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吳晨(《經濟學人·商論》總編)
經歷了肆虐18個月的新冠疫情沖擊,相信任何人都對“風險”,尤其是疫情帶來的極端不確定的風險,有了深切的認知。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壓力測試,也帶來了諸多意想不到的結果,挑戰了人們的想象力。
二手車行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疫情最初的六個月,全球備受打擊的莫過于與商旅和出行相關的行業,無論是航空公司、酒店還是租車公司都面臨史無前例的壓力測試,當業務下降到百分之一,現金流幾乎歸零的時候,很少有企業能有充分的預案。全球排名第一的租車公司赫茲很快宣告破產保護。因為租車公司是二手車行業最主要的供應商,租車公司的去庫存和出行的暫停也大幅打壓了二手車價。
誰也沒有想到,一年之后,二手車行業會率先復蘇,而且在美國取得雙位數的價格上漲,成為推高美國通脹的主要因素之一。原因恰恰在于,對經濟在后疫情時代會如何復蘇,沒有人能有準確的判斷。整車廠對私人駕車出行需求復蘇預判失誤,虛擬經濟的繁榮——從火爆的電商到在線教育、在線娛樂、在線工作——極大地增加了對云計算等數字基礎設施的需求,進而轉化成對芯片的巨大需求,讓整車廠因芯片的短缺而不得不限產、減產,在“與病毒共存”的世界,更多人選擇私家車出行,這些都導致二手車市場的意外火爆。
二手車市場的過山車凸顯了用“危+機”的視角去評判風險的重要性,這也是米歇爾·渥克的新書《灰犀牛:個人、組織如何與風險共舞》中解讀風險所選擇的視角之一。這本新書在全球走出疫情的當下,全方位、多視角地去解讀風險,可謂是一本無所不包的應對風險指南。
沃克在新書中創造了一系列與風險相關的新概念,比如每個人的風險指紋以及組織和社會運作不可缺乏的風險同理心。尤為重要的是,她在書中推動每個人去正確理解風險:風險是現代化成功的信號,而不是失敗的結果,與其片面追求短期的確定性,不如做好準備去擁抱長期的不確定性,學會從不確定性中茁壯成長。
沃克在書中引用社會學家津恩對三大類風險的分析,非常適合我們去理解后疫情時代的三種現象。
第一種風險是把冒險本身當成一種目的,比如飆車、蹦極、追求腎上激素飆升的快感,尋求刺激。如果我們回溯一百年前的上一個二十世紀,在經歷了同樣一場全球性的疫情——西班牙大流感——之后,冒險精神爆棚。因為親歷了死亡,或者身邊有朋友、親人逝去,許多人對風險有了不同的認知,更加敢于冒險。過去的七月,兩個億萬富翁為了爭得成為探索太空的私人航天第一人,在不到十天的跨度內成功乘坐火箭飛向距離地面80公里之外的太空,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二種風險可以用可衡量的風險(Calculated Risk)來描述,即把風險當成達到目的的手段,意識到了判斷了面前的風險,但認為這些風險值得承擔,因為他們追求的目標是更大的社會利益。
與新冠疫情的短期沖擊相比,長期而言,沒有什么比全人類面臨的氣候變暖的風險更嚴峻。聯合國8月初發布的最新氣候評估報告已經為氣候變暖拉響了“紅色警報”,如果各國政府、企業和所有老百姓再不改變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氣候變暖將不可逆,到了2100年,全球可能相對于1850年變暖2.5度甚至3度。如果是這樣,類似鄭州暴雨或者希臘山火這樣的極端天氣可能頻發,給全球帶來巨大災難。在這一背景之下,中國提出的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目標,致力于減排的氣候經濟充滿發展潛力,恰恰是一種意識到了風險——即碳減排可能成本高,可能短期讓經濟承壓,可能面臨技術突破的不確定性——卻仍然為了追求更大的社會利益而堅持為之的努力。
第三種風險則是把風險作為對一種脆弱性的回應,用一種冒險去脫離另一種風險。隨著美國在阿富汗突然撤軍,塔利班八月初以摧枯拉朽之勢幾乎兵不血刃快速占領喀布爾,許多在美國扶植政權的卵翼下生活了二十年的阿富汗人,因為害怕塔利班之前(1996—2001)過度禁錮女性的殘暴統治,或者擔心為前政府或美國服務而被塔利班清算,選擇冒險逃亡。這些選擇冒險逃亡的阿富汗難民,恰恰是用一種冒險來應對另一種不確定性。
在疫情肆虐了18個月之后,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的時代,是躲回到日益狹窄的立刻、當下,還是仍然能夠打開視野,從公共的、全球的和長遠的視角去看待自身利益,是我們能否與高度不確定性共存的關鍵,也非常契合最近一年針對短期主義和長期主義的大討論。
在不確定性時代,人們會失去信心,縮小視野,變得只專注于“此時此地的我”,關注現在、當下、直接的問題,考慮的是當前狀態的短期風險,希望事情盡可能具體和確定。問題是,人們越害怕風險,視野就變得越小,而他們所能感知和影響的世界就變得越小。換句話說,人們不可能僅僅在不斷應對風險中獲得真正的成長。面對不確定性,需要的是“風險能動性”,不僅關注馬上、立刻的問題,還要能放眼長遠,思考長期重要的問題。
相反,在繁榮和自信的時代,人們的視野會變得開闊,思考問題時所考慮的也變成了“永遠的、無處不在的我們”。我們抽象思考能力增強,社會情緒和信心越高,感受到的確定性就越明顯。
大多數人都不喜歡不確定性,都希望擁抱確定性。但要從不確定的環境中走出,重回繁榮而自信的時代,卻需要我們用長期主義的視角去擁抱不確定性。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要適應高度不確定的新環境——這也是后新冠時代的標志——必須找到繁榮和自信時代的心態,必須培養一種“風險素養”。學會從不確定性中茁壯成長會讓人更愿意去冒險,而冒險會讓人更加適應不確定性。從公共的、全球的和長遠的視角去看待當下的處境和自身利益,也能讓我們更好去應對當下和未來的風險。
在一個“唯一恒定的是變化”的世界,最大的風險,其實是停滯不前。
《灰犀牛:個人、組織如何與風險共舞》
在全面、全時、全域的風險時代,個人和組織如何與風險共舞 ,將決定我們的未來。
《灰犀牛》第二部 重磅來襲,刷新風險認知,明辨風險指紋,升級風險應對方案。
吳曉靈、肖鋼、劉元春、秦朔、何帆、任澤平聯袂推薦
責任編輯:鄧健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