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主嶺市中心醫院推行科室承包經營,扭虧為盈,被樹為正面典型;但非法行醫遭查處,又成反面教材――
本報記者 彭冰
核心提示
吉林省公主嶺市中心醫院,幾年前職工開不出工資。近年由于采取改革措施,扭虧為盈,受到有關方面的肯定與表揚。也正是這家醫院,不久前,卻作為“全國14起非法行醫典型案件之一”,被衛生部點名通報,并因“非法行醫致人死亡”被媒體公開曝光。
一家“扭虧為盈”的國有醫院緣何走上非法行醫之路,又為何成為了“雙面典型”?醫療界資深人士指出,通過對公主嶺市中心醫院的標本式解讀,暴露出當前國有醫院在市場化改革中的艱難與掙扎,問題的根源引發人們思索:到底該不該把國有醫院推向市場?
吉林省公主嶺市,因乾隆皇帝女兒和敬固倫公主陵園而得名。公主嶺市中心醫院(以下簡稱“中心醫院”),是一所二級乙等非營利性醫院。有些陳舊的臨街主樓散發出一股滄桑味道,但樓體上“碎石科”、“腫瘤科”等二三十塊花花綠綠的牌匾卻顯示出一派嶄新氣象。“牌子剛換沒多久,以前上面寫的都是‘××中心’”,10月8日,一名在醫院門前等活兒的人力三輪車夫對記者說。正是這家醫院,前不久,經歷了一場風波。
招牌林立,非法行醫受查處
公主嶺市中心醫院主樓上曾懸掛27個“××中心”招牌,除了“急救中心”外,包括“腦外傷、腦出血手術治療中心”等26個診療中心牌匾和“風濕病協作醫院”牌匾,都沒有經過衛生行政部門的批準,屬違法行為。今年6月,衛生部、吉林省衛生廳同時接到舉報,省衛生廳立即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
經調查,除亂掛各種“中心”招牌外,該院還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出租出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與徐州忠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辦“血療中心”,使用公主嶺市中心醫院的名稱、房舍,公司出醫療器械并負責管理,向醫院交承包費用,構成非法行醫;在透析室搶救車的備用搶救藥品中有19種126支已過期;聘用未注冊人員從事非本專業類別的醫療工作。聘用中醫師資格的人員從事婦產科專業診療活動,并造成嚴重醫療事故。
針對公主嶺市中心醫院查出的種種問題,四平市(管轄公主嶺市)衛生局、公主嶺市衛生局對該院作出了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理,并責令該院限期整改。對于外租的“血療中心”,該院已在今年3月關閉;亂掛各種“中心”牌匾,該院已于7月份全部摘除。
“經濟承包”被大夫稱為“收租子”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公主嶺市中心醫院在科室管理方面實行“綜合目標管理”。大多數科室經濟核算的辦法是:固定成本指標(醫療設備折舊、房租)按月上繳醫院,科室各類支出全部自負,工資自理,月人均工資超過500元的科室,醫院按毛收入的4%提取效益津貼(其中50%返還科室)。減去上述支出后如有結余,科室留取70%,醫院提成30%。
“我們管這叫‘收租子’。科室掙的錢,交給院里一部分,剩下的,由科主任進行二次分配。凡是臨床科室,幾乎都這樣,大夫開多少工資,完全看你這個月看了多少病人,患者少,掙的就少。我聽說,有位大夫最慘時一個月掙了不到50元錢工資。”中心醫院一位大夫坦言,“醫生壓力很大”,而且這種管理模式對患者不利,容易出現“開大方、多檢查”等問題。
2003年9月,李貴山妻子到中心醫院生產,婦產科經治醫生讓李妻提前生產,并為李妻開了兩片催生藥,后來又因處置不當,導致李妻在生產中死亡,產下的男孩成為腦癱。該起事故中的經治醫生,注冊的是中醫師,根本不具備從事西醫婦產科專業診療活動的資格。
一位知情醫生對記者說,“給孕婦催生,不就是希望患者在自己當班時間內生產嗎?因為院里科室承包,醫護人員收入與收治患者多少直接掛鉤,導致醫生搶患者。”
專案組調查認為,作為一家國有非營利性醫院,公主嶺市中心醫院內有經濟核算的診療科室達到61個,其經濟核算與分配原則,存在著與診療科室或醫務人員收入分配直接掛鉤的“經濟承包”行為,而這種行為,是違反《衛生部關于加強衛生行業作風建設的意見》的“違紀”行為。公主嶺市政府責成市衛生局,對中心醫院實行承包管理的科室,立即解除經濟承包合同。
記者了解到,關于2003年9月婦產科醫療事故一事,該院早作過處理,除賠付李貴山40余萬元外,還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處罰。公主嶺市中心醫院稱,“針對上級部門和媒體提出的問題和批評,將認真加以查找,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
競爭激烈賠本賺吆喝
2002年,市區面積只有32平方公里的公主嶺市,又矗立起兩座氣勢宏偉的私立醫院大樓。至此,除個體診所外,該市僅較大規模的綜合醫院就有6家左右,醫療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巴掌大一塊地方,26萬市區人口,竟分布著這么多家醫院。公主嶺市醫院的密集程度,恐怕在全國縣級市中也絕無僅有。”中心醫院一位大夫指責“醫院多,造成市場惡性競爭”。
他舉例說:“我院做過一例手術,做這種手術,在省會長春,光押金就要3萬元,而在我院,全做下來,才1000元。其實,該手術僅成本就需3000元左右,可我們如果不做,這個患者就會被其他醫院搶走。我們不得不賠本賺吆喝。這種無序競爭,也造成業務貶值,醫生的勞動價值得不到正常體現與合理回報。”
公主嶺市醫療市場的某些診療項目價格確實較低。做一個彩超,在長春市的價格是120元左右,而在該市一家私立醫院,三維立體彩超的價格現在是50元;做一個腦CT,長春的價格約300元,這家醫院僅為50元。一些患者向記者反映,競爭最激烈時期,私立醫院還推出了不少1元的項目,比如做一個心電圖1元,做一次尿檢1元,做一個血常規1元等。
中心醫院一位大夫抱怨:“患者資源只有那么多,而且縣級醫院以農村患者為主,他們看不起病,所以競爭最基本的手段就是降價。本來,一個手術多少錢,都有物價局定價,私立醫院竟低于這個定價去吸引患者,根本就是惡性競爭。再說,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原本就不在一條起跑線上,我院職工近1700人,包袱多沉重,而私立醫院職工不過200人,能平等競爭嗎?不用些特殊辦法,能行嗎?”
公立醫院生存困難,在公主嶺市并非只有中心醫院這一家。該市另一家國有醫院辦公室主任對記者說:“有限的患者資源,殘酷的市場競爭,可憐的財政撥款,如果都按照中央規定,中規中矩來經營,公立醫院肯定吃不飽,縣級公立醫院也肯定沒發展。省級醫院根本不用考慮工資問題,而是獎金拿多少的問題,但縣級醫院職工卻要想,怎么能把這個月工資拿回家去。”
中心醫院一位醫生對記者說:“有些問題,批評得對,我們也承認。醫院領導也許用的部分方法不當,但不用某些手段,中心醫院可能就會被淘汰。要細究,哪個醫院沒有問題?”
院長改革引發爭議
據了解,慘淡經營的中心醫院,2002年曾出現嚴重的生存危機,拖欠外債近4000多萬元,職工半年沒開支,債主盈門,骨干外流,一年內連換了三任院長,其中有一任院長僅干了87天。在這種情況下,上級主管部門改變以往“任命院長”的做法,由全院職工民主推選“當家人”,結果,原副院長趙中心以近滿票當選院長。“趙院長上任后,大膽地對人事制度、干部任用制度和分配制度實行改革,使醫院走出了困境”,公主嶺市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李權恒說。記者看到該院的一份資料稱,中心醫院三年邁了三大步:2002年業務收入僅2500萬元,2003年業務收入3000萬元,2004年業務收入4260萬元,2005年上半年就達到2600萬元。全院職工人均工資總額增長32.6%,醫院凈資產增長21%。
雖然部分職工對本院改革“持保留意見”,但總體而言,趙中心這個民選院長在院內還是具有一定“呼聲”。據悉,趙中心于2003年當選為四平市人大代表,2004年又被授予“二次創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不過,日前,因“非法行醫”事件,趙中心被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在全系統內進行通報批評,并由市衛生局黨委對其進行了誡免談話。
記者多方聯系采訪趙中心,卻始終找不到這位引起爭議的民選院長。一位知情人士分析,趙中心許是“有些委屈,又不便說”,因為“醫院很多改革做法一直都是受到有關部門表揚的,但現在又遭到了批評。”
先受表揚后挨批:醫生大倒苦水
記者在中心醫院采訪時,屢遭院內某些人士的抵觸。“醫院存在的某些問題,確實應該受到批評,但醫院有醫院的難處”,該院一位中層干部含蓄地對記者解釋,中心醫院人員多、包袱重,雖是國有非營利性醫院,但財政撥款嚴重不足,又要承擔很多衛生領域的社會公益服務,加上當地私立醫院多,醫療市場競爭激烈,“有些被認為是違規的發展手段,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記者獲悉,1999年末,在市政府組織下,公主嶺市醫院與市第二醫院合并,組建成立公主嶺市中心醫院。中心醫院現有職工1684人,其中包括323名離退休職工,整體人員規模,幾乎不亞于一個三級甲等醫院。而該院所能得到的財政撥款,不足離退休人員工資的2/3,其他開支,都得由醫院自己想辦法。以2004年為例,該院得到財政撥款為180萬元,全用于離退休人員工資尚缺160萬元。
“1996年、1997年時,我院患者相當多,走廊里加床很普遍。合并后,人員多了,效益并不好。合并前,我月工資1500元,合并后,才700多元,還不如醫院門口蹬三輪車的、賣烤地瓜的。醫護人員心理不平衡,工作積極性、工作態度也受到影響。2002年,醫院困難得半年沒給大家開工資。”中心醫院一位大夫不滿地說:“當初,醫院開不出支時,沒人管;眼下,醫院靠自己一步步努力,效益剛見好,就都來查、來罰款。”“我們也在想,像我們這樣的國有醫院,出路到底怎么走?”一位中心醫院的醫生問道。
本報長春10月25日電
相關報道:
雙重標準分裂醫院院長人格
人大代表王維忠:醫改應首先解決社會保障問題
公主嶺市衛生局:我們也感到困惑
老院長:不能這樣將公立醫院推向市場
衛生部:三個月取締無證行醫3.4萬余戶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