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國企創新緣何屢遭滑鐵盧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1日 13:34 上海國資

  國企創新緣何屢遭滑鐵盧

  創新能力低下正成為國企發展最為薄弱的一個短板

  《上海國資》記者 林永廷

  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項南出席澳大利亞的內燃機展覽會時看到這樣一幕:美國卡特彼勒公司的柴油機放在臺子上,底下鋪著紅色的地毯。參觀時,機器開動起來,什么問題也沒有,聲音也非常柔和。而中國的柴油機,放在展廳的水泥地上,周圍還要鋪上木屑,那是因為漏油太多,會把地上弄臟。因此同樣馬力的柴油機,我們的賣價還不到對方十分之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郭勵弘在接受《上海國資》采訪時認為,反映企業創新能力的幾項技術指標仍沒有改變下滑的趨勢,創新能力低下正成為國企發展最為薄弱的一塊短板。

  折舊率尷尬

  相對民營企業,郭勵弘表示,國企創新能力低下的征兆之一就是固定資產的折舊率低。

  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固定資產的折舊是創新資金的主要來源,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提高折舊率是把錢留在企業的有效方式,所以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都傾向于往高里提。每年的稅務檢查都能查出一些超額提取折舊的民營企業來(當然,有些上市公司的民營企業為了“創造”利潤,同樣也傾向于少提折舊)。然而在這方面,國有企業的行為模式卻恰恰相反。

  郭勵弘介紹:“原來我國國有企業的平均折舊率為3%——4%。1994年會計準則修訂的時候,考慮到我國企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普遍過長,折舊率偏低,企業折舊基金較少,企業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增加等因素,財政部把國有企業的平均折舊率規定為7.2%,這是一件好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1994年之后,國有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率又逐年下降,退回到3%——4%!

  國有企業的這種“非理性行為”,很大程度上暴露了國企在自主創新上的尷尬。據了解,1994年提高折舊率之后,隨之而來的是國有企業限期扭虧為盈的行政性命令。按照中國的一貫做法,這個任務目標被層層分解,“包產到戶”了。那些扭虧無望的企業,只能在賬上作手腳了。怎么扭呢?就是少提一點折舊,這樣盈利自然就出來了。

  如果說虧損企業折舊率下降問題還不大的話(畢竟虧損企業的首要目標是生存,而不是創新),盈利的國有企業最終也被拖下泥潭,則讓人痛心不已。曾任武鋼集團總會計師的程鋼介紹,當年行政性扭虧為盈時,武鋼是武漢市的盈利大戶,然而行政命令是分條塊的,武鋼自己盈利還不夠,還得為武漢市國企整體扭虧為盈做貢獻,于是就出現了鞭打快牛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武鋼每年十幾億元的折舊費也就不提了。

  目前,美、日企業的綜合折舊率在13%左右,國企例行的折舊制度都要大打折扣,何況是專門投入用于研發的資金。

  郭勵弘指出,在國外的語匯當中,是沒有自主創新這種提法的,因為創新必然是自主的。國有企業的關鍵是要把企業的自主創新變成自主企業的創新。中國的國企改革雖然進行好多年了,但市場化主體地位至今仍然是國有企業的腹心之疾,并在企業的創新能力這一環集中體現出來。

  技術引進之痛

  另外一個征兆體現在技術引進領域。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清泰指出,很多國有企業寧可花大價錢直接引進技術,而不肯花更多的錢與方案提供商、研究所等機構合作來取得技術。結果,橫向上,多家企業重復購買同一技術;縱向上,第一輪引進之后就是第二輪引進,結果是技術費用總量并不少,卻沒有完成技術學習的過程,也沒有培育出自己的技術創新力量。

  上海的情況證實了陳清泰的說法,一方面,上海市是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密集區,但與這些機構合作的多為江浙一帶的民營企業,而與上海本地眾多的國有企業卻來往較少。其中緣由,一方面是由于上海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發能力較適合于中小民營企業,另一方面也和上海國有企業熱衷于向外購買技術有關。長期的向外引進,不僅是本地高校和科研機構無法培養出操作大項目的能力,而且也使得國有企業自有的科研機構日漸衰弱,生存維艱。

  在上廣電案例中,顧培柱也深刻認識到了這種行為的危害性,在上廣電與NEC的合作中,NEC充當的角色是建廠技術總代理———負責到日本采購設備、培養所需人才。聯合證券電子元器件行業研究員錢鈞指出,通過壟斷設備采購,NEC在當中獲得的利潤率至少在15%以上,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得不到改變,結果只能是上廣電冒著巨大的風險為NEC打工。

  任期制瓶頸

  企業短期利益和長期發展的矛盾,也是制約國企創新的一個原因。因為任期的存在,國企高管出于對自身的業績和利益的考慮,往往關注的是企業的當期效益。這樣他在經營上就很可能會減少研發費用、廣告費、培訓費等只是在將來產生收益的費用。

  在技術創新上,這一點表現尤為明顯。很多國企老總不是不知道創新的重要性,但是他們往往傾向于把長期行為簡化為短期行為,用引進替代創新,讓自己的行為在自己的任期內產生效益,這種情況長期累積,就造成了現在國企創新能力低下的事實。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