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民企靠什么與國企競爭 > 正文
國有企業曾是低效、浪費的典型,但經過近年來的改革,它已占據中國經濟最核心地位,不論規模還是效益,遠非民企可比。據2012年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世界500強名單,中國企業有79家,數量超過日本,僅次于美國。而這79家企業中,有9家港臺企業、5家國內民企,剩下的全是國企。
國企越做越大,但輿論對國企的詬病也越來越多。批評來自兩方面,一是國企壟斷,提高社會成本、壓縮民營經濟發展空間,是在“與民爭利”;二是國企的高薪酬、高消費和某種“集體腐敗”,加劇了社會財富分配不公。
面對批評,國資委作為國企的“出資人”倍感郁悶。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曾說,“我想不明白,為什么國企搞不好的時候你們罵我,現在我們國企搞好了你們還是罵呢?”其實,挨罵很容易理解,人們罵的不是國企,而是“體制”——國企搞不好是體制落后,搞好了是因為體制不公平。
批評多了,總要辯解。近日,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許保利表示,國企效益好不是靠壟斷。他認為,90%以上的國企處于競爭性領域,即使石油領域也存在激烈競爭,中石油、中石化就是實力相當的競爭對手。而且,壟斷不代表暴利,成品油、天然氣、電力價格都是政府定的。
國有企業效益好不靠壟斷,靠什么呢?國資委副主任邵寧認為“靠的是改革”,國資委通過抓大放小優化布局、完善出資人制度、建立對經營者的激勵約束機制,最終激發國企活力。而且,提升國家產業競爭力離不開國企,參與國際競爭只能靠國企。
若是出于自辯需要,這樣的觀點可以理解,但如果真希望說服大眾,恐怕徒勞無功。據新浪網相關調查顯示,近85%的網民認為“存在國進民退現象”,77%的網民認為“民企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
國企效益好、規模大是很明顯的事實。據《財富》雜志數據,入圍世界500強的65家國有企業,年營業收入達3.68萬億美元(近23萬億元人民幣),這相當于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而在中國500強企業排名中,有316家國企,其資產總額占500強企業的90%、收入總額占82%。最大的國企中國石化,其利潤比最大民企華為和沙鋼都要高出十多倍。
國企效益好是否由于壟斷,官方民間各執一詞。要辨清此問題,先要知道何為“壟斷”。所謂壟斷,是指在一個市場由只有一個經營者獨占,壟斷者通過限制競爭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獲得超額利潤,在服務和創新方面不思進取,降低消費者福利。
企業經營追求市場份額最大化,向往“壟斷”本無可厚非,美國投資家巴菲特的選股邏輯中,尋找有“護城河”的公司,其實就是在尋找某種壟斷優勢。
競爭形成的壟斷被稱為“自然壟斷”,此外還有“資源壟斷”和“政府創造壟斷”。對于“自然壟斷”,各國都有法律加以限制,我國也不例外。國資委談論國企時也避諱“壟斷”,其一再強調,國企所在行業是充分競爭的,比如,石油行業就有中石油、中石化兩家實力相當的企業。
壟斷還有另一種形式——“寡頭壟斷”,即幾家擁有共同利益的企業,達成某種默契,一同控制和壟斷市場。中石油和中石化,中國的三家電信公司,甚至其他行業中的大型國有企業,它們看似在互相競爭,但其實卻具備“寡頭壟斷”的實質。
在抓大放小的國企改革中,每個行業都保留一兩家國企,讓其做大做強;地方政府在商業和自然資源分配上,對國企優待有加;各大金融機構對國企更另眼相看,爭相放貸。這種體制上下形成的默契,最終導致了“政府創造的寡頭壟斷”,這比“自然壟斷”更可怕。
我們也不同意“國企代表國家競爭力”的說法。所謂國家競爭力,是指一個國家的某個方面擁有全世界認可的強項,同時,獲得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可。比如世界500強中排名第三的沃爾瑪、排名第八的豐田汽車、排名第55的蘋果公司等等。大多數500強企業都是跨國公司,而只有全球化的競爭力,才能帶來全球的客戶和市場。
世界500強中的中國企業,除了華為和聯想擁有真正的全球化業務,其余多數都主要依賴國內市場。國企中排名前三位的中石化、中石油和國家電網(微博),排名靠前的各大銀行和電信公司,大多只懂得賺國內老百姓的錢,在全球擁有的市場份額屈指可數。一群在國際市場沒有話語權的企業,又談何“代表國家競爭力”呢?
真正的競爭,是依靠技術創新、品牌經營和管理水平來爭奪客戶,而不是依靠政府保護和資源傾斜來搶占市場。要人們相信“國企效益好不靠壟斷”也不難,請取消政府所有的行業審批和管制,讓民間投資自由進入能源、電信、金融、汽車等領域,大家平等競爭之后,就知道“國企效益好”到底靠什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