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曾任國家人事部副部長、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的全國政協委員步正發向媒體披露,我國正在構建完善的養老保險體系,所有人、所有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和享受待遇將一視同仁,“機關和事業單位將來都要納入到養老保險繳費的行列”。這一消息的傳出,讓許多對養老金并軌工作抱有期待的公眾感到欣喜,因為養老上的“公平時代”似乎即將來臨。
然而,針對此消息,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徐延君29日又回應,公務員養老金并軌方案還在討論中,并沒有定論,所謂“公務員養老金將按工齡補齊保險”也只是其中一個意見和觀點,“這些傳出的消息不可靠”。一時間,各類罵聲抱怨聲又在網上此起彼伏,人社部的好評率也高開低走,幾近腰斬。
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公務員養老金的并軌問題并非一個“宏觀財政壓力”的問題,而是基于對社會公平性的一種渴求。按照流行的說法,公務員不用繳納養老金,企業職工需要職工與企業共同繳納,但退休后的收入公務員卻要高出職工許多甚至一倍。這種嚴重的不平等刺激著許多人的神經,也蘊藏著啟動公務員養老金改革的社會思潮。
盡管人社部現任官員出面表示,養老金將按照工齡補齊保險的說法只是諸多方案的其中之一,但在并軌呼聲震天的今天,類似補齊保險的方案已經讓不少議論者感到滿意。當然,其中的一個重要爭論點在于,補交的養老金到底應該如何分配比例。不過,在實際上,這一爭論本身很可能缺乏實際意義。
早在去年年末,《國家財經周刊》雜志就曾援引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表示:“未來的改革方案重在轉機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來適當調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彌補因個人繳費而增加的支出,維持改革前后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的確,改革開放以來的所有改革都是增量改革,目前的公務員養老金并軌問題,也不可能超出這一邊界。
在“八項規定”推廣近一年半之后,各地公務員“隱性福利”正在減少。但需要注意,中央頻頻“打老虎”、“拍蒼蠅”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減少”,而是為了“規范”公務員群體的收入。可以預見,為了調動公務員群體的積極性,公務員在未來的工資將會上漲,上漲的部分將作為對過去“隱性福利”的替代,而其中的一部分作為養老保險存入公務員的賬戶,很可能是一種政策取向。
所以,單純期待公務員養老金改革可以拉低公務員群體的收入(福利),這樣的想法可能較為天真。而對改革本身寄予期望,同時能夠兼顧具體政策可操作性的人士,也應當注意到養老金并軌,個人賬戶獨立,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改革成果。當然,這并不包括年金,因為公務員和一些企業職工在年金數額上也許有較大的差距。但畢竟只有獨立之后,才能告別過去的“糊涂賬”狀態,相關的預算監督工作才能真正啟動,相對應的討論和建議才能更具針對性。
更重要的是,改革的啟動不可能在執行者們一片反對聲中展開,并軌之后的公務員養老金制度事實上賦予了公務員“個體化”的地位,使其未來的職業規劃更具開放性。從這一點出發,越是年輕的公務員將越樂意接受這樣的制度安排。因為這對于激發公務員群體的活力,促進該群體的流動也具有利好影響。
當然,眼下傳出的消息還處于“謠言”階段,人社部一天不公布改革方案,公眾的討論就一天無法進入議程。而要知道,盡管支持并軌的公眾占據了絕大多數,但在真正的博弈階段,無組織的民眾在網絡上的狂轟濫炸,未必抵得過內部的一個招呼。所以,有關公務員養老金的改革議題,我們將很難對短期內的公平性做過多期待,但長遠來看,并軌消除了“糊涂賬”的存在,從此預算監督就有了具體、直接的目標,這還是值得肯定的。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