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偉是一位資深財經記者,經他采訪的“中國富人”不計其數。他在得知本報正在做“中國富人的下場”這一專題后,以自己多年采訪的體會所產生的獨到的見地為本報特別寫了這篇言論。沉舟側畔千帆過,前車不忘后車之師,以人為鏡,照照總有好處。
先以劉涌為例。劉之前的稱謂是“沈陽市著名青年企業家”,“XX代表”,現在的稱謂是“黑社會頭子”,當然已經被法辦了。此前,劉一定是屬于中國富人階層的。所以我敢肯定,劉是繼胡長清、成克杰之后又一個因為下場很慘而讓有些現在的中國富人倒抽一口氣的大人物。
所有在中國成了富人的人,其致富手段很多是一樣的:在改革開放的20年里,靠白手起家,一如赤膊上陣,竟然修成正果,成為富人。而這個20年之前,中國人恥談資本和財富,當然根本不存在向祖宗繼承多少財富,所以改革開放的20年里,出了很多精彩的財富故事。但這些精彩故事的主人,后來差不多,都倒下去了。
禹作敏,差不多是第一個倒下去的“精彩者”,他靠鋼材生意當上一莊之主,最后死在刑期中。后來是牟其中,這位要把喜瑪拉雅山炸個豁口的大師級富人,也曾一手提攜了許多至今還呼風喚雨于業內的商界人才,自己卻最后落了個“巨騙”的下場。再后來,是比牟更轟動的賴昌星,廈門遠華案的主角,騙走了幾百個億的海關稅。我想,這幾百億的背后隱含的生意,足可以推出一大批中國富人的,其中包括好多官人。不過,現在,故事結束了。賴昌星雖然能暫時賴在異國,但其實下場已經給人看明白了。
時勢造英雄,卻也要拋棄英雄,商業英雄真的不是終身制,更難去世襲。但這些財富故事卻有其特殊性,尤其在中國這個環境下。
這些下場很慘的中國富人,當年靠鉆政策空子頭腦靈活致富,雖然錢越掙越多,其眼界卻不見拓寬,看不懂時過境遷,竟然把當年的不規范甚至違法手段還奉為“經典”,想一招鮮吃遍天,其結果,在成了富人的同時卻以更快的速度走向墮落。還有些中國富人,雖有錢了,卻不知財富的下一個驛站,應該是建立在進步和開放的進取思維之上,依然固守其發家秘訣露出十足的小農意識,其結果,就像只當了18天皇帝的造反農民李自成一樣,最后連農民也當不成。
沒有財富榜樣可供參照,也是有些中國富人獲得悲慘下場的另一個原因。改革開放之后,中國人的商品意識雖然日漸濃厚,但中國與資本和財富絕緣了幾十年,那些在這個20年里成為富人的人,面對眼前突如其來的財富,卻沒有成熟的富人范例可供他們去臨摹,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便只能一直靠個人的直覺走在創業的沼澤地上。到頭來,只有在他們身陷進去之后,他們才弄清原來錢也能扎手,錢也能讓人走上不歸路。
這些下場很慘的中國富人,其悲劇性的命運,想來的確讓人不由得唏噓感嘆,甚至生出幾分惋惜來。
在最新一項“中國富人”的調查中,政府官員和國有企業領導人正式入圍“中國富人”的行列當中,而在監獄的大墻里邊,因瀆職、貪污、受賄等落馬的此類大人物也在增加。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不敢說,這兩者有什么對應關系,但要說權力與金錢之間的化學反應,仍然不在我們這個社會機制的完全控制范圍內,這應該是公允的。而那種在權力與金錢之間保持平衡的新道德工具,仍然漏洞太多,每天都在產生著官人加富人雙重身份的新階層人物。
還有一些富人,本來是寄生在富人圈下的,他們靠買兇、敲詐,甚至傷人、殺人、組織黑社會而致富。對這些人的發跡史和下場,你還能說什么?這些人渣,本來就是社會的惡性肌瘤,在他們的發跡史上,人性已經泯滅,貪欲占有一切,他們要靠吃人活著。而他們的最終結局,不是被法律所殲滅就是被自己的貪欲所毀滅,這是鐵定的規律,對于這個下場,只用兩個字就能表達我們的態度:活該!(本報特約撰稿段偉)《青年時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