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美國人給我們上了一堂貿易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9日 11:07 中國經濟周刊 | |||||||||
當中國大豆企業還在為2004年的那場大豆危機療傷的時候,被懷疑是危機制造者的美國人來了。“大豆價格被操縱了嗎”、“美國農業部公布的信息是否真實?”諸如此類不甚友好的質疑,被美國人順水推舟,給中國人上了一堂鮮活的國際貿易游戲規則“解剖課”。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楊眉/北京報道
新年伊始,中國就迎來了第一個國賓級的商務客人—美國商務部部長埃文斯。但與埃文斯同期到達中國的另一批美國客人—美國大豆貿易代表團,盡管行程低調,但因外界猜測是為大豆危機公關而來,因此吸引了中國財經媒體更多地關注和熱情。 《中國經濟周刊》全程跟蹤采訪了美國大豆代表團的媒體公關活動。出乎意料的是,原本一場處于被動地位的危機公關,被美國人順水推舟,變成了一堂鮮活的國際游戲規則“解剖課”。對于目前正豪情滿懷、甚至理直氣壯要“爭奪”國際定價權的中國人而言,課后感覺兩個字—汗顏。 美國大豆貿易代表團在中國的兩場媒體見面會,從公關效果看,稱得上是大獲全勝。因為它揭開了長期縈繞在國人心中的一團迷霧—中國緣何成了國際大豆市場上的“冤大頭”;同時一定程度上還消除了國人一直遷怒于美國“操縱市場”的怨恨。 至此,中國人似乎終于明白了,作為全球大豆需求第一大國,中國之所以不能參與或分享國際定價權,根源在于沒有“打好”自己手中的“需求牌”、“數據牌”;如果我們還繼續以“南美種大豆、美國賣大豆、中國買大豆”的不平衡心態,一味指責美國為何成為大豆貿易唯一贏家,那么,這種狹隘的民族化情緒可能將正處于WTO后過渡期的中國引入歧途。 姍姍來遲的大豆危機公關 2005年1月12日,北京長城飯店。美國大豆協會、美國大豆基金會與中國數家主流媒體的見面會,在此舉行。 而此時,占據中國媒體頭條的外交活動是,美國商務部部長埃文斯的訪華。埃文斯的這次到訪,“賣點”頗多:這是他任期內的第四次、也是卸任前的最后一次訪華活動;此行的公開名義是中美貿易問題,但涉及的基本是保護美國利益的貿易話題,如知識產權保護、中國紡織品取消配額后的設限與反設限、無線局域網安全標準等。因此,很多中國學者將埃文斯此行,形容為是對中國知識產權等問題的“興師問罪”。 與埃文斯部長同期到達的美國大豆訪華團,由美國大豆協會、美國大豆基金會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組成,成員包括了各機構的會長和CEO等關鍵人物。他們此次中國之行的公開名義是,與中方一起召開“中美大豆貿易研討會”。 但他們到達中國后,在研討會之前,首先約見了新華社、《中國經濟周刊》等數家媒體,連續舉行了兩場媒體見面會。 “美國大豆代表團此次中國之行,不論是召開研討會,還是媒體見面會,都屬于美國大豆行業民間機構的非政府公關活動,”國內某期貨界人士分析說,“因為近兩年的中美大豆貿易存在諸多摩擦,更有2004年的中國大豆危機。在很多中國人、包括中國大豆加工企業和中國媒體人看來,中國不僅是中美大豆貿易中的受害者,而且是美方‘人為因素’導致的受害者。” 該人士的判斷被隨后的兩場媒體見面會所證實。面對代表美國大豆行業利益的代表團,自2003年以來一直困擾中國人的、甚至已經成為很多人心中解不開的“大豆情結”,終于有了宣泄的機會。面對“中國為何以最高價購買美國大豆”、“中國是全球最大大豆消費國,為何沒有定價權”、“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市場供需數據為何不準”、“數據有無人為操縱因素”等諸多質疑,原本一場普通的媒體見面會,變成了一場解釋和答疑專場會。 對于2004年曾經發生的中國大豆危機來說,美方的這次來訪無疑算得上是姍姍來遲。盡管中方表示“大豆危機已經過去”,但損失慘重的中國大豆加工企業目前仍處“療傷”階段。 大豆貿易—中方“委屈”、美方“冤屈” “中美雙方之所以召開這次研討會,背景就是2004年發生的大豆危機,”受邀出席媒體見面會的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下稱中國土畜商會)會長曹緒岷介紹說,“在大豆國際貿易中,盡管中國在近9年的時間里,已躍居為世界最大進口國,同時也是美國第一大買主,但在國際貿易這個大舞臺上,中國依然是個年輕的參與者,對整個國際貿易的規則、特別是對如何利用游戲規則保護自己還不熟悉。” 在隨后的研討會開幕致辭中,曹緒岷會長再次表示:為維護中美大豆貿易雙方的權益,使貿易在更加公平、健康的軌道上順利發展,中美雙方要不斷加強交流,開展包括行業信息共享、糾紛處理、貿易規則培訓、考察等方面的合作。 回憶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特別是2004年上半年的中美大豆貿易,圍繞CBOT的大豆期貨行情和中國大豆加工業的相關報道中,“國際基金高位狩獵中國”、“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多花費數億元人民幣”、“美國農業部和大豆協會提供虛假數據”等說法,一直流傳于業內。 而與這些傳言并存的事實是,CBOT的大豆期貨價格以及以它為定價參考值的大豆國際貿易市場的現貨價格,漲跌變化出現了令人不解的某些“規律性”。如美國大豆收獲季節到來之前,市場上就會有“利多”消息,從而CBOT大豆價格上升;中國大豆采購團的每一次購買,CBOT價格也漲;而美國大豆銷售季節之后,市場上又會出現“利空”消息,價格走低。而國際大豆市場上,各方最依賴的“參考消息”是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包括大豆產區、產量和各方需求等數據。 在此背景下,中國從美國的大豆進口幾乎一致維持“高價采購”的特點。直至2004年上半年,大豆行情突變,中國大豆加工業紛紛減產或停產,但仍未能避免全行業虧損的命運,最終發生“中國大豆危機”。 面對中國大豆買家的“不幸遭遇”,國內期貨界、大豆行業以及媒體認為,是國際投機基金在CBOT上狂炒“中國因素”之所為,而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失真數據對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過,對上述觀點,也有不少人認為美國人“冤枉”。因為,美國農業部數據的權威性是全球公認的,而真實是權威的首要因素。顯然美農業部不可能拿其權威性作代價,換取眼前利益。 對于中美大豆貿易摩擦,兩國政府領導人也多次談及。如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曾說過,中美貿易對于中國而言,決不僅限于“坐著飛機吃大豆”;美國總統布什兩次訪華中,也都提及大豆貿易。 但貿易問題盡管涉及國家間的經濟外交,但歸根結底更是個市場問題。摩擦、危機、質疑以及公平與否,市場上的利益相關者更有發言權。 終于,2005年新年伊始,美方派出了由代表美國大豆利益的相關機構及其總裁、會長等重量級的人物組成的代表團,前來中國“拜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