造業、金屬與非金屬、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綜合類和零售行業,公司的主營業務非常清晰,穩健增長趨勢保持得很好。 承接2003年年報業績大幅增長的態勢,上市公司2004年首季業績實現開門紅,滬深兩市共有1311家公司披露季報,加權平均每股收益0.0704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2.63%,同比分別增長37.77%和40.22%。在上市公司業績趨好的同時,企業的資產質量明顯改善,利潤分配水平顯著提升,說明上市公司業績具有較高的可信性和真實性。 截至2003年底,上市公司資產總額達到53665.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15%;股東權益達到17179.7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8%。在資產總額和股東權益快速增長的同時,企業的資產質量狀況明顯改善,2003年底上市公司流動資產總額16549.54億元,流動比率為1.03,流動性有所增強。2003年上市公司業績提高的真實性也可以從審計報告意見中得到驗證,2003年共有104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帶解釋性說明段的非標意見審計報告,占全部審計報告總數的8.09%,較2002年的13.36%下降了5.27個百分點(見表1)。 上市公司開始重視回報投資者,高派現、高送轉漸成潮流 隨著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提高和自身造血功能的增強,企業開始重視回報投資者,與2003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分紅派現稀少成鮮明對比,2003年全年上市公司分紅派現尤其大比例送、轉增股本現象火爆。目前共有655家公司推出分紅派現及送、轉增股本預案,分紅派現總額554.3億元,送轉增股本總額為403.4億股,平均每股分紅派現0.1285元,平均每股轉增股本0.4822股,均比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說明上市公司經營情況良好,現金流充沛,有能力對股東進行回報。2003年推出優厚送轉方案的上市公司達196家,遠遠超過2002年的89家。 上市公司派現數額大、送轉股比例高成為2003年上市公司分配方案的普遍特征。推出高送轉方案上市公司增多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比重提高有很大關系,結合基金2004年一季度投資組合,和各基金前十名重倉股的數據分析表明,191家送轉公司中,有30家公司股票一季度內被基金增持。這表明投資者已經不再僅僅滿足于用腳投票,他們已經開始介入上市公司的戰略部署和分配方案擬定,成為用手投票的積極型投資者,這對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提高企業競爭力有很大促進作用。成熟市場投資者獲取回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定期獲得現金分紅,因此股息率成為重要指標。如在香港股市,投資者對股息率與市盈率一樣重視。股息率也是巴菲特投資的選擇之一。去年巴菲特大舉增持中石油,公司6%左右的高股息率是其被巴菲特看中的重要原因。隨著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深化,股息率已成為不少券商和基金判斷公司價值的新標尺。 一是高比例派現創紀錄。去年上市公司分紅派現總額和派現比例均大幅增長,總額達到553億元,相當于利潤總額的41%,2003年分配預案中包含派現的上市公司共計594家,占擬分配公司的93.54%。此外去年每10股派現比例超過3元(含稅)的有70家,占總派現公司的11.95%;超過4元(含稅)的有26家,占派現總家數的4.55%,而2002年上述兩個比例則只有9.06%和2.91%。去年A股股息率超過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公司占總數25%,明顯超過去年,高股息率公司的增加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從板塊分布看,鋼鐵板塊的表現最為突出,在股息率排名前十名的公司中,鋼鐵類公司就占了一半。以更長的周期看,高股息率類股票的走勢穩健,抗跌性較強,是很好的中長期投資對象,在物價見漲、實際利率為負的情況下,一些高派息公司的投資價值日益凸顯。 二是高送轉方案蔚然成風。去年共有19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送股和轉增預案,比2002多66家,比2001年多58家,創下新的歷史紀錄。其中每10股送轉10股的公司高達34家,較2002年的14家猛增了142.86%。送轉比例在每10股送轉5股以上的也有90家。其次191家公司送轉股數合計約為418億股,也遠超過2002年的168億股和2001年的125億股。就送轉股的比例看,2003年送股比例最多的為五糧液(資訊 行情 論壇),其每10股送8股的分配方案高于2002年10送6的華僑城(資訊 行情 論壇);轉增股本比例每10股轉增10股的多達19家,較2002年的6家增長了216.67%。另外,2003年上市公司分配預案中送股比例高于10送3的有21家,占擬送股公司的24.71%,而2002年的比例只有12.73%;轉增股比例大于10轉增5的則有36家,占擬轉增總家數的51.22%,2002年的比例為37.5%(見表2)。 證券市場外資并購邁出實質性步伐,并購方式不斷豐富 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以及市場化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外商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中國去年的外商直接投資金額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和全球資本竟相追逐的熱點區域,而加入WTO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而國家在政策上也對外資收購國內企業提供種種便利,如《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等規章的相繼實施,使得中國引資的方式和手段進入一個新的高度和方式,2003年12月9日,銀監會《境外金融機構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出臺,較為敏感的金融行業,也正式完成了對外資開放的立法立規程序,標志著我國可以對外資開放的行業都敞開了大門。市場環境的改善預示著外資并購將進入一個新的加速發展階段。以花旗銀行海外投資公司收購浦發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5%的股權為標志,拉開2003年外資收購國內上市公司股權的序幕,全年披露外資并購上市公司的數量為12家,與2002年相比有大幅增長,并購對象選擇、并購方式等呈現出許多新特點。 一是在并購對象的選擇上,外資關注的重點已從制造業向交通、港口等基礎型行業和銀行、保險、證券金融、咨詢服務領域轉變。外資并購范圍越來越廣泛,滲入的程度越來越深。外資對國內感興趣的產業包括國內潛力巨大且高速增長的市場;低廉的制造成本;在國內具有一定品牌優勢的企業。跨國公司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國有企業的股權重組,他們看中的是那些市場前景好、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而那些技術落后、包袱沉重,沒有市場潛力的企業,難以成為外資并購的對象。 二是外資并購已從原來的占領市場向提高核心競爭力轉變,從利用勞動力等傳統的比較優勢要素向利用優勢企業的資金和技術轉變,外資公司十分重視被收購對象的銷售網絡以及生產設施等條件,并將其視為在中國進行收購活動的關鍵所在。如春暉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外資并購案例,外資已經由原來的生產領域向生產的上游資源領域和下游的銷售領域轉移,意在打造完整的產業鏈;從美國AB公司通過認購青島啤酒(資訊 行情 論壇)股權以結成戰略聯盟來看,外資進入中國已從利用勞動力等傳統的比較優勢要素向利用優勢企業的資金和技術轉變。匯豐銀行參股上海銀行、平安保險,美國國際集團對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投資以及花旗銀行收購浦發銀行,都說明了這一點。 三是追求長期利益和戰略目標成為外資并購的主要目標。外資并購直接發生在上市公司的并不多,很多是發生在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身上,或者通過與大股東的合作而涉及上市公司,顯示外資并購并沒有以追求短期財務利益而對上市公司的殼給予更多的關注,追求長期利益和戰略目標是外資并購的主要目標。例如東方熱電(資訊 行情 論壇)公司控股股東石家莊東方熱電集團有限公司于2003年11月2日,與加拿大漢博和漢博有限公司(HARP-ER&;HARPER,LTD)簽署東方熱電集團國有股權轉讓意向書,擬對其進行股權重組,出售部分國有股權,使其成為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有限責任公司。 四是并購以相同或相近產業為主。在2003年外資并購中,有近70%的上市公司收購方主營與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一致。如在柯達公司收購樂凱膠片(資訊 行情 論壇)案例中,柯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主營膠片生產與投資,樂凱膠片的主營也是膠片生產經營。產業并購的就是收購方與目標公司主營業務相同或相近。 五是外資并購的收購溢價相對較高。隨著上市公司并購規模的擴大,國內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平均溢價率從1997年的33.96%,下降到2002年的10.71%,但在2003年的外資收購國內上市公司的市場上,國有股轉讓卻普遍出現高溢價率的現象,如在華潤輕紡收購華潤錦華(資訊 行情 論壇)的案例中,國有股轉讓溢價率為75.39%;在柯達收購樂凱股份案例中,國有股轉讓溢價率為192.25%;在12月份公告的紐卡斯爾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收購重慶啤酒(資訊 行情 論壇)5000萬股國有股的案例中,更是創下了國有股轉讓溢價率達320%的天價。 消費結構升級助推相關板塊業績超常增長,晴雨表功能顯著 2003年宏觀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居民收入不斷提高,消費結構躍上新臺階,汽車、房地產等消費熱點持續火爆,固定資產投資更是高速增長,道路、港口、市政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開花,南水北調、青藏鐵路、西氣東輸等大型投資項目繼續推進。2003年房地產完成開發投資10106億元,比上年增長29.7%;全年商品房銷售額7671億元,增長34.1%,其中銷售給個人增長35.8%,所占比重為92.5%,個人購買已經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汽車工業增勢強勁,全年汽車產量449.65萬輛,增長33.3%,其中轎車產量202.0萬輛,增長幅度高達85.0%。而房地產和汽車的快速發展,必將拉動鋼鐵、建材、化工等產品的熱銷,使得這些行業保持高速增長,從而惠及這些行業內的相關企業。從主營收入前100家上市公司的分布來看,鋼鐵、石化、汽車、金融和能源這五朵金花占了絕大部分,而這些上市公司也是2003年市場上表現最為搶眼的股票,它們也是拉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主力軍,此類行業又是2003年以來宏觀經濟表現最為突出的核心行業,說明股票市場與宏觀經濟的關聯度越來越大,股票市場是宏觀經濟晴雨表功能也越來越顯著,這對于今后的投資理念將產生革命性的影響(見圖2)。 一是以鋼鐵為代表的金屬冶煉行業。該行業2003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為41.04%,主營業務成本增長率為38.91%,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率為52.24%,說明金屬冶煉行業受益于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綜合成本費用率有所下降,收入與利潤協調性好。2003年金屬冶煉行業實現利潤總額3498499.34萬元,較2002年增長72.96%,其中營業利潤增長70.18%,投資收益降低11.00%,營業外收支凈額降低1.17%。行業景氣程度明顯上升,整體表現為產銷兩旺。鋼鐵類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達到0.53元,同比增長60%,其中建筑用鋼為主的上市公司業績上升幅度最大,達73%;板材類次之,上升幅度達37%;特鋼類業績下滑幅度達36%。 二是能源電力行業。2003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為21.60%,主營業務成本增長率為20.40%,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率為24.66%,說明能源電力行業綜合成本費用率有所下降,收入與利潤協調性良性發展。2003年能源電力行業實現利潤總額2705006.74萬元,較2002年增長30.66%,其中營業利潤增長29.63%,投資收益增長77.04%,營業外收支凈額降低4213%。35家最先公布年報的發電類上市公司2003年共實現主營收入786億元,同比增長22.62%,凈利潤同比增長34.42%,電力設備類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51%,凈利潤同比增長29%。 三是化工行業。2003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為29.02%,主營業務成本增長率為29.15%,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率為31.21%。2003年化工行業實現利潤總額4105766.2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1.61%,其中營業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55.13%,投資收益比去年同期增長22.84%,營業外收支凈額比去年同期降低210.73%。化工行業市場需求大幅上升,整體表現為產品價格快速上漲。平均每股收益0.19元,同比增長20%以上。 四是以汽車為代表的重工制造行業。2003年重工制造行業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率為31.07%,實現利潤總額1425074.85萬元,較2002年增長299.17%。其中營業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303.40%,投資收益比去年同期增長108.23%,營業外收支凈額比去年同期增長31.83%。重工制造行業受益于國民經濟投資的快速增長,在擴大市場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重工制造行業高成長時期已經到來(見表3)。 主業轉型公司冰火兩重天 資產重組和主業轉型是證券市場永恒不變的主題,多數主業轉型公司是在硬撐到自救無門、無路可退甚至被ST處理后才匆忙重組轉型的,這種帶有應急、救火性質的被動轉型約占轉型公司的80%以上,重組和轉型效果自然難以保證。少數公司的轉型是通過投資新領域、開工新項目、置換資產等手段另辟戰線、試水新業、主動完成的,此類公司占主業轉型公司的比例不到10%,但轉型后幾乎全部實現了業績的穩步甚至大幅增長,與被動轉型公司形成了鮮明對照。2003年有超過10%的上市公司已經實施了主業轉型,其中50%的公司轉型大功告成或初戰告捷,35%尚不能充分顯示轉型效果,約15%的轉型公司2003年報顯示其轉型失敗(見圖3)。 轉型公司的業績表現與其轉型時間長短表現出一定的負相關性。2003年度業績改善的轉型公司一般是在2002-2003年度期間實施轉型的,其中的ST和*ST公司近70%能夠扭虧為盈;而轉型效果不佳的公司中,50%以上是2001年以前實施轉型的,其中相當部分如今正披星戴帽,在轉型三年后重又陷入需要尋求新方向的困境中。2000年以前實施主業轉型的公司中,至今鮮有能夠實現再融資的,也從側面表明轉型之后很難富過三年。如*ST鼎天(資訊 行情 論壇)1998年被四川鼎天集團入主后,一直致力于信息產業的轉型,但長期未見收效處于慘淡經營的境地,并成為深滬兩市首家發布將要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的公司,2003年底綿陽高新投資(控股)集團入主公司,借助財政補貼勉強暫時扭虧,并重新開始了新一輪向基礎設施建設、開發、物業管理及市政建設產業的轉型之旅。 業績與轉型主動性呈現正相關關系。那些即將面臨退市才匆忙轉型的公司,病急亂投醫,對新的產業根本不甚了解或對象選擇錯誤,效果自然不如準備充分、具備天時地利的主動轉型公司。如廣鋼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與廣鋼集團進行資產置換,主營轉為冶金產品加工配送、氣體生產并逐步邁向現代物流業,2003年業績大幅增長。福星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主業由鋼絲繩轉向房地產并涉足光纖、生物等領域,2003年度業績也大幅增長。 表1:上市公司2003年主要財務指標
表2:高送配上市公司分配情況一覽表
表3:2003年四大高增長行業經營情況一覽表
(上海證券報 國家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