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養老:讓我們為父母建屬于自己的養老公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6日 07:44 新浪財經 | |||||||||
當我們在這里談論理財,學習制定養老規劃的時候,可曾想過要為年邁的父母制定個養老計劃呢? 今年的10月11日(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也是“敬老節”。讓我們用在這里學到的理財知識為父母獻上一份有知識含量的節日禮物吧! 現面向全社會征集為自己父母養老的理財方案,即下一代如何進行資金安排,以使父母頤養天年等。 來稿字數不限,體例不拘。 參賽稿件既可以是操作過的實際經驗,也可以是尚未操作的設想等。 來稿千萬不必局限于很嚴謹的數學計算,樸素原始未加計算的想法就很好!點擊查看征文詳情>>> 來源:新浪“百姓錢程”網友論壇 網友:rankmex 原標題:我為父母設計養老計劃“自助養老”——讓我們為父母建屬于自己的“養老公寓”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之一。 目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1.34億,占總人口的10%以上;65歲以上的人口超過9400萬,占總人口的7%以上;8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300萬。中國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國家。發達國家在進入老年型社會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在5000到1萬美元左右,而中國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 一份關于中國老齡問題的報告寫道:“到2040年,中國老年人總數將達到3.97億人,超過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英國目前人口的總和。中國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中國是否能夠成為繁榮和穩定的發達國家。” 由于歷史的原因,由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成功實施,在發達國家需要近百年才能走到的老齡化社會,在中國僅僅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中國人口快速老齡化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人減少,而享受社會財富的人增多,社會負擔相應加重,而相關社會保障政策又沒有及時跟進。應該根據中國國情,盡快為老人們構筑一個養老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僅解除老年人的后顧之憂,更可以解除“創造社會財富的人群”的后顧之憂。 按照我的理解,在加快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的模式中已明確區分了“事業養老——養老院”和“產業養老——自助養老”。“事業養老”針對的是一些由國家供養、補助的特殊老人,而“產業養老”針對的是大多數公眾化老人。堅持事業養老和產業養老“兩個輪子一起轉”,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對象公眾化、運行機制市場化、服務方式多樣化和服務隊伍專業化與志愿者相結合。 一、中國的傳統觀念將阻礙兒女送父母送到養老院養老 “養兒防老”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思想,近些年雖不常提了,但老年人靠子女照顧仍然是我國的主要狀況。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的思想也會在社會大變革的潛移默化中發生轉變。體現在老年人身上,就是在何處養老,怎樣養老問題上的新觀念。 過去,只有孤寡老人和五保戶才進養老院,凡有子女、有親屬的老年人,享受不到這個社會福利待遇,老人都要在家中度過晚年。久而久之,在人們的頭腦里就產生了一種思想:老人去敬老院是不幸福的,不是子女不孝就是家庭失和。若是家中的老人主動提出去敬老院,大多數子女都會持反對意見,因為此事要是傳出去,豈不是落了個不孝的罪名? 近年來,這種情況有所改變,但由于養老院的歷史原因,同現實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恰當的結合,使原有的社會福利性質改變為“政府福利投資建設,養老院按市場收費經營”的新型模式,導致我國養老服務產業獲得了相當大的發展的同時,養老問題與困難也相當突出。 1.各種養老機構收費偏高 養老院的平均收費在每人每月500元左右,高級一些的老年公寓等則需要近千元。倘若兩位老人沒有子女,每月僅靠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過日子,怎么可能負擔得起這筆費用呢?但同時養老院也感到苦衷,他們的資金來源單一并且嚴重不足。老年福利設施的資金多為依靠民政局等上級部門撥款,偶爾獲得企業等社會各界的贊助,資金運轉依然困難,降低收費無疑是在自尋短見。 2.收入有保障,服務沒保障 目前,養老方式還是由家庭養老占據著絕對的統治地位,即由家庭成員為老年人提供經濟保障和服務保障,特別是老年人的服務保障對家庭的依賴程度更大。根據《中國老年人供養體系》的調查,全國有98.1%的老年人依靠家庭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服務,只有1.9%的老年人由社會福利機構和社區組織照料養老。除遼寧國的大連市在社區“居家養老”方面取得一些經驗以外,其它城市社區服務在“居家養老”方面還很不完善,老人所需的服務便很難保障。 由于“居家養老”在我國剛剛開始,相關法律還很不完善,例如,在北京的一位老人,辦了“居家養老”不久,不知什么原因丟失,子女對承辦“居家養老”的社區不依不饒,并且告到法院要求社區給予“賠償”,導致社區對“居家養老”是心有余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