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跨國公司給我們帶來了什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 07:08 人民網—人民日報
編者的話 從去年的“徐工”、“蘇泊爾”,到如今的“娃哈哈”,一系列有國際背景的并購事件前所未有地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這種現象提醒我們,在走過20多年的合資之路后,許多中國企業已經擺脫當初資金、技術、管理全面饑渴的狀況,一部分企業已經成長壯大,并開始走向國際市場。雖然與跨國公司比較起來,成長壯大的中國企業依然難稱“老大”,但企業生存發展的環境變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企業應該怎樣選擇合資的道路,怎樣在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中做大做強? 對“娃哈哈”等案例,我們既關心沖突的發展演變,更關心它們所展示的方向性、規律性的東西。從本期起,我們推出“今天我們如何利用外資”系列報道,與讀者共同思考,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企業應該怎樣走好開放之路。 解了燃眉之急 金碚告訴記者,有一位國外經濟學家對他說:“世界上這么多國家,對世界500強企業的投資都心情復雜,既愛又怕。只有中國,不僅對他們敞開懷抱,而且表現得歡欣鼓舞。” 的確,在全國各地開發區,幾乎都把吸引到500強企業投資作為最大的業績宣傳,因為這可以證明當地的投資環境好,吸引力強。據《財富》雜志調查,92%的跨國公司計劃在中國設立地區總部,而500強企業,幾乎全數已經在中國登陸。 為什么中國這么歡迎跨國公司投資?金碚認為關鍵是外資解了中國希望快速發展的燃眉之急。 中國第一家外資企業誕生于1980年。此后,外資如開閘之水,洶涌而來。中國引入外資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集中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十年。當時國內思想包袱沉重,姓社姓資爭論得很厲害。因此當時引進來的外資主要以與我們有血脈聯系的港澳臺和華僑投資為主,地點集中在東南沿海,特別是珠三角一帶。這也使得東南沿海特別是廣東經濟迅速領先于全國。 引進外資的第二個階段是以跨國公司投資為主體。這一時期,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大面積地并爭先恐后地向外資敞開懷抱,形成各地、各行業競相引資的局面,各種優惠政策也層出不窮。 我們對外資的積極態度,使得我們從1992年以來,一直是發展中國家中吸引外資最多的。1993年,甚至在全球所有國家中排第二。據統計,中國所吸引的外資占全部發展中國家的1/3。 如此巨大的外資無疑為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輸入血液。有中國學者計算,從1980年中國引入外資起,到1999年的20年間,外資對中國經濟的增長貢獻率高達28%。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學者計算,中國在90年代的經濟增長中,外資的貢獻率高達30%。 金碚認為,其實經濟增長數據只是一面,外資特別是跨國公司的投資對中國經濟其他方面,如就業和出口的貢獻也很大。 針對勞動力資源豐富而資本匱乏這一國情,引進外資是最好的選擇。目前,外資企業在中國直接吸納就業人數達3000萬人,約占中國城鎮非農業人口的1/10。還有學者統計,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1985年為29.7億美元,2006年達到5638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出口中的比重,也由當初的3%左右上升到58.18%。也就是說,中國現在如此好的出口局面,一半以上是外資的貢獻。 單從這些數字,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我們對跨國公司的投資那么歡欣鼓舞。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最近,娃哈哈與法國達能集團的官司成為新聞一大熱點。記者在百度網搜索“娃哈哈與達能事件”,相關網頁多達65100個。 當然,如果僅僅是一個娃哈哈的事情,斷然不會引起如此強烈的社會關注。看看各方評論也可以發現,事件已經超越了企業間的官司,而上升到外資進入、跨國公司合作以及民族品牌甚至產業安全等高度。 隨便抄錄一些評論的題目,如《品牌之爭,民族產業之劫?》、《中國人抵制達能入侵又如何》,從中可以看出人們把娃哈哈事件看得有多么嚴重。而新浪網友在宗慶后做客新浪后的270條留言里,類似呼吁抵制達能產品,甚至把達能比作八國聯軍的帖子鋪天蓋地,充滿了火藥味道。 如果輿論代表著某種民意,那么從娃哈哈事件各方的反應我們可以隱約看出,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已經逐步富裕起來的中國人似乎開始對外資、對跨國公司說“不”。 那么,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看待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外資進入中國27年,究竟帶給我們什么? 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金碚研究員。 帶來的不僅是增長數字 金碚認為,經濟增長數據只是跨國公司帶來的一方面好處。對于中國經濟,跨國公司的更大貢獻可能是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帶給我們國際化視野和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 市場活力來自競爭,沒有競爭就難有發展。而恰恰是跨國公司的進入使我們的企業在沒有走出國門就體會到了國際競爭。這點在電信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 中國本土的電信制造企業從一開始就在諾基亞、摩托羅拉等一大批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的環伺下,接受著國際化競爭的洗禮。據華為、中興等企業的員工介紹,國內任何一個電信項目的招投標,必定少不了跨國公司參與。你要想中標,就必須先戰勝他們,然后才是自己本土企業的競爭。恰恰是在成長時就經歷了高起點的競爭,大浪淘沙后存活下來的企業,生命力才是頑強的。 你看,今天作為本土電信制造企業,華為、中興不僅在國內站住了腳,改變了跨國公司一統天下的局面,而且兩個企業的國際化征途也邁出堅實的步伐,其中華為已經成長為中國本土的跨國公司,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海外銷售收入已經超過企業總收入的50%。 而國際化視野和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則是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后給我們帶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提升。完全可以說,沒有跨國公司的大規模進入,這些變化就不會這樣快、這樣全面和深刻。 作為最早引入外方管理的合資企業北京 這種文化與管理理念沖突在跨國公司剛進入中國時曾很普遍,但在20多年后的今天,情況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如今西方的先進管理理念已經逐步為國內企業普遍接受。有學者認為,今天,中國在宏觀上已經初步建立起來的符合國際規范的高效的制度環境,微觀上逐步建立起來的現代化生產和管理理念以及經營模式,和跨國公司的進入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當然,對于跨國公司進入中國,我們也千萬不能把他們當作當年的白求恩大夫。無利不起早,任何資本都有逐利性,都首先是為了自身的發展考慮的。金碚研究員認為,明白了這個基本道理,很多糾紛就很好理解。對于外資,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怎樣利用它。 金碚說,娃哈哈事件提醒我們,引進外資,如果你考慮的只是眼前或至多是3年的利益,解決的是當下如何圈錢、發展,很可能丟掉的是未來的10年。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前3年得了好處,外資在后面的3年或10年一定會補償回來。否則都是你的好處,資本家會干嗎? 的確,任何事物都不能脫離歷史和現實去評判是非,對跨國公司也一樣。資本既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大慈大悲的救世主。主觀上,跨國公司都是出于自己的發展戰略來中國投資,但客觀上他們的確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可觀的好處。當然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只有百利而無一害。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對娃哈哈與達能事件或許會保持一份客觀、冷靜的心態。 相關報道: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