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整合 青啤救贖
作者:史小兵,張翼
曾經無限風光的“啤老大”青島啤酒,2001年換帥后瞬間“飄忽”于公眾視線之外,陷入無邊的沉默。“后彭作義時代”,青啤緣何“失語”?
彭作義制造的并購狂潮快速做大了青啤,也使青啤在“失控”的陰影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青啤注定要為“先發”付出代價,其后三年,繼任者金志國以“痛并快樂著”的復雜心態,以整合的方式低調潛行,由做強而做大。
并購只完成了整合的20%
主持人:2001年,人稱“彭大將軍”的彭作義意外辭世,當年還是總經理助理的你躍升為青啤總裁,自那以后青啤的行事風格驟變,一面謹言慎行,一面刻意地回避媒體。應該說2001年是青啤的“危情時刻”,彭作義掀起的并購狂潮解決了青啤品牌大企業小的尷尬,也把青啤置于“失控”的邊緣。三年猛回頭,那是怎樣的一場“殘局”?
金志國:那時候,青啤內部產生了一個怪現象,產銷量增加了,利潤卻嚴重下滑。為什么?因為管理、營銷能力都沒能跟上。擴張工廠是手段,擴張品牌、擴張市場才是目的。然而在2001年的快速擴張期里,青啤單純地將擴張工廠看做目的,為擴張而擴張,造成管理脫節、人才脫節,營銷脫節。另外,青啤的財務狀況很難維持繼續擴張的戰略實施。作為彭總的繼任者,如果能力不足,或者導致公司發展造成重大損失的話,都將是災難性的。`
3~5年前的那一段時間,青啤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擴張,引發了行業擴張潮,但是如果一味擴張下去,風險會很大,企業會脫軌。那時候青啤確實到了非常時期,高速并購、極度張揚后,本著對消費者負責、對股東負責的態度,青啤必須調慢節奏,把成長戰略由外部嫁接式并購轉為內部資源整合,由外向型嫁接式擴張轉為內涵式擴張,關注資產的效率,倘不如此后患無窮。為此我們重新制定戰略,實現了戰略轉型。青啤快速調整路基和路軌,是為了下一步更大規模、更快地擴張,要調整節奏,不能無止境地擴張。青啤要在整合中“做強做大”,原來我們通過外部嫁接式做大,現在放慢做大步伐,靠內部成長做大,有點兒像小孩長個兒,個子很大,但是大腦、思維、手腳都還是小孩子。青啤的整合是有機的,隨著整合的深入,我們的力量、思維都將成人化。這才是青啤的真正做強。
主持人:甫一上任,你便把青啤的原有戰略“做大做強”刷新為“做強做大”,這樣的修正收到了什么樣的效果?并購容易整合難,通過三年的艱苦整合,你有了哪些反思?
金志國:青啤要提高的是抗擊打能力。從做大做強轉化為做強做大,對青啤來說是節奏的把握問題,無對錯之分。我不能長時間眼見著內部的能力、資源和外部的環境失控。尋求一種平衡,是基于我們新的平臺。
并購要講究機遇,青啤抓住了機遇。前四年,我們為解決“船小帆大”的規模問題,抓住啤酒行業資產重組的機遇,搶占制高點,著力于生產規模的擴大,率先完成了全國布局,盡管當時的運營能力不夠,也不得不那樣做。今天我們感到,企業最根本的是運營能力的提升,運營能力要與生產規模相匹配,這是當務之急的緊迫任務。我們目前的管理有了很大進步,但差距仍然很大。如流程再造,僅在管理流程開始運作,而未深化到業務流程,我們的市場運營能力還不足,設備利用率僅65%,如果再給幾個工廠,我們的運營能力將難以負荷。是什么制約了青啤的再次騰飛?不是資金,而是運營能力,是缺少市場導向型的具體細致的戰略。目前的青啤的戰略仍是生產導向型,需要向市場導向型轉變。
并購很光彩,整合很痛苦。并購只是完成了整合的20%,剩下的80%是要消化。我在青啤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消化以前的并購。所謂整合,就是控制工廠擴張速度,注重市場與品牌的平行推進,以內涵式增長放大增量資產效率。三年整合,我的最大感受是,不要為感情去整合,而要為戰略去整合。整合中,要對項目進行評估,首先要看它有沒有戰略價值,要學會放棄。比利時的英特布魯公司并購了很多啤酒廠,在并購完發現有一些與他們不匹配,就很干脆地關掉了。
“失意”京城
主持人:青啤也在仿效英特布魯的做法,對并購企業實施“關停并轉”,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阻力,這條路如何走得通?
金志國:進入與退出對一個企業來說都是正常的市場行為,現實問題是進入容易退出困難,諸如結婚光彩、離婚可恥的說法都是不對的。企業應該在進入之時就安排好退出機制,這就為內部的并購兼并、資產重組創造了機會。企業并購過來后,我們進行“后評估”,如果一個啤酒廠既沒有長遠的戰略價值,又沒有短期的財務價值,這樣的企業首先對它進行內部重組,重組仍產生不了增量,那我們就必須鄭重考慮退出。先停后關,東北、山東、江蘇、湖北等地的幾家小啤酒廠我們正在逐漸退出,“廢棄”的工廠可以轉型做物流、銷售,可以說,青啤遭遇的退出之難主要卡在當地政府。
主持人:彭作義在任時,奉行急風暴雨式的兼并收購,最為典型的大概在2000年8月,青啤10天里一口氣收下了3家啤酒企業——上海嘉士伯、北京五星和三環。2004年過去了,在北京市場,青啤依然沖不破燕京的“包圍圈”,反而被五星、三環拖累。偌大的北京城儼然成了青啤的傷心之地。五星、三環的命運也是關門大吉?
金志國:關張是絕對不可能的。三環雖然還沒有贏利,反其道行之上了ERP,這樣在青島總部我可以遠程監控。同樣是虧損,我希望虧在北京而不是河北,因為有其他的板塊可以支撐。我最關注的是北京這兩家廠的現金流、成本,看重的是有市場的贏利,有品牌的贏利。戰術可以靈活,戰略不可以隨意,戰術要服從戰略安排。在北京市場,還是要整合品牌、整合營銷,我們確立了新的市場營銷方案,中高端市場由青島總部負責,低端市場交由五星、三環。可能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北京市場都不是青啤的利潤中心,我希望這里成為我們的市場中心、品牌中心。不是為做市場而做市場,而是基于品牌去做市場,這樣才有后勁。燕京啤酒有著充分的市場優勢,青啤在北京市場起步比較晚,但我希望速度能快一點兒。北京市場競爭很激烈也很壯觀,與高手過招、拆招,很過癮也很刺激,我喜歡挑戰。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