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其仁:重新界定產權之路(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0日 11:34 經濟觀察報
所以,恰恰在1978年以后,剛才講到的那兩個歷史事件才有了完全不同的結果。從農村看,包產到戶在幾年時間內席卷全國,一步一步得到合法化承認。其實,根據杜老的回憶,鄧小平早在1960年就講過,包產到戶能多打糧,不合法,就讓它合法起來。但1960年就沒有這個政治條件,非要到了1978年后才行,雖然農民和許多基層干部對于用什么辦法可以多打糧、少挨餓,早就是明白的。包產到戶被合法承認了,就意味著從傳統的全盤公有化體制里,清楚劃出一條農戶私人權利的界線。這樣,經由一個承包合約,中國正式開始重建私人產權。這是所有社會主義“本本”上從來沒有講過的事情。中國的改革,就是這么起步的。 開放也是逼出來的。歷史說,1977年寶安又一次大規模集積了逃港人口。當時廣東的主政者習仲勛去調查,知道很多逃港農民跑過去兩年就寄錢回來蓋房子。為什么到香港有這么高的收入?答案就是擴大經濟自由:農民不但務農,也可以打工,并開放市場,活躍生意。那時深圳靠香港邊境有一個羅芳村,對面也有一個羅芳村,原來都是這邊羅芳村跑過去的人建起來的,只是對面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比這邊高出100倍!這樣就逼出一個想法:能不能把門打開,劃出一塊地方,讓香港企業開到境內來,這邊的農民不逃港也可以打工?廣東第一線提出這個構想,匯報到北京,鄧小平贊成,至于用什么名字,鄧小平說,就叫特區,因為陜甘寧邊區就是特區。 回頭看,包產到戶、自留地、農民小自由,逃港事件,“利用香港、發展內地”等等,歷史上都多次發生。但是,只要政治思想路線不對頭,那些來自第一線的探索,頂多就是一個權益之計。既不可能持久,更不可能普遍。所以,中國的改革開放是逼出來的,到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提出,才成為更主動、更系統的變革過程,成為 “多方面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相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 世界上還真有人以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什么“華盛頓共識”指導出來的結果。我認為那是對歷史的無知,因為那個時候中國人的絕大多數人并不關心華盛頓在干什么,也不知道那些人究竟說了些個啥。中國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怎樣把飯吃飽搞建設,怎樣把過去被死教條捆住的手腳解放出來。還有人要編“北京共識”和人家打擂臺。我也看不出有什么必要,因為北京共識早在1978年就有了,綱領就是改革開放。 農村改革和特區開放,兩端發力把整個神州大地卷進了改革開放的大潮。我這里發言的題目,不過是取一個角度來觀察經濟體制大變革的一條線索。過去全盤公有化的計劃體制是一套權利界定,因為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就在改革開放中重新界定。概略地說,我國產權制度變遷是分為四個層面展開的。 第一個層面,是原本全盤歸國家和集體的公有制,除了抽象的“全民”或“集體”為其所有者,所有具體的、有實際行為能力的個人,在里面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權利地位?到底公有制里面可不可以再劃分出一些權利界線來?改革開放找到了一個方法,就是公有制可以通過承包合約再把行為的權利——包括責任和義務——重新界定到個人。農業承包,工商業承包,做的就是這個層面的權利界定工作。 第二個層面,是通過承包劃出的私人使用權,又發生轉讓。就是說,從使用權演變為轉讓權。這當然引發更復雜的問題,比如可轉讓的范圍、轉讓價怎樣形成等等。其實,全盤計劃轉向市場經濟,真正的基礎就是轉讓權。什么叫市場經濟呢?一般講就是價格機制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什么是價格機制?無非就是有人喊價,有人還價,而喊價應價都首先是一個權利,如果沒有喊價權和還價權,教科書上寫的“市場價格”又從何而來?于是,中國產權改革的第二個層次就啟動了市場經濟,從使用權入手,進到轉讓權、定價權、喊價權和還價權,資源配置就再也無從靠蘇聯教科書那一套范疇運轉了。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