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風投
[作者]王治平
在中國建立和完善資本市場的道路上,有一個足以與股份制齊名,與上交所和深交所成立并重的里程碑事件,那就是1998年的兩會一號提案,提案人正是當時時任民建中央主席的成思危。
成思危不是科班的經濟學家,但在政府與經濟學界均有非同尋常的影響力。1998年3月的一號提案《關于借鑒外國經驗發展我國風險投資事業》,被當年的兩會高調接納,中國資本市場喜得貴子,“成風投”之名也不脛而走。
在一號提案之前,成思危已經關注風投行業多年。風投是轉化科技成果的重要力量,而風投的投資重點也應該是在投資科技創新型企業上,這是中國創造自己的創新能力、創建創新型國家所必需的。在如何發展中國風險投資的問題上,成思危認為中國風投發展應該循序漸進,他最早提出了中國風險投資分三步走的戰略,第一步建立風險投資公司,為海內外投資者評估并推薦風險投資項目,并受投資者的委托對項目進行管理;第二步成立風險投資基金;第三步則是建立包括創業板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為風險投資提供出路。這三大步走完,需要十年左右。
盡管在1985年中國就由政府主導成立了首家風險投資公司,但在其后的十幾年間,中國風險投資事業一直發展緩慢。
1998年后,以“一號提案”為契機,中國風險投資很快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北京、上海、深圳三大風險投資“基地”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創業板經過十年懷胎,也推出在即。目前,中國約有360多家風險投資企業,擁有超過660億元的投資規模,其中八成資金投向高科技企業。伴隨著一輪輪風險投資浪潮,中小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企業的資金來源問題得到解決。作為一種創新金融工具和鼓勵創業活動的重要“孵化器”,風險投資在為促進中國創新經濟的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
在成思危的領導和支持下,民建中央一直把推動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發展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今,民建中央和科技部每年聯合舉辦一次風險投資論壇,還成立了風險投資研究院,辦了風險投資雜志,出版風險投資年鑒,出版風險投資實務叢書,建立網站等等。成思危被媒體譽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
[BOX:成思危小傳]
成思危,湖南湘鄉人,1935年出生于北平,成思危的人生中,有三個重要的轉折點。一是成思危1951年只身從香港回到內地,參加新中國建設;二是1981年赴美留學,學習管理,從一名頗有建樹的化工專家轉換為一名研究中國經濟改革發展的學者;三是1995年,當選民建中央委員、常委、副主席,并從那時起,歷任民建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王吉緋
在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學者麥克盧漢敏銳地洞察到一個發展趨勢,他第一個提出了“信息時代(Age of Information)”的概念。但當時,沒有人能夠理解這一概念所蘊含的深邃思想,更不清楚“信息時代”預示著什么。
2001年,年輕的經濟工作者王吉緋提出了“規模需求”這一原創概念。當時,聽到這一概念的人們只認為,這不過是“互聯網造詞運動”中的一個自創詞匯。只有極少數人捕捉到這一概念所閃爍的思想火花。
2001-2003:
尋找商業實踐普適性
王吉緋在原創“規模需求”概念時,他的初始觀點很樸素: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把需求信息的搜集觸角遍布各個角落,還可以將搜集上來的零散信息形成規模匯聚,再通過梳理和分類形成更有效更具價值的規模需求。
王吉緋最初發現,在信息技術不發達和信息系統不先進的時代,廠家與商家也渴望“按需定產”,但因規模需求的采集與匯聚過程相對成本高昂,因此失去經濟價值。在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后,規模需求的信息搜集變得更全面更快捷更便宜,反向配置給規模生產更及時更準確。原來的不可能變成很可能。
盡管王吉緋超前提出,在中國經濟已經步入產能過剩時代后,“我們更應深刻理解這一變化所帶來的商業規則變化”。但當時的中國并未有多少人意識到王吉緋創見的價值,大多數人尚未察覺這一變化,更談不上把規模需求的搜集變成一種主動的自覺意識。
正因如此,王吉緋認為必須將自己的見解在商業實踐中驗證普遍有效。在此后的一年多時間里,他熱衷于將自己的創見轉化為各種可應用的創意,運用于具體商業實踐中解決具體問題。終于,眾多的商業實踐成功案例證實了“規模需求”的創見具有普適性。
從2003年開始,王吉緋以專欄文章方式,總結“規模需求”在商業實踐方面的心得,并預見即將出現在中國的商業創新。最為經典的是,他所預設的“中國式團購模型”在2004年開啟了“中國團購元年”,正如他所預言的一樣“團購不是烏托邦”。
2003-2004
提出經濟學新命題
“規模需求”在商業實踐中獲得普適性驗證后,王吉緋力圖將實踐真知上升為一種理論創見,將“規模需求”研究擴展到影響宏觀經濟運行。
王吉緋在研究世界零售業巨無霸沃爾瑪之類的案例中得出結論:龐大到一個國家量級的規模需求是有可能搜集到的,它將極大地降低全社會的經濟成本。
與此同時,王吉緋一直努力地以“規模需求”思維解讀各種宏觀經濟現象。他發現,過去計劃經濟的弊端在于它將資源單向配置給生產,再單向配置給需求。市場經濟的好處在于生產與需求雙向互動,雙向配置。但由于需求是潛在的隨機的,需求信息難以捕捉而造成信息不對稱,所以市場機制被稱為“看不見的手”,如果需求信息能被規模搜集,“看不見的手”就會日益清晰。
2005年,王吉緋的理論札記首次結集出版為《看見“看不見的手”》,他在自序《需求的世紀》中開宗明義:以標準化產品為中心的工業時代逐漸被以個性化需求為中心的信息時代所取代,資源配置方式由此悄然而變——從傳統的“以資源分配為中心”的資源單向配置給需求,轉向“以需求搜集為中心”的需求反向配置給資源。
王吉緋稱21世紀為“需求的世紀”:誰能即時搜集到定制化的需求信息,誰就創造價值;誰能把相對有限的規模需求匯聚成相對更大的規模需求,誰就能創造更大的價值;誰若能把將要發生的相對無限的需求相對超前地搜集起來,誰就能創造無限的價值。
2005-2007
構建原創理論新體系
從王吉緋2003年7月至今的近百篇分析文章與理論札記,以及兩本文集和即將出版的理論專著看,我們不難判斷出他的思想脈絡以2005年劃界而涇渭分明,從概念的原創邁向理論的原創。
從2005年之后,王吉緋專注于潛心創建“規模需求”的理論體系,在耗時兩年的理論探索中,初步奠定了自己的理論框架。
王吉緋并沒有妄圖顛覆傳統經濟學基本原理,他是從發展的角度建樹自己的新創見。他認為,傳統經濟學沒有特別關注和研究需求問題,是因為從前整個世界都處于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但時至今日,需求和資源同樣日益稀缺,所以王吉緋提出“在經濟學研究領域中重新確立‘需求’本該擁有的地位”。他認為:傳統經濟學的定義是“研究資源的最優化配置”;應演進為“資源和需求的雙向優化配置”。
王吉緋的研究發現,信息技術革命使得信息從絕對的不對稱演變到相對的對稱,并從理論上證明了這種“準完全信息”狀態,進而重設了曾經被批駁得體無完膚的完全信息假定和理性人假定。他提出,“準完全信息”時代已經來臨,并將改變我們的思維定式。
王吉緋的研究還提出了“需求的價格”之命題,并原創性地命名為“貨現率”。他進一步提出,規模需求被搜集起來以后,匹配給生產和流通企業,就形成貨權。從宏觀角度看,貨權體現了貨幣的本質,即“貨”與“幣”的統一,在“幣”與“貨”的流動性與指向性之間取得均衡。針對現實經濟生活中“貨”“幣”分離日趨嚴重的現實,王吉緋又原創性地提出了“子幣”概念,以此增加貨幣的指向性,遏制泛濫的流動性,進而建立和諧的多層次貨幣體系。
王吉緋的“規模需求理論”富有原創性。難能可貴的是,他更看重于建立具有指導實踐意義的新經濟思想,他崇尚創建“知行合一的理論體系”。
2008:
引導拉動內需的實踐
2008年,面對全球性經濟危機,王吉緋厚積薄發,以自己的理論系統地解釋了運用傳統理論難以解釋的經濟疑難雜癥。他的《需求的解放》系列文章令人耳目一新,引起極大反響。
王吉緋指出,消費是一種自然的經濟現象,是經濟循環的終點和起點。擴大消費需求, 就是改變消費需求的自然增長方式,使消費需求非自然擴大。如果強行拉動需求,很可能人為制造虛假需求,為今后的經濟運行埋下諸多弊端和隱患。
他認為,傳統經濟學理論提供了兩種擴大內需的主要模式:一個是凱恩斯主義的方法;另一個辦法是弗里德曼貨幣主義。但今天反省,上述兩種模式的實踐結局都不美好。由此,王吉緋提出一個重大命題——“中國內需革命必須從理論革命開始”。同時,他系統地推出一整套可供選擇的新思維和新方法,其獨立見解不落俗套。
王吉緋點明:“通過‘規模需求’的思維和方式可以收集和組織確定的需求,由此大大降低生產營銷成本,使得特定商品有了降價空間,從而可以用貨現率貼現。同時,貨現率的優惠讓消費者選擇特定消費,又有效提升了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
王吉緋特別指出,“規模需求并非即期消費,而是未來的貨權,并且能夠隨時相互轉賣,最后總有人按約定時間去廠家提貨。這樣一來,貨權就成為貨幣與貨物的統一,既充分滿足個人偏好,又確定地配置給生產,兼具流動性和指向性,由此形成多層次的貨幣體系。”
正如認同王吉緋見解的學者與媒體評價:“如此擴大內需,才不會變成飲鴆止渴的偽命題,讓生產和需求達成自然平衡。”
面對變化,僅僅解釋變化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應對變化和影響變化。于是,王吉緋針對新問題以新思維設計了一系列解決方案——
針對三農問題,他首次提出“貸物不貸款”的農村小額信貸模式,整合農業生產的上下游產業鏈;
針對食品安全,他推薦“引進標準,模擬出口”模式;
針對房價大起大落,他建議用住房公積金子幣化“封頂”,用國家住房平準基金“保底”;
針對流動性陷阱,他改良傳統儲蓄方式,將單純的貨幣儲蓄變為“貨幣儲蓄+消費儲蓄”;
針對人民幣匯率波動,他主張國家貨幣應以貨權為基礎,國際間匯率應該以貨權為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冬今春,全國多個大城市如火如荼形成“消費券現象”,成為拉動內需新亮點,人們從中看到王吉緋頻頻出現在央視和各大網站的屏幕上,其文章也連篇累牘地發表于各大媒體,他的一系列推動和修正建議在消費券發行中得到及時有效的運用。正如媒體所評價,王吉緋是“消費券理論模型的創新者、運作模式的改進者、未來趨勢的預見者”。
面對今天,回答明天,王吉緋視此為“王需求”的必須與必將。
王吉緋小傳
男,1969年1月生,規模需求理論創始人。1991年畢業于吉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00年后致力于原創經濟學理論研究,2003年開始公開發表理論文章。現任北京大學當代企業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市流通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東方微巨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著作有《握住看不見的手》、《規模需求三十六記》、《需求的解放》、《消費券創舉》等。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