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國稅收大事記(1971—1980年) (5)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 11:18 新浪財經
1980年 2月1日 國務院發布《關于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干”財政管理體制的通知》。該通知規定,為了貫徹落實“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適應逐步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需要,決定從1980年起,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干”的財政管理體制。同時規定,按照經濟管理體制規定的隸屬關系,明確劃分中央和地方財政的收支范圍。在收入方面:中央所屬企業的收入、關稅收人和中央其他收入,歸中央財政,作為中央財政的固定收入。地方所屬企業的收入、鹽稅、農牧業稅、工商所得稅、地方稅和地方其他收入,歸地方財政,作為地方財政的固定收入。經國務院批準,上劃給中央部門直接管理的企業,其收入作為固定比例分成收入,80%歸中央財政,20%歸地方財政。工商稅作為中央和地方的調劑收入。不論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執行,都必須堅持收入按政策、支出按預算、追加按程序的原則。凡是涉及全國性的重大問題,如稅收制度、物價政策、公債發行、工資獎金標準、企業成本開支范圍和專項基金提取比例,以及重要的開支標準等,各地區、各部門都必須執行全國統一的規定,未經批準,不得變動。要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嚴禁超越國家權限,隨意減免稅收,或者擠占國家財政收入。 2月9日 國務院發布《關于改革海關管理體制的決定》。該決定規定,關稅收入統一歸中央,應單獨計征,與外貿利潤分開繳庫。關稅的征收和減免(包括臨時減免),由海關總署會同財政部制定辦法,經國務院批準執行。關稅減免的報批手續由海關總署統一辦理。 2月28日 財政部、民政部發出《關于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生產單位繳納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該通知中規定:一、民政部部門舉辦的福利生產單位,凡符合下列條件的給予減免稅照顧:福利生產單位盲、聾、啞、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以上的,免繳所得稅;福利生產單位盲、聾、啞、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35%的,減半繳納所得稅。二、民政部門新辦的福利生產單位,可以從投產的月份起免繳所得稅1年,免稅期滿后按第一條的規定辦理。三、民政部門舉辦的為肢體殘缺人員生產假肢、假眼、殘人車、鋼背心等產品的工廠,仍按原政策執行。 3月14日 財政部發出《關于調減邊銷茶稅率問題的通知》。該通知規定,為了有利于邊銷茶的生產、收購和商業經營,滿足我國少數民族在生活上對邊銷茶的特殊需要,決定自當年5月1日起對邊銷茶采購環節的工商稅減按20%的稅率征收。 3月至5月 財政部稅務總局組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干部80多人,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進行稅制改革的調查研究,擬定了增值稅、固定資產稅、資源稅和對國營企業征收所得稅、收入調節稅的方案。同年8月,財政部同意在該市進行稅制改革試點。 4月25日 財政部發出《對安置待業知青的城鎮集體企業進一步減免稅的通知》,該通知規定,對安置城鎮待業知青的集體企業在原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在免稅期限上再給予適當放寬的照顧。 5月29日 財政部發出《關于對廣告業務收入征收工商稅的通知》。該通知規定,對企、事業和機關、團體等單位刊登、廣播、放映和制作廣告所取得的業務收入(包括代辦廣告業務的手續費收入),都應當按照“服務行業”5%的稅率征收工商稅。 6月9日 財政部在向中共中央所作的關于財政、稅收問題的匯報中提出了關于1980年稅制改革的意見,擬制定中外合資企業所得稅法和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城鎮集體企業所得稅征稅辦法,解決工業產品中某些重復征稅的問題,繼續進行對國營企業征收所得稅的試點。 8月2日 財政部發出關于勤工儉學收益的納稅問題的文件,其中規定對大、中、小學勤工儉學收益給予工商稅、所得稅等方面的稅收優惠。 8月9日 根據國務院領導的指示,財政部發布炙《關于企業使用各種專項生產措施貸款還款問題的規定》,其中規定,對全民所有制企業和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用規定的各項資金歸還貸款本息有困難的,報經稅務機關審查同意,可以用貸款項目新增加的產品應納的工商稅歸還。 8月26日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該條例規定,對廣東省深圳、珠海、汕頭三市設置的經濟特區實行稅收優惠政策。經注冊的特區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以下簡稱特區企業)進口生產所必需的機器設備、零配件、原材料、運輸工具和其他生產資料,免征進口稅,對必需的生活用品,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征稅或者減免進口稅。特區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5%。凡自條例公布后2年內在特區投資興辦的特區企業,或者投資額達500萬美元以上的特區企業,或者技術性較高、資金周轉期較長的特區企業,給予特別優惠待遇?蜕虒⑺美麧櫽糜谠谔貐^內進行再投資為期5年以上者,可申請減免用于再投資部分的所得稅。 同日 財政部向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作關于稅制改革問題的匯報,提出稅制改革的中心是把上繳利潤改為繳納所得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國務院總理在聽取匯報后指出:稅制改革要抓住“利改稅”這個中心,如果拖久了,就會影響經濟體制改革。 8月28日 國務院批轉財政部報送的《關于執行農業稅起征點辦法的情況報告》。該報告總結了農業稅起征點辦法的執行情況,指出其積極作用及執行中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一、允許各地在國家統一的政策原則下因地制宜的核定農業稅的起征點;二、為核定生產隊每人平均口糧和收入水平,要對集體提留和攤銷規定一個標準,以平衡負擔;三、對確屬自然條件差,收入水平低,改變面貌需要較長時間的生產隊,凡符合起征點免稅條件的可以從1980年起,實行免稅1年至3年的辦法;四、堅持以生產隊為統一的納稅單位;五、上年經國務院批準核減的各地的農業稅額從1980年起原則上一定5年不變,各省所轄地縣的農業稅額是否調整,由各省自定。實行新的財政體制以后,農業稅繼續貫徹穩定負擔1增產不增稅的政策,不得擅自增加社隊負擔。 8月30日 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關于1980年、1981年國民經濟計劃安排的報告》。他在講到改革稅制時指出,根據這次會議通過的法律,開征中外合資企業的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搞好涉外征稅工作。在機械、農機行業中試行增值稅,解決某些工業產品的重復征稅問題。還要修訂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的所得稅征稅辦法,適當調整它們的稅收負擔,以利于集體經濟的發展。從1981年開始,在國營企業中試行征收固定資金占用費,以促進國家資產的合理使用。擴大國營企業由上繳利潤改為征收所得稅的試點,并相應開征收入調節稅和資源稅。該報告得到會議批準。 同日 財政部部長王丙乾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關于1979年國家決算、1980年國家概算草案和1981年國家概算的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稅收制度的改革關系到收入分配和經濟的各個方面,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需要進行周密的調查研究,需要經過實驗,需要同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相配合和協調。要本著積極而又穩妥的精神,抓緊這些改革,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該報告得到會議批準。 9月10日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因個人所得稅法》,同日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公布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共18條。其中規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是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以及合資經營企業中將分得的利潤匯出國外的外國合營者。征稅對象是合營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應納稅的所得額為合營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實行比例稅率,稅率為30%。另按應納所得稅額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稅(開發石油、天然氣和其他資源的合營企業的所得稅稅率另行規定)。減稅、免稅規定:一、新辦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營期在10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所得稅。二、從事農業、林業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在經濟不夠發達的邊遠地區開辦合營企業,除了同其他新辦企業一樣,享受從開始獲利年度起5年減免所得稅的待遇外,還可以在以后的10年內繼續減征所得稅。三、合營經營企業的外國投資者,把獲得利潤在中國境內再投資,期限不少于5年的,可以退還再投資部分已納稅款的40%。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共15條。其中規定,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者;或不在中國境內居住或者居住不滿1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者。下列各項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四、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五、財產租賃所得;六、經中國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各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工資、薪金所得,按每月收入減除費用800元,就超過800元的部分納稅。二、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滿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然后就其余額納稅。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每次收入額納稅。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分為兩類:一類是對工資、薪金所得采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征收。稅率從5%到45%不等。另一類是對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以及其他所得,采用20%的比例稅率。下列各項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一、科學、技術、文化成果獎金;二、在中國國家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儲蓄存款的利息;三、福利費、撫恤費、救濟金;四、保險賠款;五、軍隊干部和戰士的轉業費、復員費;六、干部、職工的退職費、退休費;七、各國政府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官員薪金所得;八、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九、經中國財政部批準免稅的所得。 10月9日 財政部發出《關于改進合作商店和個體經濟交納工商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該通知規定,為了適當減輕合作商店和個體經濟的所得稅負擔,經國務院批準,暫采取以下照顧措施:對合作商店,不分城鎮和農村,從1980年10月1日起,改按集體手工業8級超額累進稅率計征所得稅;對合作商店經營飲食、服務、修理行業征收所得稅有困難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給予適當減稅照顧;對個體經濟暫不執行14級全額累進稅率和加成征稅辦法。所得稅的負擔水平,可在相當于手工業8級超額累進稅率負擔的原則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結合具體情況自行確定。 10月30日 國務院發布《關于管理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的暫行規定》。其中規定,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及其人員應遵照中國稅法規定辦理有關稅務事宜。 11月5日 根據國務院的要求,財政部發出《關于1980年在少數工業企業進行利改稅試點的意見》。該文件提出,國營企業由上繳利潤改為征稅,擬征收資源稅、收入調節稅、所得稅和流動資金占用費、固定資金占用費。 12月14日 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施行細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施行細則》,分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同時施行。 12月30日 國務院批轉財政部擬定的《關于進出口商品征免工商稅收的規定》。為了有利于保護國內生產和發展出口貿易,有利于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設備,財政部規定:一、根據準予出口的商品,換匯成本高于當年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的,免征工商稅,低于該價格的,可酌情減征工商稅。二、進口商品中,經批準引進的先進技術和樣機、教學方面的儀器和設備等,可免征工商稅。三、接受來料加工、來件裝配的企業,外商來料、來件部分占產品的原材料、零部件總值20%以上的,對其產品3年內免征工商稅。四、企業用外匯貸款引進的建設項目,可用貸款項目新增加的產品利潤,固定資產折舊基金和應繳的固定資金占用費歸還貸款本息,如果不足,報經稅務機關同意,可用貸款項目新增產品應納的工商稅歸還。該規定自1981年1月1日起執行。 [資料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大事記》(國家稅務總局編)]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